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调控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协同调控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方法,属铝冶金
技术介绍
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常称“种分”)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到产出率、产品质量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砂状氧化铝作为电解铝的原料具有流动性好、飞扬损失低、粉尘量低、比表面积高等优点,而铝酸钠溶液分解出的砂状化氢氧化铝是砂状氧化铝生产的基础。目前,无论是采用传统的一段,还是传统的两段种分方法,在保证生产砂状化氢氧化铝时,种分过程仍存在分解率(~45%)、分解时间长(40~55h)和产出率低(70~90kg/m3-溶液)等缺点,是氧化铝生产效率提高的技术瓶颈,显著提高分解率一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提出大幅度提高分解率(分解率>55%)的方法,如加入水(李民菁等,铝酸钠溶液分解的新方法CN101654272A)、甲醇(郑诗礼等,CN101746794A)、尿素(N.KSahuetal,JournaloftheTaiwanInstitueofChemicalEngineers,2014,45(3):815~82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同调控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液晶种分解时加入高活性晶种浆液、循环晶种,任选的加入经过细粒预处理和附聚的氢氧化铝浆液;所述循环晶种为‑45μm粒子大于15%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25%,平均粒径55~75μm的氢氧化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调控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液晶种分解时加入高活性晶种浆液、循环晶种,任选的加入经过细粒预处理和附聚的氢氧化铝浆液;所述循环晶种为-45μm粒子大于15%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25%,平均粒径55~75μm的氢氧化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活性晶种浆液通过如下步骤制备:以铝酸钠溶液为原料,加入碳酸氢钠浆液,通过诱发成核和快速分解,制备得到高活性晶种浆液;优选的,所述循环晶种用量远大于高活性晶种,所述循环晶种和高活性晶种的质量比为100~380,优选为150-350,更优选为160-2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高活性晶种浆液通过如下步骤制备:用70g/L~150g/LNaHCO3浆液与铝酸钠溶液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不低于25℃;在10-30分钟内诱发成核,然后在60分钟内快速分解,获得粒度不大于3μm、氢氧化铝各晶面间主要呈面面相交或垂直状,分解率大于60%的高活性晶种浆液;其中,各晶面间呈面面相交或垂直状的氢氧化铝占比不少于60质量%,优选不少于70质量%,更优选不少于80质量%;优选的,所述高活性晶种浆液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在温度25~65℃间,按碳酸氢钠浆液/铝酸钠溶液体积比1/3-3/1加入两种溶液,快速搅拌诱发成核,停留时间不大于30分钟;然后再按铝酸钠溶液/成核体系浆液体积比10/50-50/10继续加入铝酸钠溶液,快速搅拌,在60分钟内将溶液快速分解,分解率介于60~75%之间;制得的高活性晶种浆液搅拌停留时间小于4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种分开始和种分3~6h时分两次加入高活性晶种浆液,而循环晶种在种分开始时加入;优选的,高活性晶种浆液加入量按浆液/种分铝酸钠溶液体积比1/35~1/15计加入;同时高活性晶种浆液分两次加入,即:开始时按1/60~1/50体积比加入;种分3~6h后加入剩余的晶种浆液;循环晶种加入量和铝酸钠溶液比例为700~1500g/L,在种分开始时加入;强化种分初温55~65℃,种分末温45~50℃,分解时间40~50h;优选的,所述高活性晶种为氢氧化铝晶种,粒度0.3~3μm,氢氧化铝颗粒边缘呈锯齿状,片状氢氧化铝主要呈面面相交或垂直状,面面叠合状少,占比不大于40%,优选不大于30%,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斌,刘桂华,彭志宏,周秋生,齐天贵,叶普洪,刘井辉,李铮,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