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6753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单元和网络组件单元,资源管理单元包括网络状态感知模块、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和柔性传输模块,柔性传输模块基于网络状态感知模块获取的网络拓扑状态和网络资源更新状态,以及基于网络状态测量模块测量的网络状态链路最大可用带宽和时延信息,计算出K条最短的传输路径,并决策出最优传输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智慧协同网络控制平面的集中统一控制下,感知网络状态和网络组件行为,结合路由跳数、剩余带宽和链路时延等参数,进而决策出最优传输路径来满足服务资源的动态适配和传输,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网络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实现链路负载均衡等以弥补最短路由方法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网络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数量和服务需求正在急剧增加。基于TCP/IP的传统互联网体系逐渐暴露出许多严重的弊端,如安全性差、移动性支持不足、可扩展性差、能源消耗高等问题。在现有网络体系中,网络路由设备控制层和数据层紧密耦合,其中,控制层负责路由设备中路由表项的计算和维护,而数据层则按照控制层下发的指令,在指定的出入端口之间完成数据的转发。控制层和数据层的紧密耦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的扩展性和灵活性,难以实现网络中数据的柔性传输。上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网络具有“三重绑定”的特征,即服务的“资源和位置绑定”、网络的“身份与位置绑定”和“控制和数据绑定”。为解决上述问题,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对未来网络架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网络架构——SINET(SmartIdentifierNetwork,智慧协同网络),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三层”、“两域”的网络总体架构模型。“三层”从上至下依次为智慧服务层、资源适配层和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资源管理单元和网络组件单元,所述资源管理单元与所述网络组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资源管理单元包括网络状态感知模块、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和柔性传输模块,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和所述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柔性传输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网络组件单元包括若干个相互通信连接的路由组件;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和柔性传输模块均与所述路由组件之间设有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柔性传输模块基于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获取的网络拓扑状态和网络资源更新状态,以及基于所述网络状态测量模块测量的网络状态链路最大可用带宽和时延信息,计算出K条最短的传输路径,并且决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中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资源管理单元和网络组件单元,所述资源管理单元与所述网络组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资源管理单元包括网络状态感知模块、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和柔性传输模块,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和所述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分别与所述柔性传输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网络组件单元包括若干个相互通信连接的路由组件;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和柔性传输模块均与所述路由组件之间设有数据传输路径;所述柔性传输模块基于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获取的网络拓扑状态和网络资源更新状态,以及基于所述网络状态测量模块测量的网络状态链路最大可用带宽和时延信息,计算出K条最短的传输路径,并且决策出最优传输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包括拓扑发现模块、资源更新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拓扑发现模块、资源更新模块和所述处理模块之间相互通信连接;所述拓扑发现模块用于收集并解析网络组件信息和链路连接信息,从而获取拓扑连接状态信息;所述资源更新模块用于获取并触发式上报网络组件的最新连接关系和连接状态,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封装和解析所述网络状态感知模块中的交互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状态测量模块包括网络流量监控模块和网络时延监测模块;所述网络流量监控模块用于端口速率的获取以及流速率的获取,具体为:首先,在资源管理单元注册下发统计信息和处理统计信息事件,分别用于下发数据请求以及对收到的回复报文进行处理,然后,资源管理单元下发统计信息请求报文,接着,网络组件在收到资源管理器下发的数据请求后开始进行信息统计,统计结束将回复报文上报至资源管理单元,最后,资源管理单元中的信息处理函数开始对所述回复报文中的数据进行解析并计算出链路剩余带宽;所述网络时延监测模块用于对网络拓扑中各链路的时延进行监测,通过判断当前网络拓扑是否发生网络拥塞或故障,选择最佳的信息传输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管理单元通过安全传输通道将包含时间戳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数据包下发到各个路由组件,随后,所述资源管理单元用接收到的回复报文中的时间戳与发送LLD数据包的时间戳相减,得到所述LLD数据包从下发到接收整个传输路径的传输时间,计算公式为:其中,T1=T11+T12+T13,T2=T21+T22+T23,T1和T2包括资源管理器向相邻组件S1和S2下发数据包的时延T11和T21、数据包在相邻组件S1和S2之间传输的往返时延T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博昊权伟张宏科赵允刘刚李光磊于成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