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品的制作,具体涉及一种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三维织物是由3个轴向的纱线构成的立体状织物。3D间隔织物是一种特殊的三维织物,指在两个平行的织物平面结构之间用一组垂纱或一种垂向组织相连接的三维织物,并能使整体织物形成上表层、间隔层(也称接结层)、下表层三层结构。3D间隔织物可以作为增强材料,通过和树脂复合形成3D间隔织物复合材料;亦可加工成中空结构,使面料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医院里用来预防褥疮的床垫,就是利用间隔织物的中空层充满空气,防止热量的聚集来达到预防褥疮的作用。间隔织物可以分为针织间隔织物、机织间隔织物和非织造间隔织物。针织物间隔织物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比较成熟,机织物间隔织物的研究一直处于理论初级阶段。传统3D间隔机织物是通过织物的间隔层(也称接结层)比表里层(指织物表面上下两层)送经多而形成立体结构而制成的。由于普通织机并不是立体织造的,在织造的过程中经纱一直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纬纱也一直水平引纬,因此生产出来的织物都处于二维拉直状态,无法织出一定厚度的三维产品。传统3D间隔机织物的工艺改进都是对 ...
【技术保护点】
1.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经轴、综框(5)、钢筘(6)、导布辊(7)和卷曲装置(9);所述经轴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经轴一(1)、经轴二(2)、经轴三(3)和经轴四(4);所述经轴一(1)、经轴二(2)、经轴三(3)和经轴四(4)均设置有经纱;所述综框(5)包括第一综框(51)和第二综框(52);所述钢筘(6)包括分别连接有电机的第一钢筘(61)和第二钢筘(62),第一钢筘(61)和第二钢筘(62)均套设在同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钢筘(61)包括沿着朝向转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上部分(611)和下部分(612),上部分(611)和下部分(612)之间设置有与第二钢筘 ...
【技术特征摘要】
1.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经轴、综框(5)、钢筘(6)、导布辊(7)和卷曲装置(9);所述经轴包括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经轴一(1)、经轴二(2)、经轴三(3)和经轴四(4);所述经轴一(1)、经轴二(2)、经轴三(3)和经轴四(4)均设置有经纱;所述综框(5)包括第一综框(51)和第二综框(52);所述钢筘(6)包括分别连接有电机的第一钢筘(61)和第二钢筘(62),第一钢筘(61)和第二钢筘(62)均套设在同一转轴上;所述第一钢筘(61)包括沿着朝向转轴的方向依次设置的上部分(611)和下部分(612),上部分(611)和下部分(612)之间设置有与第二钢筘(62)配合使用的缺口;所述第二钢筘(62)能穿过缺口;所述经轴一(1)的经纱经过第一综框(51)后设置在第一钢筘(61)的上部分(611),经轴四(4)的经纱经过第一综框(51)后设置在第一钢筘(61)的下部分(612);所述经轴二(2)和经轴三(3)的经纱均经过第二综框(52)后设置在第二钢筘(62)上;所述第一钢筘(61)的上部分(611)、下部分(612)和第二钢筘(62)的经纱通过导布辊(7)后进入卷曲装置(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装置(9)中设置有带动织物移动的卷曲辊(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卷曲装置(9)配合使用的撑杆(1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3D间隔织物织造装置的3D间隔织物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经轴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铝涛,裘英杰,申高飞,祝成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碳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