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65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风机、水过滤塔、光催化装置、活性炭净化装置和排气筒,集尘罩经风机和进气管与水过滤塔连接,水过滤塔内部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布气管、吸附过滤膜组件和出气口,布气管与进气管连接,在水过滤塔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排污管和补水管;水过滤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光催化净化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对印刷车间的空气进行多级净化,印刷车间内的空气成分比较复杂,既有灰尘等颗粒物,又有油墨挥发出的有机VOC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级过滤净化装置,净化效果好,设备维护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包装印刷行业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废气排出。废气产生的主要在上墨及烘干、复合过程,挥发出来有机溶剂是废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印刷废气成分复杂,有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以及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气体,异味重,易燃易爆,废气未经净化排出后对周边环境较大。在包装印刷生产车间还会有大量的粉尘,现有的包装印刷车间的废气通常直接向大气排放,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粉尘和VOC危害在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加明显。会同时,由于VOC的成分复杂,各种污染物的特性不同,因此任何单一的VOC控制方法均受其去除性能、投资运行费用和适用范围的影响。治理VOC还须优化各种控制技术和开发不同控制方法的组合技术,以达到提高去除率、降低成本和减少二次污染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风机、水过滤塔、光催化装置、活性炭净化装置和排气筒,所述集尘罩经风机和进气管与水过滤塔连接,所述水过滤塔内部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布气管、吸附过滤膜组件和出气口,所述布气管与进气管连接,在所述水过滤塔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排污管和补水管;所述水过滤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光催化净化装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布气管均匀布置在水过滤塔的下部,在所述布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向上的出气口。作为优选,在每个出气口上设置有伞形罩。作为优选,在所述布气管与吸附过滤膜组件之间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上设置有网孔,所述分离板为钢丝网或者多孔陶瓷板。作为优选,所述吸附过滤膜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左转盘、右转盘和连接在左转盘和右转盘之间的转轴,所述驱动电机与转轴连接,在所述左转盘和右转盘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管,在所述横管上缠绕有吸附过滤膜。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水过滤塔的左侧或者右侧,转轴通过一联轴器与驱动电机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吸附过滤膜为过滤棉和或者微孔过滤膜。作为优选,所述光催化净化装置设置为圆筒形,在圆筒形的光催化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径向的隔板,在所述隔板上涂覆有光催化剂,所述隔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紫外灯。作为优选,所述隔板设置为波浪形状。作为优选,在所述水过滤塔侧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在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电动补水阀。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对印刷车间的空气进行多级净化,印刷车间内的空气成分比较复杂,既有灰尘等颗粒物,又有油墨挥发出的有机VOC气体,本专利技术利用多级过滤净化装置,净化效果好,设备维护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印刷车间的废气首先经过水过滤塔,将空气内的颗粒物进行水过滤,水过滤塔内设置有吸附过滤膜组件,吸附过滤膜组件设置成横向的横管,横管上设置有过滤膜,横管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旋转的横管更充分的吸附水中的颗粒物等杂质,水过滤塔内的水无需经常换水,维护方便;净水过滤后的废气进入光催化装置进行进一步去除有害物质,再经活性炭净化装置进行最后的吸附处理,用过排气筒排放,由于多级净化,降低了活性炭净化装置的更换频率,整体装置维护频率低,节省得用。附图说明图1是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的光催化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1、风机2、进气管3、水过滤塔4、光催化装置9、活性炭净化装置10和排气筒11,所述集尘罩1经风机2和进气管3与水过滤塔4连接,水过滤塔4内部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布气管5、吸附过滤膜组件6和出气口7,布气管5与进气管3连接,在水过滤塔4上还设置有出水管41、排污管42和补水管43;水过滤塔4的出气口7通过管道与光催化净化装置5连接,集尘罩1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印刷车间内,集尘罩1通过管道进行串联,集中将废气传输至水过滤塔4。布气管5均匀布置在水过滤塔4的下部,在布气管5上设置有若干向上的出气口51,在每个出气口51上设置有伞形罩52,防止水中的杂质下落,堵塞出气口。在布气管5与吸附过滤膜组件6之间设置有分离板8,分离板8上设置有细密的网孔,用于将布气管5喷出的气体分离成细密的水泡,分离板8采用钢丝网或者多孔陶瓷板。吸附过滤膜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61、左转盘62、右转盘63和连接在左转盘62和右转盘63之间的转轴64,驱动电机与转轴64连接,在左转盘61和右转盘63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横管65,在横管65上缠绕有吸附过滤膜,横管65设置为中空的结构,且中空的横管65的管壁上设置有上设置有网孔,中空的横管65外可以通过管道连接有吸收泵(图中未示出),吸附过滤膜上吸附的较大的颗粒物可以通过吸收泵吸出,减少吸附过滤膜清理更换频率。驱动电机61设置在水过滤塔4的左侧或者右侧,转轴64通过一联轴器与驱动电机61连接。吸附过滤膜为过滤棉和或者微孔过滤膜,或者过滤棉与微孔过滤膜间隔设置。光催化净化装置5设置为圆筒形,在圆筒形的光催化净化装置5内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径向的隔板51,隔板5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紫外灯52。隔板51设置为波浪形状,在隔板51的表面涂覆有光催化剂。出水管41设置在水过滤塔4的上部,补水管43设置在水过滤塔4的下部,水过滤塔4内侧部还设置有水位传感器41,在补水管43上设置有电动补水阀,当水位咋混干起检测到水位降低时,开启电动补水阀进行补水,水过滤塔4的底部设计成锥形,排污管42设置在锥形底部的最低点。本专利技术的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对印刷车间的空气进行多级净化,印刷车间内的空气成分比较复杂,既有灰尘等颗粒物,又有油墨挥发出的有机VOC气体,本专利技术利用多级过滤净化装置,净化效果好,设备维护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应用。印刷车间的废气首先经过水过滤塔,将空气内的颗粒物进行水过滤,水过滤塔内设置有吸附过滤膜组件,吸附过滤膜组件设置成横向的横管,横管上设置有过滤膜,横管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旋转的横管更充分的吸附水中的颗粒物等杂质,水过滤塔内的水无需经常换水,维护方便;净水过滤后的废气进入光催化装置进行进一步去除有害物质,再经活性炭净化装置进行最后的吸附处理,用过排气筒排放,由于多级净化,降低了活性炭净化装置的更换频率,整体装置维护频率低,节省得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风机、水过滤塔、光催化装置、活性炭净化装置和排气筒,所述集尘罩经风机和进气管与水过滤塔连接,所述水过滤塔内部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布气管、吸附过滤膜组件和出气口,所述布气管与进气管连接,在所述水过滤塔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排污管和补水管;所述水过滤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光催化净化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集尘罩、风机、水过滤塔、光催化装置、活性炭净化装置和排气筒,所述集尘罩经风机和进气管与水过滤塔连接,所述水过滤塔内部由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布气管、吸附过滤膜组件和出气口,所述布气管与进气管连接,在所述水过滤塔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排污管和补水管;所述水过滤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光催化净化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均匀布置在水过滤塔的下部,在所述布气管上设置有若干向上的出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出气口上设置有伞形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布气管与吸附过滤膜组件之间设置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上设置有网孔,所述分离板为钢丝网或者多孔陶瓷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车间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冬生陈爽夏宇夏军梅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合力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