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天平专利>正文

树坑填充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52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城市行道树木的生物生态特性,提供了树坑填充物及其制法,以一天然生物材料经粉碎加热模压后制成的片、块或粒状物填充树坑,可以使树坑裸露的土壤避免阳光的直接暴晒,并能有效阻止灰尘的产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为天然生物体(如树木枝桠、农作物秸杆、木材加工剩余物等)和环保材料,不会对环境构成破坏。由于在其中加入了缓释有机肥和微肥,加之本身的腐烂,可为树木生长提供一定的肥力。树坑填充物还有保持水分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可以起到减少灌溉用水的作用。树坑填充物有多种颜色。使用者根据需要,可以选取不同颜色,达到美观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道树栽植坑填充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道路新建和改扩建的高速发展,行道树栽植的规模和质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一方面是城市绿地的大规模增加;而另一方面行道树栽植完成后,留下的大量栽植坑,其所产生的灰尘继续成为城市污染的一个源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城市行道树栽植后,一般要在树干基部留有一定面积低于种植面的栽植坑,目的是使行道树根部通过裸露地和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作为水肥养分的介质,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命力。对于行道树栽植坑的后期处理,现行的做法按使用频率从大到小划分一般为三种一是任其裸露;二是草皮覆盖;三是物理覆盖,如用鹅卵石、碎石填充覆盖或金属树围覆盖。第一种的弊病显而易见,没有采取任何覆盖,易于扬尘、水分容易蒸发,甚至伤害行人,不利于城市环保要求和城市居民的人性化诉求。第二种方法虽然使裸露栽植坑得到了覆盖,但草皮的生态竞争力高于树木,和树木的生长是一种矛盾的关系。尤其在树木的早期生长过程中,和树木争水争肥,对树木的成活构成很大威胁。在树木生长的后期,草皮的修剪因其分布零星,非常费工费时。不勤于修剪又影响美观。第三种方法充分考虑了城市市民的审美要求,而忽略了树木的生物生态特性,且造价过于昂贵。在目前我国的经济条件下,无推广的价值。尤其是采用此种方法,使栽植坑土壤在阳光作用下,地表温度高于周围绿地环境,加强了地表的水分蒸发速度,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城市用水量。在城市供水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显然有其发展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为城市道路行道树栽植完成后形成的栽植坑(简称树坑)裸露地表,提供一种经济实用无污染的覆盖材料(简称树坑宝)。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树木的生物生态特性,提供了树坑宝及其制法,以一天然生物材料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形状的覆盖物质覆盖树坑裸露地表,可以使裸露的地表土壤避免阳光的直接暴晒,有效阻止灰尘的产生和水土流失。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物后,可以使绿地裸露土壤保持较长时间的自然疏松,并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物后,在灌溉时可以吸收一定水分,并在一定时间内缓慢释放,可以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使用本专利技术后,本专利技术物可根据栽植环境的色调要求,采用不同的染色剂,使覆盖物的颜色和周围环境的色泽有机结合,起到进一步美化环境的作用。染色剂采用环保型染料,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所使用的材料为天然生物体(如树枝、秸杆等),可以通过自然腐烂为土壤提供一定的肥力。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目的,是在覆盖物中加入了缓释有机肥、微肥,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为树木提供肥力保证。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树木,针对其树干基部栽植坑(简称树坑)的裸露土壤,所用的覆盖物,简称树坑宝。树坑宝为一木质纤维的混合物,一般以树木的枝干粉碎压模制成,该组成部分可用木材加工剩余物或者农作物秸杆替代。其形状以模压的模具形状来确定,如仿一段树枝、星形、卵石形等。混合物中可以含有缓释有机肥、微肥、染色剂和增重剂。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在0%至10%。从该覆盖物的构成成分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为城市绿地中的地表裸露找到了一种经济实用的解决途径,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要求,也符合栽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为树木的良好生长发育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按使用对象划分分为两类,分别称为I型和II型。I型主要用于盐碱土绿化,II型适应范围更广,是否盐碱土均可使用。其主要的差别是是否使用了酸性化学改良剂。表1树坑宝成分配比表 树坑宝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树木枝干、农作物秸杆等)→粉碎→筛选→加其它材料→搅拌→施胶→模压成形→染色→烘干→包装出厂实例1取枝桠材,粉碎并经筛选后的其三维大小不超过2.5cm的木片80公斤,复合肥4公斤,ZnSO40.5公斤,FeSO40.5公斤,磷石膏4公斤,酸性化学改良剂5公斤,绿色染色剂1公斤搅拌充分,喷入胶粘剂5公斤,充分混合。以卵石状模具加热模压,制成最小直径3cm,最大直径5cm的树坑宝,按12公斤一袋包装。运到施工现场后,按栽植坑的具体深度铺装,铺装厚度不得低于15CM,要求工人用脚踩踏后,覆盖面略低于地面。实例2取棉梗80公斤粉碎,复合肥4公斤,ZnSO40.2公斤,FeSO40.1公斤,CaCO42公斤,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磷石膏6公斤,染色剂2.5公斤搅拌充分,加胶粘剂7公斤,混合模压成直径不超过4CM的木片状,烘干后按12公斤一袋包装。运到施工现场后,直接在栽植坑内铺装,铺装厚度不得低于15CM,要求工人用脚踩踏后,覆盖面略低于地面。实例3取麦草30公斤,树木枝桠30公斤,木材加工剩余物(锯末)18公斤,粉碎混合,复合肥4公斤,ZnSO41公斤,FeSO41公斤,CaCO41公斤;然后再加入磷石膏5公斤,搅拌均匀,再加入染色剂3公斤搅拌充分,加胶粘剂7公斤混合加热模压成直径8cm星形树坑宝,按12公斤一袋包装。运到施工现场后,先在栽植坑内铺装10CM树坑宝,然后再在其上加盖铁制树围。权利要求1.一种填充城市行道树栽植坑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物为天然生物体经粉碎模压制成;该混合物含有天然生物体和肥料;其余为染色剂和增重剂。2.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生物体为任何自然分布或人工栽植的木本及草本植物和任何农作物秸杆。3.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料中含有复合肥和微肥;4.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重剂,有增加容重的作用。一般为磷石膏和石灰,也可以其它物质替代;5.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剂为一种以上的环保染料,可以按照环境要求染制不同颜色;6.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剂为一种以上的环保材料,可以根据要求将天然生物体和其它材料粘接成所要求的形状;7.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为粉碎加热模压,可以制成所要求的各种形状;8.一种填充树坑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占所述混合物重量≥40%≤100%以上的天然生物体,如树木枝干、农作物秸杆等,粉碎筛选,加入肥料和染色剂,混合搅拌后,施胶加热模压成所要求的形状。9.权利要求8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生物体为任何自然分布或人工栽植的木本及草本植物和任何农作物桔杆。10.权利要求8所述混合物,其特征在于所描述的肥料可以是化学肥料、复合肥料及可以用作肥料的自然或人工材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城市行道树木的生物生态特性,提供了树坑填充物及其制法,以一天然生物材料经粉碎加热模压后制成的片、块或粒状物填充树坑,可以使树坑裸露的土壤避免阳光的直接暴晒,并能有效阻止灰尘的产生。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为天然生物体(如树木枝桠、农作物秸杆、木材加工剩余物等)和环保材料,不会对环境构成破坏。由于在其中加入了缓释有机肥和微肥,加之本身的腐烂,可为树木生长提供一定的肥力。树坑填充物还有保持水分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可以起到减少灌溉用水的作用。树坑填充物有多种颜色。使用者根据需要,可以选取不同颜色,达到美观的目的。文档编号C09K17/40GK1413443SQ0214618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4日 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填充城市行道树栽植坑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混合物为天然生物体经粉碎模压制成;该混合物含有天然生物体和肥料;其余为染色剂和增重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天平程建银杨玉武
申请(专利权)人:许天平程建银杨玉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