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906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属于饵料清洗装置技术领域,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内吊挂的筛绢袋,筛绢袋下方设有震动板,震动板下方通过弹簧连接脚蹼,脚蹼通过支架与箱体连接,脚蹼一端下侧安置有电机,筛绢袋上方设有冲洗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洗装置可自动高效清洗桡足类,清洗后的生物完整性高,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饵料清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桡足类(Copepod)是海洋动物性饵料中的重要大类,也是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海淡水养殖鱼类的稚幼鱼期、仔虾和贝类的饵料,目前国内外已对三十种左右的桡足类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连续世代的培养研究。很多养殖场因为条件限制,大都通过采用野外捕捞或者问饵料公司购买获得挠足类,在投喂前都需要人工对挠足类进行清洗除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桡足类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3mm,一般用100目的筛绢网捕捞获得,并装在100目的筛绢袋内直接用水清洗,传统清洗方式是不断的用大量的水清洗,并靠人工方式用脚在筛绢网底部不断地抖动产生震动效果来清除杂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容易将水体的病原生物影响到人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高效清洗桡足类,清洗后的生物完整性高,节约人力物力的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内吊挂的筛绢袋,筛绢袋下方设有震动板,震动板下方通过弹簧连接脚蹼,脚蹼通过支架与箱体连接,脚蹼一端下侧安置有电机,筛绢袋上方设有冲洗板,在冲洗板上方连接高压水枪,利用水压冲力向下对筛绢袋内的桡足类进行冲洗,并且利用筛绢袋下方的脚蹼模拟人脚抖动的效果将抖动力通过弹簧传递至表面积较大的震动板对筛绢袋不断抖动提高桡足类的清洗效果,抖动时弹簧可在筛绢袋落下的时候对筛绢袋的重力产生反作用力,对筛绢袋再次抖动,此时不依靠电机传递的动力,上述设计避免了在清洗过程中人体与桡足类接触水体中病原体影响人体的问题,并且清洗效果和效率比人工好,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相比人工成本,装置性能可靠,可24h工作且使用成本低,生物饵料清洗效果好,有效去除杂质。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措施还包括:弹簧与电机转轴的距离为脚蹼总长的1/6~1/5,通过设置弹簧在脚蹼上的位置保证脚蹼抖动产生的抖动力最大化的传递到震动板上,防止弹簧靠支架的位置过近力的传递小,利于减少电机的能耗。电机下方设有支架,支架下方放有活性炭包,当箱体中的水体漫过筛绢袋时,水中的浑浊度对清洗效果是存在影响的,利用活性炭包筛洗出来的水质进行净化,以提高清洗效果,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凸轮,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对脚蹼作用实现脚蹼抖动再将抖动力向上传递,使脚蹼模拟人脚。筛绢袋内放置有清洗球,在水流的冲击下驱使清洗球在桡足类之间滚动对其进行清洗,并使桡足类分布合理,使清洗无死角,清洗球表面设有一个开口盖,清洗球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清洗球表面不规则布置有毛刷、吸污孔和缓冲条,清洗选用的是高压水枪对桡足类进行清洗,高压水枪的冲击力很大不利于保护清洗的桡足类生物完整性影响清洗得到饵料的品质,在清洗球在桡足类之间滚动时,同时承受一部分水流冲击再使水流冲击桡足类,清洗球不仅起到清洗桡足类,使桡足类分布空间合理的效果还具有缓冲水流冲击的作用,有效解决了采用水流冲洗过程中得到饵料完整性不高的问题,并且在清洗球清洗过程中还可将清洗下来的污物吸附进吸污孔内。冲洗板内设分流式进水孔,进水孔的出水口设有活动喷头,利用分流式进水孔分散高压水枪的水压,避免过强的水流冲击对饵料完整性造成影响,并且利用分流后的水流来使活动喷头随水流流速自动调节喷射方向,实现箱体内全方位喷射水流,使筛绢网内的桡足类清洗无死角。震动板表层为气凝胶板,气凝胶板下方通过均布的橡胶弹簧连接有橡胶板,设计双重弹簧使电机产生的力最大化的转化成抖动力对筛绢袋作用,并且利于提高震动板对筛绢袋的下落的作用产生的反作用。选用的气凝胶板不仅可传递抖动力及产生反作的弹力用力,气凝胶板表面设有均布的半圆形凸块,在抖动时对筛绢袋内的桡足类进行推动,利于水流清洗到筛绢袋内各角落,及清洗流至筛绢袋底部的杂质快速流出,气凝胶板还可对清洗出来的杂质进行吸附,防止杂质扩散到水中。箱体底部设有排水管,在箱体内的水过多时可开启排水管上的阀门进行排水,电机为防水电机,保证抖动部件正常工作,避免漏电电死桡足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清洗球不仅起到清洗桡足类,使桡足类分布空间合理的效果还具有缓冲水流冲击的作用,有效解决了采用水流冲洗过程中得到饵料完整性不高的问题;2)双重弹簧使电机产生的力最大化的转化成抖动力对筛绢袋作用,并且利于提高震动板对筛绢袋的下落的作用产生的反作用;3)本专利技术避免了在清洗过程中人体与桡足类接触水体中病原体影响人体的问题,并且清洗效果和效率比人工好,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相比人工成本,装置性能可靠,可24h工作且使用成本低,生物饵料清洗效果好,有效去除杂质。附图说明图1为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清洗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冲洗板的剖视图;图4为震动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筛绢袋;2弹簧;3脚蹼;4支架;5冲洗板;501进水孔;502活动喷头;6绳索;7清洗球;701开口盖;702毛刷;703吸污孔;704活性炭;705缓冲条;8震动板;801气凝胶板;802橡胶弹簧;803橡胶板;9箱体;10电机;11活性炭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9内吊挂的筛绢袋1,筛绢袋1下方设有震动板8,震动板8下方通过弹簧2连接脚蹼3,脚蹼3通过支架4与箱体9连接,脚蹼3一端下侧安置有电机10,筛绢袋1上方设有冲洗板5,在冲洗板5上方连接高压水枪,利用水压冲力向下对筛绢袋1内的桡足类进行冲洗,并且利用筛绢袋1下方的脚蹼3模拟人脚抖动的效果将抖动力通过弹簧2传递至表面积较大的震动板8对筛绢袋不断抖动提高桡足类的清洗效果,抖动时弹簧2可在筛绢袋1落下的时候对筛绢袋1的重力产生反作用力,对筛绢袋1再次抖动,此时不依靠电机10传递的动力,上述设计避免了在清洗过程中人体与桡足类接触水体中病原体影响人体的问题,并且清洗效果和效率比人工好,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相比人工成本,装置性能可靠,可24h工作且使用成本低,生物饵料清洗效果好,有效去除杂质。弹簧2与电机10转轴的距离为脚蹼3总长的1/5,通过设置弹簧2在脚蹼3上的位置保证脚蹼3抖动产生的抖动力最大化的传递到震动板8上,防止弹簧2靠支架4的位置过近力的传递小,利于减少电机10的能耗。电机10下方设有支架,支架下方放有活性炭包11,当箱体9中的水体漫过筛绢袋1时,水中的浑浊度对清洗效果是存在影响的,利用活性炭包11筛洗出来的水质进行净化,以提高清洗效果,电机10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凸轮,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对脚蹼3作用实现脚蹼3抖动再将抖动力向上传递,使脚蹼3模拟人脚,箱体9底部设有排水管,在箱体9内的水过多时可开启排水管上的阀门进行排水,电机10为防水电机,保证抖动部件正常工作,避免漏电电死桡足类。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化方案为:筛绢袋1内放置有清洗球7,在水流的冲击下驱使清洗球7在桡足类之间滚动对其进行清洗,并使桡足类分布合理,使清洗无死角,清洗球7表面设有一个开口盖701,清洗球7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清洗球7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9)内吊挂的筛绢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绢袋(1)下方设有震动板(8),震动板(8)下方通过弹簧(2)连接脚蹼(3),所述脚蹼(3)通过支架(4)与箱体(9)连接,所述脚蹼(3)一端下侧安置有电机(10),所述筛绢袋(1)上方设有冲洗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9)内吊挂的筛绢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绢袋(1)下方设有震动板(8),震动板(8)下方通过弹簧(2)连接脚蹼(3),所述脚蹼(3)通过支架(4)与箱体(9)连接,所述脚蹼(3)一端下侧安置有电机(10),所述筛绢袋(1)上方设有冲洗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与电机(10)转轴的距离为脚蹼(3)总长的1/6~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下方设有支架,支架下方放有活性炭包(11),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凸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足类生物饵料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绢袋(1)内放置有清洗球(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桡足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刘新奇卞盼施明文代红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