一种分级控制构造的植草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396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49
一种分级控制构造的植草沟,包括植草沟沟体,所述植草沟沟体的横断面采用梯形或者三角形,边坡比小于等于1:4;所述植草沟沟体的纵断面采用分级跌水构造,每一级纵向坡度小于等于2%;相邻级之间设有分级控制挡土墙;挡土墙的上顶面标高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向平;所述植草沟的渗透性土层设置在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面线以下沟底下部。暗管系统每隔50m设置清扫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其它形式的植草沟,在地形纵坡较大的条件下(弗劳德数Fr>0.5,流速ν>0.3m/s),所述植草沟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径流速度,促进雨水下渗,延长雨水径流时间,降低洪峰流量,所述植草沟能够充分发挥植草沟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沉淀、过滤的作用。

A grass planting ditch constructed by hierarchical control

A grass planting ditch with graded control structure comprises a grass planting ditch body, the cross section of which is trapezoidal or triangular, and the slope ratio is less than 1:4; the vertical section of the grass planting ditch body adopts graded drop structure, and the longitudinal gradient of each stag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2%; a graded control retaining wall is arranged between adjacent stages;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oil wall is elevated to the level of the upper level in the adjacent stage, and the permeable soil layer of the grass planting ditch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tch below the surface line of the rainwater runoff in the 2-year recurrence period. The underground pipe system has a cleaning port at intervals of 50m. Compared with other grass planting ditches, the grass planting dit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unoff speed of rainwater, promote the infiltration of rainwater, prolong the runoff time of rainwater, and reduce the flood peak dischar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vertical slope of terrain (Fr > 0.5, flow rate_ > 0.3m/s), and the grass planting ditch can fully utilize the grass planting ditch pairs. Sedimentation and filtration of pollutants in rainwater run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控制构造的植草沟
本技术属于城市建设
,尤其涉及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源头控制

技术介绍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城市面临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体黑臭以及生态系统退化与修复的诸多问题。在极端气候变化和城市快速发展共同影响下,我国“城市看海”的城市愈来愈多,城市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为了解决城市化导致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保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植草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源头控制设施,一般应用于地形坡度较小的条件,以漫流和浅流的形式输送雨水径流,具有净化雨水、削减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较大坡度地形条件下(弗劳德数Fr>0.5,流速ν>0.3m/s),不适宜设置普通形式的植草沟,主要原因是坡度太大,水流速度过快,雨水中的污染物无法有效的沉淀和过滤,植草沟无法起到去除面源污染的作用,同时,过快的水流速度会对植被产生较强的冲刷,影响植被的生长,会使植草沟产生腐败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级控制构造的植草沟,所述植草沟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径流速度,促进雨水下渗,延长雨水径流时间,降低洪峰流量,沉淀和过滤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分级控制构造的植草沟,包括植草沟沟体,植草沟沟体具有渗透性土层、暗管系统、分级控制挡土墙、消能设施。所述植草沟沟体的横断面采用梯形或者三角形,边坡比小于等于1:4(垂距:水平距)。所述植草沟沟体的纵断面采用分级跌水构造,每一级纵向坡度小于等于2%。相邻级之间设有分级控制挡土墙,分级控制挡土墙的上顶面标高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向平;或者分级控制挡土墙的上顶面标高高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地面标高,其上顶面标高小于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面线标高。所述暗管系统采用DN100或DN150割缝管。暗管系统每隔50m设置清扫口。所述植草沟的渗透性土层设置在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面线以下沟底下部,厚度不小于250mm。所述植草沟的暗管系统采用DN100或DN150割缝管。DN100规格割缝管缝隙长度为2~25mm,缝隙宽度为0.8mm,相邻缝中心距为10.5mm。DN150规格割缝管缝隙长度为9.5~25mm,缝隙宽度为0.8mm,相邻缝中心距为13mm。割缝管不外包透水土工布。暗管系统每隔50m设置清扫口。所述植草沟的相关尺寸应根据不同设计参数予以确定。本技术相较于其它形式的植草沟,分级控制构造,所述植草沟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径流速度,促进雨水下渗,延长雨水径流时间,降低洪峰流量,所述植草沟能够充分发挥植草沟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沉淀、过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梯形结构断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三角形结构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纵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植草沟沟体,植草沟沟体具有渗透性土层2、暗管系统1、分级控制挡土墙8和消能设施10。所述植草沟沟体的横断面可以采用梯形或者三角形形式,其边坡4的边坡比应小于等于1:4(垂距:水平距)。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植草沟沟体的纵断面采用分级跌水构造,每一级植草沟纵向坡度宜小于等于2%。相邻级之间设有分级控制挡土墙8,分级控制挡土墙8的上顶面标高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向平;或者分级控制挡土墙8的上顶面标高高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地面标高,采用溢流堰9的形式,其上顶面标高小于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面线5标高。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植草沟的底部分级控制范围线3内敷设砂质渗透性土层2,厚度应不小于250mm。本技术所述植草沟的暗管系统1采用DN100或DN150割缝管。DN100规格割缝管缝隙长度为2~25mm,缝隙宽度为0.8mm,相邻缝中心距为10.5mm。DN150规格割缝管缝隙长度为9.5~25mm,缝隙宽度为0.8mm,相邻缝中心距为13mm。割缝管不外包透水土工布。暗管系统每隔50m设置清扫口7。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h1(分级控制构造范围线与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位线的高度差)不小于150mm,h2(渗透性土层厚度)不小于250mm,h3(植草沟沟底与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位线距离)不大于300mm,h4(暗管系统基础底宽)不小于300mm,h5(暗管底部距暗管系统基础下底面距离或暗管管底下的基础厚度)不小于30mm,h6(植草沟沟底与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位线距离)不大于300mm。本技术所述植草沟沟体的相关尺寸应根据不同设计参数予以确定。本技术所述植草沟按2年一遇降雨量进行设计,按10~100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位线6进行校核,具体可根据《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相关要求执行。本技术所述植草沟相关设计参数:弗劳德数Fr≤0.5,流速ν≤0.3m/s,最大水深h≤0.3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级控制构造的植草沟,包括植草沟沟体,植草沟沟体具有渗透性土层、暗管系统、分级控制挡土墙和消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沟体的横断面采用梯形或者三角形,边坡比小于等于1:4;所述植草沟沟体的纵断面采用分级跌水构造,每一级纵向坡度小于等于2%;相邻级之间设有分级控制挡土墙;分级控制挡土墙的上顶面标高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向平,或者分级控制挡土墙的上顶面标高高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地面标高,且小于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面线标高;所述植草沟的渗透性土层设置在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面线以下沟底下部,厚度不小于250cm;所述暗管系统采用DN100或DN150割缝管;暗管系统每隔50m设置清扫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控制构造的植草沟,包括植草沟沟体,植草沟沟体具有渗透性土层、暗管系统、分级控制挡土墙和消能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沟体的横断面采用梯形或者三角形,边坡比小于等于1:4;所述植草沟沟体的纵断面采用分级跌水构造,每一级纵向坡度小于等于2%;相邻级之间设有分级控制挡土墙;分级控制挡土墙的上顶面标高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向平,或者分级控制挡土墙的上顶面标高高于相邻级中的上一级地面标高,且小于2年重现期雨水径流水面线标高;所述植草沟的渗透性土层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魏武李祥华李传志胡鸣镝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