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系统化设计、模块化拆分、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方式建造房屋,即用预制的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在美国、德国、瑞典、丹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装配式建筑比例相对较高。其中德国是世界上住宅装配化与建筑能耗降低幅度发展最快的国家,住宅预制装配式构件比例高达94.5%。根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不足5%。竹材是天然的可再生资源,物理力学性能优良且易于加工,被国际上公认为绿色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消耗远小于钢筋和水泥,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要求。同样建筑面积,用竹木结构代替混泥土结构,建设阶段节能45%,使用阶段节能50%~70%。同时,装配式竹木结构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式主模块和变换式子模块,所述变换式子模块能够围绕固定式主模块进行各端口自由变换对接,形成横向组合、竖向组合、散点状组合;所述变换式子模块包括餐厅模块、厨房模块、门厅模块和洗手间模块;所述固定式主模块包括客厅模块和卧室模块;所述固定式主模块和变换式子模块均由顶板模块、墙板、钢框架、节点连接五金、门窗和地板构成;所述顶板模块、墙板和地板均由竹束/木单板复合加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式主模块和变换式子模块,所述变换式子模块能够围绕固定式主模块进行各端口自由变换对接,形成横向组合、竖向组合、散点状组合;所述变换式子模块包括餐厅模块、厨房模块、门厅模块和洗手间模块;所述固定式主模块包括客厅模块和卧室模块;所述固定式主模块和变换式子模块均由顶板模块、墙板、钢框架、节点连接五金、门窗和地板构成;所述顶板模块、墙板和地板均由竹束/木单板复合加工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以连续长度竹束木复合材料作外墙板、SPF规格材为龙骨、保温棉为填充材料、竹集成材或竹OSB为内墙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厅模块、厨房模块、门厅模块和洗手间模块的顶板模块围绕固定式主模块的顶板模块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向下倾斜10°设置,形成向心型构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模块上端面预制有ASA合成树脂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式房屋还包括电太阳供电系统与开合墙体液压控制系统,开合墙体液压控制系统采用2个油液压杆装置,由220V交流电电机驱动油液压,一个液压杆的一端安装在地框、另一端安装在开合墙体的下墙体中部位置,另一个液压杆的一端安装在上面的钢结构肩梁上、另一端安装在开合墙体的上部分墙体的中部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架包括地框、立柱、梁体和护栏;.地框采用统一标准尺寸1.2m*2.4m,四周采用凹凸卡槽设计,方便地框之间互相的连接,连接处采用10mm直径*120mm螺栓固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框的横梁上采用冲孔设计,孔直径6mm,孔间距8mm,减轻框架整体重量;地框四周角部插入立柱在X/Y方向上用螺栓锁定,Z方向上用8mm直径的膨胀螺丝固定到地桩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采用折弯机将地框上部折弯,定边凹入10mm,墙体的外墙板与龙骨立于地框定边,形成凹凸卡位配合,可防止雨水进入。9.一种竹质绿色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竹束复合材并通过不同的设计制造轻质墙体、地面及屋顶构件;以整张化竹束单板与杨木单板组坯热压成复合板材,将竹束/杨木复合材料作外墙板、SPF规格材为龙骨、竹集成材为内墙板,通过异氰酸酯树脂冷压连接制作轻型墙体、地面及屋顶构件;S2、可开合墙体设计在餐厅空间模块其中一面墙设置2块可以上下开敞/闭合墙板,将餐厅拓展到室外,形成阳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复明,王戈,孙涛,周海英,程海涛,宫飞飞,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竹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