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664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待修复的工件进行清洗,晾干后对工件待修复部位进行车削,以清除待修复部位表面的氮化层;对工件车削后的部位进行PT探伤,检查此处是否存在裂纹或气孔;对工件进行预热;将预热后的工件置于机床上,将工件车削部位的两端部亦即靠近工件留有氮化层部位处各熔覆一道过渡层,所述过渡层通过激光器熔融喷覆于工件表面,且过渡层与留有的氮化层相接触;对工件车削部位的中间部分熔覆一层修复层,所述修复层通过激光器熔融喷覆于工件表面,且修复层的两端覆盖于过渡层表面;缓慢冷却工件直至室温,从而使工件的待修复部位被过渡层和修复层覆盖。采用本工艺修复后的工件不会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修复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件氮化层的修复工艺。
技术介绍
传动轴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及其广泛,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传动轴的耐磨、耐高温等性能,常常对传动轴表面进行氮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氮化层。氮化处理,是指一种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经氮化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的特性。但其脆性极高的表面无法承受各种金属的撞击,当撞击产生损坏时一般采用电镀等方式进行修复,但是容易产生裂纹、脱壳、结合力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该工艺能够将工件被损坏的氮化层进行修复,并能够改善其表面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修复的工件进行清洗,晾干后对工件待修复部位进行车削,以清除待修复部位表面的氮化层;步骤二:对工件车削后的部位进行PT探伤,检查此处是否存在裂纹或气孔,如存在则重复步骤一,如无则进入下一工序;步骤三:对工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90-210℃;步骤四:将预热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修复的工件进行清洗,晾干后对工件待修复部位进行车削,以清除待修复部位表面的氮化层;步骤二:对工件车削后的部位进行PT探伤,检查此处是否存在裂纹或气孔,如存在则重复步骤一,如无则进入下一工序;步骤三:对工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90‑210℃;步骤四:将预热后的工件置于机床上,将工件车削部位的两端部亦即靠近工件留有氮化层部位处各熔覆一道过渡层,所述过渡层通过激光器熔融喷覆于工件表面,且过渡层与留有的氮化层相接触;步骤五:对工件车削部位的中间部分熔覆一层修复层,所述修复层通过激光器熔融喷覆于工件表面,且修复层的两端覆盖于过渡层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待修复的工件进行清洗,晾干后对工件待修复部位进行车削,以清除待修复部位表面的氮化层;步骤二:对工件车削后的部位进行PT探伤,检查此处是否存在裂纹或气孔,如存在则重复步骤一,如无则进入下一工序;步骤三:对工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90-210℃;步骤四:将预热后的工件置于机床上,将工件车削部位的两端部亦即靠近工件留有氮化层部位处各熔覆一道过渡层,所述过渡层通过激光器熔融喷覆于工件表面,且过渡层与留有的氮化层相接触;步骤五:对工件车削部位的中间部分熔覆一层修复层,所述修复层通过激光器熔融喷覆于工件表面,且修复层的两端覆盖于过渡层表面;步骤六:缓慢冷却工件直至室温,从而使工件的待修复部位被过渡层和修复层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材质为40CrNiMoA,传动轴表面进行了氮化处理,其表面的硬度为560-580H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为3000WDILAS半导体激光器,在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激光器的工作参数为:功率1900W、行走速度8mm/s、光斑5mm、焦距4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工件的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材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君代贤祝邹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