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及浮动式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浮动式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通信产品的功率随着市场需求日益提高,相关电器器件的散热设计领域在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该领域的技术相关的如传质学、材料学、结构设计等领域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因为目前的焊接技术及器件封装技术使PCB上器件的外廓高度存在较大公差,所以在发热器件和散热器之间往往需要较厚的界面材料(IFM)。通过界面材料的形变,在保证接触的前提下,填充由于工艺问题造成的器件于散热器之间的间隙。若不存在设计间隙(器件与散热器配合方式采用过盈配合),装配过程中难免将器件表面压溃,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通常有以下几种弹性散热方式:1、在散热器紧固件上加装弹性件,实现散热器整体浮动。一般地,该方案中,用于固定散热器与PCB的紧固件位于散热器外围,在紧固件上加装弹簧。装配时器件将散热器整体顶起,实现散热器浮动,保证接触。将弹性件和螺纹紧固件配合的方案使弹性件位置往往远离器件中心,使器件表面的受压效果受到影响。2、不采用额外弹性件,通过热管形变实现部分浮动。该方案中,散热器本体与PCB之间不浮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式散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单元(11)、弹性机构(12)、导热单元(13)、散热件(14);所述吸热单元(11)和所述散热件(14)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机构(12)可压缩地设置在所述吸热单元(11)和所述散热件(14)之间;所述吸热单元(11)可在一个远离所述散热件(14)的自由位置和一个靠近所述散热件(14)的工作位置间移动;所述导热单元(13)分别与所述散热件(14)和所述吸热单元(11)连接,随所述吸热单元(11)的移动产生变形;在所述吸热单元(11)背离所述散热件(14)的一侧未受压时,所述吸热单元(11)位于所述自由位置;在所述吸热单元(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散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单元(11)、弹性机构(12)、导热单元(13)、散热件(14);所述吸热单元(11)和所述散热件(14)间隔设置;所述弹性机构(12)可压缩地设置在所述吸热单元(11)和所述散热件(14)之间;所述吸热单元(11)可在一个远离所述散热件(14)的自由位置和一个靠近所述散热件(14)的工作位置间移动;所述导热单元(13)分别与所述散热件(14)和所述吸热单元(11)连接,随所述吸热单元(11)的移动产生变形;在所述吸热单元(11)背离所述散热件(14)的一侧未受压时,所述吸热单元(11)位于所述自由位置;在所述吸热单元(11)背离所述散热件(14)的一侧受压时,所述弹性机构(12)被压缩,所述吸热单元(11)向所述工作位置移动,所述吸热单元(11)吸收施压的发热器件(2)的热量,经所述导热单元(13)向所述散热件(14)传递后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散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4)上设有与所述导热单元(13)对应的容置槽(142),所述导热单元(13)连接在所述容置槽(14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散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42)的外形与所述导热单元(13)的外形对应,在所述吸热单元(11)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导热单元(13)收容到所述容置槽(14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散热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单元(13)包括导热件(131),所述导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绒花,韩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