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气凝胶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641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气凝胶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钛酸丁酯溶解于适量乙醇中形成溶液A,将壳聚糖溶解在乙酸水溶液中,形成溶液B,将戊二醛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形成溶液C,将经酸处理的碳纳米管溶解在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得到悬浊液D,在50℃水浴持续搅拌条件下,将溶液B、C和D同时缓慢加入溶液A中,再滴加少量硫酸,持续搅拌,反应完毕后,过滤,先用乙醇再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得到凝胶,最后将该干凝胶高温煅烧,粉碎,过筛,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常压干燥法制得复合气凝胶负极材料,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及电化学性能好的主要优点,又能发挥协同效应,以提高负极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气凝胶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材料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复合气凝胶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充电难、充电时间长等技术性难题。快充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必须具备快速接纳大量Li+的能力,否则Li+会在负极表面沉积、析出形成锂枝晶,产生短路导致安全隐患。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层间距较小,阻碍Li+快速脱嵌,快充模式下容易析锂且充电量大大降低,因此单纯的石墨不能作为快充型锂电池负极材料。而多孔的纳米颗粒的非晶碳类材料成为快充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理想材料。碳纳米管(CNT)是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超大的比表面积。CNT单独作为锂电负极首次比容量较高,却存在首次放电不可逆容量大,充放电平台不明显,电压之后等缺点,利用CNT一维多孔结构既有助于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嵌入和迁出,又可为TiO2(B)/碳气凝胶构建三维导电网络。近年来,纳米结构的TiO2是最受欢迎的功能能材料,TiO2(B)为单斜相态层状结构,并且有微小的孔道,Li+嵌入量可达0.5~1.0Li/Ti,具有较好的充放电特征,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气凝胶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称取20‑30g 钛酸丁酯溶解于40‑60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80‑120mL硝酸形成溶液A;(2)称取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8‑12g,搅拌下加入到130‑170mL 质量浓度为2%乙酸溶液中溶解,形成透明的溶液B;(3)称取1‑2g戊二醛溶解于80‑120mL乙醇中制备溶液C;(4)碳纳米管用混酸超声处理后,称取0.08‑0.12g碳纳米管加入到170‑230mL水中,再加入0.01‑0.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充分搅拌并超声波分散50‑70min形成悬浊液D;(5)在40‑60℃水浴中搅拌下,将溶液B和C及悬浊液D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气凝胶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称取20-30g钛酸丁酯溶解于40-60mL无水乙醇中,再加入80-120mL硝酸形成溶液A;(2)称取脱乙酰度90%的壳聚糖8-12g,搅拌下加入到130-170mL质量浓度为2%乙酸溶液中溶解,形成透明的溶液B;(3)称取1-2g戊二醛溶解于80-120mL乙醇中制备溶液C;(4)碳纳米管用混酸超声处理后,称取0.08-0.12g碳纳米管加入到170-230mL水中,再加入0.01-0.03g十二烷基硫酸钠,充分搅拌并超声波分散50-70min形成悬浊液D;(5)在40-60℃水浴中搅拌下,将溶液B和C及悬浊液D同时缓慢加入到溶液A中,充分搅拌20-40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从交赵东辉周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