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733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聚碳酸酯粉料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的成分配比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在原有的配比上适当提高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的量,由此,提高了塑料合金的阻燃性。其他辅助原料的加入保证了合金材料的品质和优良的性能,特别是阻燃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合金材料的阻燃性,用于电子电器产品元器件制备时满足UL94V‑0等级标准,且阻燃效果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塑料合金
,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合金,即PC/ABS塑料合金是较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一种聚碳酸酯改性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合金。PC/ABS塑料合金兼有PC和ABS两方面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和耐热性。但PC与ABS组合后其阻燃性能大大降低,故要满足现在许多电子电器产品元器件所要求的UL94V-0等级标准,还需进一步对PC/ABS塑料合金添加各种阻燃剂改性来实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发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21-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38-51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3-11份、石粉5-13份、胶黏剂1.7-2.7份、碳酸镁5-8份、聚醚受阻胺5-9份、聚酰胺3-9份、抗氧化剂1.3-1.5份、阻燃剂2.5-3.2份。优选地,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31-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48-51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7-11份、石粉6-13份、胶黏剂1.9-2.7份、碳酸镁6-8份、聚醚受阻胺7-9份、聚酰胺4-9份、抗氧化剂1.4-1.5份、阻燃剂2.6-3.1份。优选地,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3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49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8份、石粉7份、胶黏剂2.7份、碳酸镁8份、聚醚受阻胺9份、聚酰胺9份、抗氧化剂1.5份、阻燃剂2.7份。优选地,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为高橡胶相的共聚物,其氧指数为16,堆积密度为0.4-0.5g/cm3,胶含量60-70%,粒径<1.00MM。优选地,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中丙烯腈重量占比为8-13%、丁二烯重量占比为29-36%、苯乙烯重量占比为12-15%。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聚碳酸酯粉料干燥1-2小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干燥1-3小时;步骤二、按照重量配比称量聚碳酸酯粉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苯磺酰基苯磺酸钠、石粉、胶黏剂、碳酸镁、聚醚受阻胺、聚酰胺、抗氧化剂;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的原料倒入卧式搅拌机内混合搅拌10-25分钟;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的搅拌后的混合原料倒入挤出机加热熔融,拉丝、冷却、挤压,即可。优选地,所述加热熔融时控制反应温度呈梯阶式升高,从第一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分为六个温度区间,区间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210-220℃,二区温度225-230℃,三区温度231-235℃,四区温度236-249℃,五区温度246-258℃,六区温度256-280℃。优选地,所述加热熔融时控制反应温度呈梯阶式升高,从第一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分为六个温度区间,区间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215℃,二区温度227℃,三区温度233℃,四区温度237℃,五区温度247℃,六区温度2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合金材料配方为聚碳酸酯粉料21-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38-51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3-11份、石粉5-13份、胶黏剂1.7-2.7份、碳酸镁5-8份、聚醚受阻胺5-9份、聚酰胺3-9份、抗氧化剂1.3-1.5份。本专利技术中将聚碳酸酯粉料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的成分配比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在原有的配比上适当提高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的量,由此,提高了塑料合金的阻燃性。其他辅助原料的加入保证了合金材料的品质和优良的性能,特别是阻燃剂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合金材料的阻燃性,用于电子电器产品元器件制备时满足UL94V-0等级标准,且阻燃效果大大提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合金材料通过加入苯磺酰基苯磺酸钠、石粉,进行复配,大幅减少了只单独采用阻燃剂的用量,且可满足其阻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持塑料合金原有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料成本。本专利技术塑料合金不会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对环境和身体健康没有伤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38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11份、石粉5份、胶黏剂2.7份、碳酸镁5份、聚醚受阻胺9份、聚酰胺3份、抗氧化剂1.5份、阻燃剂2.7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为高橡胶相的共聚物,其氧指数为16,堆积密度为0.5g/cm3,胶含量60%,粒径<1.0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中丙烯腈重量占比为13%、丁二烯重量占比为29%、苯乙烯重量占比为15%。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聚碳酸酯粉料干燥1-2小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干燥1-3小时;步骤二、按照重量配比称量聚碳酸酯粉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苯磺酰基苯磺酸钠、石粉、胶黏剂、碳酸镁、聚醚受阻胺、聚酰胺、抗氧化剂;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的原料倒入卧式搅拌机内混合搅拌25分钟;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的搅拌后的混合原料倒入挤出机加热熔融,拉丝、冷却、挤压,即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熔融时控制反应温度呈梯阶式升高,从第一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分为六个温度区间,区间温度分别为:一区温度220℃,二区温度225℃,三区温度235℃,四区温度236℃,五区温度258℃,六区温度256℃。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31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51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7份、石粉13份、胶黏剂1.9份、碳酸镁8份、聚醚受阻胺7份、聚酰胺9份、抗氧化剂1.4份、阻燃剂2.7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为高橡胶相的共聚物,其氧指数为16,堆积密度为0.4g/cm3,胶含量70%,粒径<1.0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中丙烯腈重量占比为8%、丁二烯重量占比为36%、苯乙烯重量占比为12%。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聚碳酸酯粉料干燥1小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干燥3小时;步骤二、按照重量配比称量聚碳酸酯粉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苯磺酰基苯磺酸钠、石粉、胶黏剂、碳酸镁、聚醚受阻胺、聚酰胺、抗氧化剂;步骤三、将所述步骤二的原料倒入卧式搅拌机内混合搅拌10分钟;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三的搅拌后的混合原料倒入挤出机加热熔融,拉丝、冷却、挤压,即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熔融时控制反应温度呈梯阶式升高,从第一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21‑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38‑51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3‑11份、石粉5‑13份、胶黏剂1.7‑2.7份、碳酸镁5‑8份、聚醚受阻胺5‑9份、聚酰胺3‑9份、抗氧化剂1.3‑1.5份、阻燃剂2.5‑3.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21-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38-51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3-11份、石粉5-13份、胶黏剂1.7-2.7份、碳酸镁5-8份、聚醚受阻胺5-9份、聚酰胺3-9份、抗氧化剂1.3-1.5份、阻燃剂2.5-3.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31-44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48-51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7-11份、石粉6-13份、胶黏剂1.9-2.7份、碳酸镁6-8份、聚醚受阻胺7-9份、聚酰胺4-9份、抗氧化剂1.4-1.5份、阻燃剂2.6-3.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碳酸酯粉料35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49份、苯磺酰基苯磺酸钠8份、石粉7份、胶黏剂2.7份、碳酸镁8份、聚醚受阻胺9份、聚酰胺9份、抗氧化剂1.5份、阻燃剂2.7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颗粒为高橡胶相的共聚物,其氧指数为16,堆积密度为0.4-0.5g/cm3,胶含量60-70%,粒径<1.0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合金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业锐何祥凤鲁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九牛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