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937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查井盖,用于解决普通井盖在对下水道进行检修时不容易从下水口上取出的问题,包括支座、嵌设于所述支座上的井盖槽内的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供雨水通过后流入下水道内的雨水口,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将盖体从支座上拉出的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包括两个开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穿挂孔、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穿挂孔内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穿过所述穿挂孔后相互绑系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提拉组件能够供检修人员借力将盖体从支座上取出,从而方便检修人员对下水道进行检修清理。

A manhole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pection well cover,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mon well cover can not be easily removed from the sewer when it is being repaired, including a support and a cover body embedded in the well cover trough on the support.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ainwater inlet for rainwater to flow into the sewer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cover body. A lifting and pull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for conveniently pulling the cover body from the support. The lifting and pulling component comprises two pulling ropes arranged on the cover body and two ends respectively in two punching holes. The two ends of the pulling rope are tied together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punching and hanging holes. Effect: This scheme uses the new mechanical structure, lifting components can be used by maintenance personnel to remove the cover from the support, thus facilitating maintenance personnel to repair and clean the se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查井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查井盖。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也越建越多,城市道路为了增加耐用寿命,通常采用混凝土加沥青的结构,混凝土质地紧密,透水性差,在雨季时非常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因此城市道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铺设相应的下水道,以对城市积水进行及时排除,而下水道必然有下水道口,并且在下水道口上需要安装井盖,以防止路人掉进下水道口内的同时,方便对下水道进行检查清理。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361201U,授权公告日为2013.12.25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井盖支座、检查井的内井盖及检查井井盖组,包括具有内孔的井盖支座本体,在所述内孔孔壁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外井盖的台阶,在所述内孔孔壁的下端设置有凸出所述孔壁、用于支撑内井盖的凸台,所述内井盖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内井盖通过外边缘上的缺口与井盖支座本体上的卡条相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井盖支座本体的内部,所述外井盖安装在所述井盖支座本体的上口内并可从所述上口内移出,所述内井盖位于所述外井盖的下方。如上所述的井盖组,在铺设时将井盖支座本体(本实施例称支座)浇筑于混凝土路面里,然后将井盖安装于井盖支座本体上,在井盖装好后,井盖的表面是与路面平齐甚至是略低于路面的,并且井盖通常又很重,使得当下水道发生堵塞需要进行检修清理时,检修人员很难将井盖从井盖支座本体内取出,从而影响对下水道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查井盖,在需要对下水道进行检修清理时,能够快速将盖体从支座内取出,从而达到方便对下水道进行清理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检查井盖,包括支座、嵌设于所述支座上的井盖槽内的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用于供雨水通过后流入下水道内的雨水口,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将盖体从支座上拉出的提拉组件,所述提拉组件包括两个开设于所述盖体上的穿挂孔、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穿挂孔内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穿过所述穿挂孔后相互绑系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需要对下水道进行检查清理时,握住拉绳,将盖体从支座上拉出即可;拉绳的存在能够供检修人员借力,使检修人员能够快速将盖体从支座上取出,从而方便检修人员对下水道进行检修清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同时与两个所述穿挂孔连通的嵌槽,所述拉绳上一体化设置有用于方便供操作人员拉动拉绳的把块,所述把块嵌设于所述嵌槽内,且所述把块的端面与盖体的端面相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拉绳较为柔软,且盖体的重量一般较大,直接与拉绳接触会对检修人员的手部产生勒动,给检修人员带来不适,而在设置把块后,把块能够增加与检修人员的手部之间的接触面积,把块也具有较好的刚度,使得操作人员在拉动盖体的过程中把块不容易发生变形对人手造成勒动,从而减少拉绳对检修人员手部造成的伤害;并且将把块放入嵌槽内后,把块与盖体的端面相平齐,也使得提拉组件与盖体之间更像一个整体,因此也具有提高美观度的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嵌槽相连通的取块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把块嵌入嵌槽内后与盖体的端面相平齐,使得检修人员不容易将把块从嵌槽内取出,而在设置取块槽后,使得检修人员能够将手指伸入取块槽内与把块的侧壁相抵触,借此将把块从嵌槽内取出,从而达到方便取出把块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块靠近取块槽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取块槽相连通且用于供操作人员的手指嵌入的指槽。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把块侧壁上的指槽用于与取块槽形成配合,能够供操作人员的手指嵌入,并通过指槽借力,从而使检修人员更容易将把块从嵌槽内取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背对嵌槽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同时与两个穿挂孔连通的收纳槽,所述拉绳穿过穿挂孔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收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检修人员在提拉把块的过程中,拉绳会缩入收纳槽内,使得检修人员在拖动盖体沿着路面进行滑动的过程,拉绳不容易与路面产生接触,从而使得拉绳不容易被摩断。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还开设有多个引水槽,多个所述引水槽在盖体的端面上形成相互连通的盘状花纹,且部分引水槽与所述雨水口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盖体上的引水槽一方面能够增加盖体表面的粗糙度,使得路人踩在盖体上时不容易产生滑倒,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溢流到盖体上的雨水进行引导,使雨水能够更快通过雨水口进入下水道内,从而达到加快排水速度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包括由钢筋相互搭建焊接形成的钢架结构和一体化浇筑于所述钢架结构上的砼结构,所述钢架结构包裹于所述砼结构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架结构具有较好的韧性,而砼结构具有较强的刚度,采用钢架结构与砼结构的结合,能够使盖体具有较强的耐用度,在车子碾压过盖体的过程中,钢架结构能够吸收一部分振动,并且在砼结构产生破裂后,钢架结构还能够将碎裂的砼连接在一起,使路人踩踏在盖体上后不容易掉入下水道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为圆形或者方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井盖在生产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根据订单需求改变形状,因此将盖体设置有圆形或者方形后能够增加井盖的适用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提拉组件能够供检修人员借力将盖体从支座上取出,从而方便检修人员对下水道进行检修清理;2.采用钢架结构和砼结构的盖体在具有较强刚度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从而使得车子碾压盖体的过程中不容易引起盖体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例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盖体的背面视图;图4是盖体的钢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把块和拉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图。图中:1、支座;11、井盖槽;2、盖体;21、钢架结构;22、砼结构;23、雨水口;24、引水槽;3、提拉组件;31、嵌槽;32、穿挂孔;33、拉绳;34、把块;4、取块槽;5、收纳槽;6、指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4所示,所示,一种检查井盖,包括支座1、盖体2,支座1呈圆形边框状,在支座1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供盖体2嵌入的井盖槽11;盖体2的截面呈与井盖槽11相匹配的圆形,盖体2主要由钢筋搭建构成的钢架结构21和浇筑于钢架结构21上的砼结构22组成,且盖体2嵌设于支座1上的井盖槽11内;在盖体2的端面上开设有两个用于供雨水通过的雨水口23,两个雨水口23关于盖体2的中心对称分布;在盖体2的端面上还开设有多个相互交叉连通的引水槽24,众多引水槽24在盖体2的端面上形成盘状的花纹,且其中有两条引水槽24分别与两个雨水口23相连通。如图2和图3所示,在盖体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将盖体2从支座1上取出的提拉组件3,提拉组件3包括嵌槽31、穿挂孔32、拉绳33、把块34,嵌槽31开设于盖体2的端面上,且在嵌槽31开好后,在盖体2上还开设有与嵌槽31连通的取块槽4;穿挂孔32设置有两个,开设于盖体2上且位于嵌槽31内,且两个穿挂孔32分别位于嵌槽31的两端;在穿挂孔32开好后,在盖体2背对嵌槽31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将两个穿挂孔32连通起来且用于供拉绳33放入的收纳槽5;拉绳3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穿挂孔32内,且拉绳33的两端穿过穿挂孔32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查井盖,包括支座(1)、嵌设于所述支座(1)上的井盖槽(11)内的盖体(2),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用于供雨水通过后流入下水道内的雨水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将盖体(2)从支座(1)上拉出的提拉组件(3),所述提拉组件(3)包括两个开设于所述盖体(2)上的穿挂孔(32)、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穿挂孔(32)内的拉绳(33),所述拉绳(33)的两端穿过所述穿挂孔(32)后相互绑系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查井盖,包括支座(1)、嵌设于所述支座(1)上的井盖槽(11)内的盖体(2),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用于供雨水通过后流入下水道内的雨水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将盖体(2)从支座(1)上拉出的提拉组件(3),所述提拉组件(3)包括两个开设于所述盖体(2)上的穿挂孔(32)、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穿挂孔(32)内的拉绳(33),所述拉绳(33)的两端穿过所述穿挂孔(32)后相互绑系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查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同时与两个所述穿挂孔(32)连通的嵌槽(31),所述拉绳(33)上一体化设置有用于方便供操作人员拉动拉绳(33)的把块(34),所述把块(34)嵌设于所述嵌槽(31)内,且所述把块(34)的端面与盖体(2)的端面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查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嵌槽(31)相连通的取块槽(4)。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钢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新光市政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