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倩倩专利>正文

一种药片磨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5358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药片磨粉方法,该磨粉方法采用磨粉仪,该磨粉仪包括壳体、研磨模块、吹气模块和碾压模块;壳体顶部一侧设有入料口,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壳体内部设置研磨模块,研磨模块用于药片研磨;吹气模块固定安装在研磨模块一侧的壳体内壁上,吹气模块用于吹除研磨模块粘连的药粉;碾压模块安装在研磨模块内部,碾压模块用于配合研磨模块对药片进行研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碾压模块配合研磨模块对药片进行研磨,通过设置吹气模块,吹除研磨模块粘连的药粉;利用相对运动产生气流,一方面避免药粉残留,另一方面将药粉进行导向输送,提高药片磨粉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片磨粉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药片磨粉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不能经口直接服药者,或留有鼻饲胃管的患者灯特殊群体,许多药片无法直接服用,需要将药片碾碎后才可以服用,常规的碾碎的方式是采用擀、捣、掰或者咬等方式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不卫生同时这样粉碎的药片效果不好,同时药片的分量无法控制,这样容易造成多服用或者少服用药物,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药片磨粉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210104459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药片磨粉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两个对称进药斗,所述两个对称进药斗之间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上端与电机连接,所述气缸下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出药斗连接,所述出药斗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药粉通道。该技术方案对药片进行研磨时,药片易迸溅,使得研磨效率不高;同时,该方法的碾压装置不易清理,造成清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药片磨粉方法,通过设置碾压模块,碾压模块配合研磨模块对药片进行研磨,能够利用相对运动产生气流,一方面避免药粉残留,另一方面将药粉进行导向输送,提高药片磨粉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药片磨粉方法,该磨粉方法采用磨粉仪,该磨粉仪包括壳体、研磨模块、吹气模块和碾压模块;所述壳体顶部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研磨模块,所述研磨模块用于药片研磨;所述吹气模块固定安装在研磨模块一侧的壳体内壁上,吹气模块用于吹除研磨模块粘连的药粉;所述碾压模块安装在研磨模块内部,碾压模块用于配合研磨模块对药片进行研磨。所述研磨模块包括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弹性磨料带、椭圆轮、控制电机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辊轴转动安装在壳体上部,第一辊轴通过壳体外侧设置的控制电机控制转动;所述第二辊轴转动安装在壳体中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外圈套接着弹性磨料带,弹性磨料带为网状,且一侧设有尖齿;所述弹性磨料带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椭圆轮,椭圆轮对应弹性磨料带一端设有尖齿,椭圆轮通过壳体外侧设置的步进电机控制转动。药片从入料口放入,药片落入弹性磨料带和椭圆轮之间,弹性磨料带往复转动配合椭圆轮对药片进行挤压粉碎;步进电机能够控制椭圆轮转动角度,进而改变二者之间间距的大小,药片被研磨越来越小,实时控制间距,使研磨效率最大化。该磨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启弹性磨料带转动,根据药片大小,通过步进电机调整弹性磨料带与椭圆轮间距,将药片从磨粉仪的入料口送入;药片落入弹性磨料带和椭圆轮之间,弹性磨料带往复转动配合椭圆轮对药片进行挤压粉碎;步骤二:通过控制器控制步骤一中的弹性磨料带,使弹性磨料带以设定程序进行正转和反转交替运作,同时控制椭圆轮往复摆动,初始摆动角控制在2-5°内;通过弹性磨料带和椭圆轮相对运动,对药片进行粉碎;步骤三:控制步骤二中的椭圆轮进给角度增加,增幅为每次增加2-5°,并使摆回角度控制在2-3°,实现弹性磨料带与椭圆轮间距的线性减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对药片进行研磨,研磨效率较高;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椭圆轮的工作状况,判断是否开启碾压模块进行辅助碾压;针对不易破损的硬质药片,通过旋转轴配合椭圆轮用于对药片进行碾压,提高磨粉效率;步骤五:使用步骤四中的碾压模块配合吹气模块对弹性磨料带进行清理,风箱反复压缩,其内部的椭圆球囊变形,椭圆球囊形变逐渐遮盖连通孔,改变连通孔的过流面大小,连通孔就会向外喷出不同流速的气流,提高弹性磨料带表面残留的药粉清除效果;药粉从出料口流出,完成药片磨粉。优选的,所述椭圆轮一侧壳体内壁上固连着气囊;所述气囊设有一组朝向弹性磨料带的出气孔,椭圆轮挤压气囊用于产生气流;随着椭圆轮的正反转动,间歇挤压气囊用于产生气流,产生的气流用于将弹性磨料带上沾附的药粉吹落。优选的,所述气囊下方设有铰接在壳体内壁上的转动板,转动板的转动轴内设有扭簧,转动板转动用于改变出气孔的气流方向;由于椭圆轮挤压气囊的幅度大小随椭圆轮的摆动角度相对应,使得出气孔产生的气流大小会随时变化,气流对转动板的冲击力大小不同,转动板在扭簧和气流的作用下上下摆动,改变气流的方向,用于对弹性磨料带的不同位置进行吹气。优选的,所述碾压模块包括驱动电机、旋转轴和固定块;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之间设有固连在壳体内壁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转轴通过键连接着旋转轴;旋转轴两端均设有一个固定块,旋转轴与固定块转动连接,固定块固连在壳体内壁上;所述旋转轴设置为偏心轴,且轴线一侧设有波浪凸起,旋转轴配合椭圆轮用于对药片进行碾压。优选的,所述凸起内设有空腔,空腔中部设有弹性隔膜;弹性隔膜中心固连着重块,重块一侧固连着连杆;所述连杆滑动安装在凸起一端设置的吹气孔内,旋转轴转动,重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推动连杆,通过吹气孔产生气流,对尖齿之间残留的药粉进行吹除。优选的,所述吹气模块包括风箱、刷板和椭圆球囊;所述风箱固连在壳体中部一侧内壁上,所述风箱一端固连着刷板;所述刷板用于刷除弹性磨料带表面残留的药粉;所述刷板上设有一组倾斜朝下的连通孔,所述风箱内设有一组椭圆球囊,椭圆球囊形变用于封堵连通孔。凸起间歇挤压,刷板刷除弹性磨料带表面残留的药粉;同时风箱压缩,其内部的椭圆球囊变形,椭圆球囊形变逐渐遮盖连通孔,改变连通孔的过流面大小,连通孔就会向外喷出不同流速的气流,提高弹性磨料带表面残留的药粉清除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药片磨粉方法,通过步骤一至四,通过循环往复的挤压破碎的方式,并循序渐进的对药片进行研磨,提高了药片研磨的效率;通过步骤五,能够对弹性磨料带进行清理,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2.本专利技术的药片磨粉方法通过设置碾压模块,碾压模块配合研磨模块对药片进行研磨,通过设置吹气模块,吹除研磨模块粘连的药粉;同时能够利用相对运动产生气流,一方面避免药粉残留,另一方面将药粉进行导向输送,提高药片磨粉的效率。3.本专利技术的药片磨粉方法通过设置椭圆轮,弹性磨料带往复转动配合椭圆轮对药片进行挤压粉碎;步进电机能够控制椭圆轮转动角度,进而改变二者之间间距的大小,药片被研磨越来越小,实时控制间距,使研磨效率最大化。4.本专利技术的药片磨粉方法通过设置气囊,椭圆轮挤压气囊的幅度大小随椭圆轮的摆动角度相对应,使得出气孔产生的气流大小会随时变化,气流对转动板的冲击力大小不同,转动板在扭簧和气流的作用下上下摆动,改变气流的方向,将弹性磨料带上沾附的药粉吹落,减少清理工作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磨粉仪的主视图;图中:壳体1、入料口11、出料口12、研磨模块2、第一辊轴21、第二辊轴22、弹性磨料带23、椭圆轮24、气囊241、出气孔242、转动板243、吹气模块3、风箱31、刷板32、连通孔33、椭圆球囊34、碾压模块4、驱动电机41、旋转轴42、固定块43、凸起5、空腔51、弹性隔膜52、重块53、连杆54、吹气孔5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药片磨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片磨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磨粉方法采用磨粉仪,该磨粉仪包括壳体(1)、研磨模块(2)、吹气模块(3)和碾压模块(4);所述壳体(1)顶部一侧设有入料口(11),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1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研磨模块(2),所述研磨模块(2)用于药片研磨;所述吹气模块(3)固定安装在研磨模块(2)一侧的壳体(1)内壁上,吹气模块(3)用于吹除研磨模块(2)粘连的药粉;所述碾压模块(4)安装在研磨模块(2)内部,碾压模块(4)用于配合研磨模块(2)对药片进行研磨;所述研磨模块(2)包括第一辊轴(21)、第二辊轴(22)、弹性磨料带(23)、椭圆轮(24)、控制电机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辊轴(21)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部,第一辊轴(21)通过壳体(1)外侧设置的控制电机控制转动;所述第二辊轴(22)转动安装在壳体(1)中部,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外圈套接着弹性磨料带(23),弹性磨料带(23)为网状,且一侧设有尖齿;所述弹性磨料带(23)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椭圆轮(24),椭圆轮(24)对应弹性磨料带(23)一端设有尖齿,椭圆轮(24)通过壳体(1)外侧设置的步进电机控制转动;该磨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启弹性磨料带(23)转动,根据药片大小,通过步进电机调整弹性磨料带(23)与椭圆轮(24)间距,将药片从磨粉仪的入料口(11)送入;步骤二:通过控制器控制步骤一中的弹性磨料带(23),使弹性磨料带(23)以设定程序进行正转和反转交替运作,同时控制椭圆轮(24)往复摆动,初始摆动角控制在2‑5°内;步骤三:控制步骤二中的椭圆轮(24)进给角度增加,增幅为每次增加2‑5°,并使摆回角度控制在2‑3°,实现弹性磨料带(23)与椭圆轮(24)间距的线性减小;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椭圆轮(24)的工作状况,判断是否开启碾压模块(4)进行辅助碾压;步骤五:使用步骤四中的碾压模块(4)配合吹气模块(3)对弹性磨料带(23)进行清理,药粉从出料口(12)流出,完成药片磨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片磨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磨粉方法采用磨粉仪,该磨粉仪包括壳体(1)、研磨模块(2)、吹气模块(3)和碾压模块(4);所述壳体(1)顶部一侧设有入料口(11),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12);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研磨模块(2),所述研磨模块(2)用于药片研磨;所述吹气模块(3)固定安装在研磨模块(2)一侧的壳体(1)内壁上,吹气模块(3)用于吹除研磨模块(2)粘连的药粉;所述碾压模块(4)安装在研磨模块(2)内部,碾压模块(4)用于配合研磨模块(2)对药片进行研磨;所述研磨模块(2)包括第一辊轴(21)、第二辊轴(22)、弹性磨料带(23)、椭圆轮(24)、控制电机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辊轴(21)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部,第一辊轴(21)通过壳体(1)外侧设置的控制电机控制转动;所述第二辊轴(22)转动安装在壳体(1)中部,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外圈套接着弹性磨料带(23),弹性磨料带(23)为网状,且一侧设有尖齿;所述弹性磨料带(23)一侧设有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椭圆轮(24),椭圆轮(24)对应弹性磨料带(23)一端设有尖齿,椭圆轮(24)通过壳体(1)外侧设置的步进电机控制转动;该磨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启弹性磨料带(23)转动,根据药片大小,通过步进电机调整弹性磨料带(23)与椭圆轮(24)间距,将药片从磨粉仪的入料口(11)送入;步骤二:通过控制器控制步骤一中的弹性磨料带(23),使弹性磨料带(23)以设定程序进行正转和反转交替运作,同时控制椭圆轮(24)往复摆动,初始摆动角控制在2-5°内;步骤三:控制步骤二中的椭圆轮(24)进给角度增加,增幅为每次增加2-5°,并使摆回角度控制在2-3°,实现弹性磨料带(23)与椭圆轮(24)间距的线性减小;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椭圆轮(24)的工作状况,判断是否开启碾压模块(4)进行辅助碾压;步骤五:使用步骤四中的碾压模块(4)配合吹气模块(3)对弹性磨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倩倩马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倩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