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宝石自动磨光机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宝石自动磨光机,属于自动磨光机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宝石的加工,常使用一种由定位盘、螺杆、粘杆等部件组成的八角手进行人工操作,具体的步骤是将圆柱粘杆端头粘上胶粉,在火焰上加热后,再嵌入未加工的宝石坯料,插入锣杆并固紧在八角手上,然后在砂盘上磨出底面的24个平面,再取出,洗净,用另一个粘杆在砂盘上磨出32个平面,得到57个折射面的成品,这种八角手工具存在下述缺陷:粘结坯料时常发生偏位、偏向,调整粘贴在粘杆尖端正的坯料与定盘中的定位杆是否处于同一纵向平面时,也就是对线时,只能依靠操作者的瞄视,然后再固定插在螺杆中的粘杆进行手工研磨,操作中,为了防止粘杆在加工过程中转动,固定粘杆需使用钳子之类的加固工具,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工,每人每小时只能做几十个,且废品率很高,如果操作不当,八角手也容易损坏。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不能将磨光的速度和平稳性调整,使宝石的磨光速度和打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宝石自动磨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不能将磨光的速度和平稳性调整,使宝石的磨光速度和打磨效果较差的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宝石自动磨光机,其结构包括数值显示屏(1)、垂直接杆(2)、调试转块(3)、放置槽(4)、调试装置(5)、操作面板(6)、驱动转钮(7)、安装盘(8)、注水管(9),所述调试装置(5)上方的中部设有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为圆形结构且设有两个,所述数值显示屏(1)的下方与垂直接杆(2)垂直连接,所述垂直接杆(2)与安装盘(8)的中部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接杆(2)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调试转块(3)设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试转块(3)分别安装在安装盘(8)上方的左右两端,所述操作面板(6)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调试装置(5)前端的左右两端,采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宝石自动磨光机,其结构包括数值显示屏(1)、垂直接杆(2)、调试转块(3)、放置槽(4)、调试装置(5)、操作面板(6)、驱动转钮(7)、安装盘(8)、注水管(9),所述调试装置(5)上方的中部设有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为圆形结构且设有两个,所述数值显示屏(1)的下方与垂直接杆(2)垂直连接,所述垂直接杆(2)与安装盘(8)的中部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接杆(2)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调试转块(3)设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调试转块(3)分别安装在安装盘(8)上方的左右两端,所述操作面板(6)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调试装置(5)前端的左右两端,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转钮(7)为圆形结构且安装在调试装置(5)前端的中部,所述注水管(9)嵌套在调试装置(5)的右上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调试装置(5)包括调试主体(501)、螺杆传送装置(502)、导电接通装置(503)、导电线(504)、驱动电机(505)、啮合转盘(506)、双头啮合螺杆(507)、卷绳传动装置(508)、卷绳筒杆(509)、啮合转头(510)、连动杆(511)、啮合轮(512)、锥形螺盘(513)、变速装置(514)、拖带(515)、齿轮套盘(516)、滑动齿(517)、推升装置(518),所述调试主体(501)上方的中部设有螺杆传送装置(5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导电接通装置(503)安装在调试主体(501)的左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导电线(504)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导电线(504)的两端分别与导电接通装置(503)和驱动电机(505)相互啮合,所述驱动电机(505)设于导电接通装置(503)的右侧且与啮合转盘(506)相互啮合,所述啮合转盘(506)设于啮合转盘(506)的右侧且与调试主体(501)垂直焊接,所述双头啮合螺杆(507)的两端分别与啮合转盘(506)和卷绳传动装置(508)啮合,所述卷绳传动装置(508)安装在双头啮合螺杆(507)的右侧,所述卷绳筒杆(509)与卷绳传动装置(508)的右侧相互锁接,所述啮合转头(510)嵌套在连动杆(511)的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连动杆(511)的上方设有啮合轮(512),所述啮合轮(512)与锥形螺盘(513)相互啮合,所述锥形螺盘(513)安装在调试主体(501)右侧中部的上方,所述变速装置(514)安装在调试主体(501)右侧的上方,所述拖带(515)分别嵌套在变速装置(514)的左侧和齿轮套盘(516)上,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齿轮套盘(516)设于滑动齿(517)的上方且相互啮合,所述滑动齿(517)设于卷绳传动装置(508)的上方,所述推升装置(518)设于螺杆传送装置(502)的右侧且与调试主体(501)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宝石自动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传送装置(502)包括垂直套杆(50201)、衔接螺杆(50202)、套块(50203)、安装底座(50204)、垂直接杆(50205)、啮合螺杆(50206)、套接轮(50207),所述垂直套杆(50201)下方的右侧与衔接螺杆(50202)垂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衔接螺杆(50202)嵌套在套块(50203)的左侧,所述套块(50203)的右侧与啮合螺杆(50206)垂直连接,所述安装底座(50204)安装在调试主体(501)上,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垂直接杆(50205)与安装底座(50204)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啮合螺杆(50206)嵌套在垂直接杆(50205)的内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接轮(50207)与啮合螺杆(5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瑞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