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82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终端、输入输出组件及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架组件。每个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为分体结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底座共同形成收容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底座与至少两个支架组件共同形成至少两个收容腔,从而能够将至少两个待安装元件安装到收容腔内,并能够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将待安装元件固定在收容腔内,当支架结构受到撞击时,至少两个待安装元件的位置能够保持相对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费性电子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手机可以配置有多个功能模组,而多个功能模组往往需要互相配合才能正常工作,然而,手机在使用中受到撞击时,多个功能模组的相对位置容易发生改变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支架结构、输入输出组件和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底座共同形成收容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一正面与第一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正面及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正面及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背面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二正面与第二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正面及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槽对应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背面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及所述底座共同形成所述收容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自所述第一背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与多个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多个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自所述第二背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与多个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多个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和/或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背面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结合,所述第二背面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结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多个卡合孔,所述第二支架自所述第二侧面朝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卡合孔对应的多个卡合柱,所述卡合柱收容在对应的所述卡合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结合;和/或所述第一支架自所述第一侧面朝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卡合柱,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卡合柱对应的多个卡合孔,所述卡合柱收容在对应的所述卡合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结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正面及所述第一背面并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的第三侧面,所述第一背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三侧面及所述第一侧面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的贯穿槽;或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正面、所述第一背面及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一背面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连通的第一贯穿槽,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正面、所述第二背面及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第二背面并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的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所述第二贯穿槽共同形成支架贯穿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子收容腔及靠近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二子收容腔,所述第一子收容腔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正面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收容腔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正面的截面的尺寸以形成限位凸起。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支架结构;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个输入输出模组,所述输入输出模组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输出组件还包括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输入输出模组之间。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一正面与第一背面,所述收容腔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子收容腔及靠近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二子收容腔,所述第一子收容腔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正面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子收容腔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正面的截面的尺寸以形成限位凸起,所述输入输出模组包括模组座体及安装在所述模组座体内并从所述模组座体的顶面延伸的模组头部,所述模组座体收容在所述第二子收容腔内并与所述限位凸起抵触,所述模组头部收容在所述第一子收容腔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输出模组包括可见光成像模组、红外成像模组、激光投射器、受话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输入输出组件,所述输入输出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输入输出组件及支架结构的底座与至少两个支架组件共同形成至少两个收容腔,从而能够将至少两个输入输出模组安装到收容腔内,并能够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将输入输出模组固定在收容腔内,当支架受到撞击时,至少两个输入输出模组的位置能够保持相对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第一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的第二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输入输出组件沿着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被与图6中VII-VII线相同截面线截得的部分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平面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激光投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至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输入输出组件的激光投射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支架结构100包括底座10及安装在底座10上的至少两个支架组件20。支架组件20包括第一支架30及第二支架40,第二支架40与第一支架30为分体结构。第一支架30、第二支架40、及底座10共同形成收容腔101。具体地,第一支架30开设有第一收容槽34,第二支架40开设有与收容槽34对应的第二收容槽44,收容腔101由第一收容槽34、第二收容槽44及底座10共同形成;或者,第一支架30开设有第一收容槽34,第二支架40可以不开设收容槽,第二支架40封闭第一收容槽34,第二支架40、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底座共同形成收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两个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为分体结构,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底座共同形成收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一正面与第一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正面及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正面及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背面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背的第二正面与第二背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正面及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槽对应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背面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及所述底座共同形成所述收容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自所述第一背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与多个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多个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自所述第二背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与多个所述定位孔对应的多个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内;和/或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第一背面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多个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结合,所述第二背面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定位柱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多个卡合孔,所述第二支架自所述第二侧面朝所述第一支架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与多个所述卡合孔对应的多个卡合柱,所述卡合柱收容在对应的所述卡合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结合;和/或所述第一支架自所述第一侧面朝所述第二支架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多个卡合柱,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卡合柱对应的多个卡合孔,所述卡合柱收容在对应的所述卡合孔内以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结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正面及所述第一背面并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