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玉静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10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壳体(10)和盖板(20),所述壳体(10)包括正面(14)、与所述正面(14)相对的背面(16)和两侧边(12),所述盖板(20)盖于所述正面(14)上并使所述盖板(20)内侧与所述正面(14)形成第一容纳腔(142)、使所述盖板(20)外侧与所述正面(14)形成一与手机外形相适配的第二容纳腔(144),在第一容纳腔(142)内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包括电源转换模块(30),电源转换模块(30)包括有电源输入端(32),在第二容纳腔(144)与手机充电接口相对应处固定设有电源输出端(34),电源输出端(34)与电源转换模块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设于侧边上。上述多功能手机壳具有使手机在充电时,方便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壳,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手机壳。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壳多种多样,既具有有线和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壳,又有方便玩手游的手机壳,但由于充电接送一般都设计在手机底部,当手机在充电时,充电时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打游戏时影响手感。现有市场上的手机壳,当使用游戏手柄类壳存在不便于携带,不能随时随地畅游无限,而且手机没电充电时用有线充电器,需要连着电源线,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同时数据线头不仅影响手感还会磨到手痛,时间长了会手指僵硬、酸痛。同时玩得时间长了手机会发烫,有损手机本身性能,需要手机拍照时还得单独增加补光镜头。增强音效时需要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音响功放,繁琐且耗电,均为实现单一功能,不能同时扩展多种功能同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使用、可灵活替换所需功能的多功能手机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包括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和两侧边,所述盖板盖于所述正面上并使所述盖板内侧与所述正面形成第一容纳腔、使所述盖板外侧与所述正面形成一与手机外形相适配的第二容纳腔,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包括电源转换模块,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有电源输入端,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手机充电接口相对应处固定设有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设于所述侧边上。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线圈、发射电路模块和接收电路模块。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在所述背面的中央位置内凹形成第三容纳腔,在所述第三容纳腔的腔壁上通过卡扣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容纳腔外形相适配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背面的外表面平齐或凸出于所述背面的外表面。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所述功能模块为功放模块或补光灯模块或镜头模组或化妆镜模块或散热模块。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在所述功能模块内部设有第一磁吸模块,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模块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磁吸模块。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还包括手柄单元,所述手柄单元包括手柄板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侧边上,所述手柄板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侧边铰接,所述手柄板可以所述连接轴为中心与所述侧边相对旋转。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所述PCB板还包括有数据处理模块。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在所述背面内凹形成与所述手柄板外形相适配的第四容纳腔,所述手柄板以所述连接轴为中心旋转至所述第四容纳腔内。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所述手柄单元为两个,分别设于同一所述侧边的两端。在上述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若干交叉分布的肋板。上述多功能手机壳通过电源转换模块将手机底部的充电接口电性连接至手机壳侧边,通过手机壳侧边插入数据线对手机进行充电,解决了当充电时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打游戏时影响手感的问题,方便使用且外形美观;通过在手机壳背面安装功能模块,并可根据不同使用场合灵活替换所需功能模块,大大方便了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舒适度及适用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正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正面分解状态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正面分解状态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背面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去掉手柄单元分解状态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功能模块分解状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包括壳体10和盖板20,壳体10包括正面14、与正面14相对的背面16和两侧边12,侧边12为正面14和背面16的连接边,盖板20盖于正面14上并与壳体10扣合,扣合后的盖板20的内侧与正面14形成第一容纳腔142,第一容纳腔体142用于安装各种功能配件,盖板20的外侧与正面14形成一与手机外形相适配的第二容纳腔144,第二容纳腔144用于安装与其相配的手机,在第一容纳腔142内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包括电源转换模块30,电源转换模块30包括有电源输入端32,在第二容纳腔144与手机充电接口相对应处固定设有电源输出端34,电源输出端34与电源转换模块30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端32设于侧边12上。当手机置于第二容纳腔144内时,电源输出端34插入手机充电接口内,当手机需要充电时,将数据线插头插入电源输入端32,然后经电源转换模块30将电源通过电源输出端34流出对手机进行充电,通过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内部将充电口移至手机的侧边12,解决了当充电时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或者打游戏时影响手感的问题,方便使用且外形美观。本技术PCB板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当手机需要传输数据时,将数据线插头插入电源输入端32,然后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传输数据。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的电源输出端34,可设计为符合各种主流手机接口的插头,接口插头包括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以及IOS系统手机的Lightning接口。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电源转换模块30包括无线充电模块36,无线充电模块36包括线圈、发射电路模块和接收电路模块。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背面16的中央位置内凹形成第三容纳腔162,在第三容纳腔162的腔壁上通过卡扣连接有与第三容纳腔162外形相适配的功能模块40,功能模块40设于第三容纳腔162内并与背面16的外表面平齐或凸出于所述背面16的外表面。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的功能模块40为功放模块或补光灯模块或镜头模组或化妆镜模块或散热模块,通过各种模块化组合实现:无线充电功能、游戏手柄功能、自动散热壳功能、镜头增强功能、补光灯功能、化妆镜功能、音响扩放功能或后备电池功能、磁吸卡扣等各种支架功能,根据不同使用场合灵活替换所需配件,大大方便了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舒适度及适用度。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功能模块40内部设有第一磁吸模块52,在第一容纳腔142内设有与第一磁吸模块5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磁吸模块54,通过第一磁吸模块52和二磁吸模块54的配合,可使功能模块40与壳体10相互连接。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还包括有手柄单元,手柄单元包括手柄板62和连接轴64,连接轴64设于侧边12上,手柄板62通过连接轴64与侧边12铰接,手柄板62可以连接轴64为中心与侧边12相对旋转。在背面16内凹形成与手柄板62外形相适配的第四容纳腔164,手柄板62以连接轴64为中心旋转至第四容纳腔164内;手柄单元为两个,分别设于同一侧边12的两端,当需要玩手游或需要手机支架时,只需要将手柄板62以连接轴64为中心旋转至合适位置即可,收纳时,可将手柄板62旋转至第四容纳腔164。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多功能手机壳中,第一容纳腔142内设有若干交叉分布的肋板146,肋板146使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盖板(20),所述壳体(10)包括正面(14)、与所述正面(14)相对的背面(16)和两侧边(12),所述盖板(20)盖于所述正面(14)上并使所述盖板(20)内侧与所述正面(14)形成第一容纳腔(142)、使所述盖板(20)外侧与所述正面(14)形成一与手机外形相适配的第二容纳腔(144),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42)内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包括电源转换模块(30),所述电源转换模块(30)包括有电源输入端(32),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44)与手机充电接口相对应处固定设有电源输出端(34),所述电源输出端(34)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30)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32)设于所述侧边(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和盖板(20),所述壳体(10)包括正面(14)、与所述正面(14)相对的背面(16)和两侧边(12),所述盖板(20)盖于所述正面(14)上并使所述盖板(20)内侧与所述正面(14)形成第一容纳腔(142)、使所述盖板(20)外侧与所述正面(14)形成一与手机外形相适配的第二容纳腔(144),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42)内设有PCB板,所述PCB板包括电源转换模块(30),所述电源转换模块(30)包括有电源输入端(32),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44)与手机充电接口相对应处固定设有电源输出端(34),所述电源输出端(34)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30)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端(32)设于所述侧边(1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模块(30)包括无线充电模块(36),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6)包括线圈、发射电路模块和接收电路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面(16)的中央位置内凹形成第三容纳腔(162),在所述第三容纳腔(162)的腔壁上通过卡扣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容纳腔(162)外形相适配的功能模块(40),所述功能模块(40)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162)内并与所述背面(16)的外表面平齐或凸出于所述背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静
申请(专利权)人:马玉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