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冬兰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22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混合装置、前后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侧的左端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右侧的除尘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上侧的座椅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端面内并且开口向上的药剂腔,所述药剂腔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药剂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药剂腔及所述水箱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混合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越来越高,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每天会有大量的人出入,环境的好坏不仅能影响到人的心情,更能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环境极其重要,现阶段市场上的清洁车大多只能对地面上的垃圾进行清扫处理,但是对于灰尘或者黏在地面上的难以清理的污块的清洁效果很小,而且在清洁过后地面依旧湿滑,不仅容易很快变脏,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混合装置、前后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侧的左端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右侧的除尘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上侧的座椅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端面内并且开口向上的药剂腔,所述药剂腔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药剂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药剂腔及所述水箱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混合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下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混合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电机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的第二转轴,所述上侧内壁与所述混合腔下侧内壁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腔且下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外且固定配合连接有第一清洁块,所述第一清洁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混合腔下侧内壁的左端连通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上端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侧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的移动槽,所述滑动腔的下端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槽,所述滑动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转动配合于所述滑动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且与导滑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导滑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移动槽且与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加压器,所述加压器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的下端出口,所述加压器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侧端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清洁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块,所述第二清洁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海绵,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的右端设置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上侧内壁内左右对称且连通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滤网,所述通风腔的上侧内壁内且位于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通风管道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下端面转动配合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通风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百叶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且位于加压器左侧的第一驱动腔,所述第一驱动腔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左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二螺杆的下侧螺纹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驱动腔的前后侧内壁上,所述第三转轴上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位于所述驱动腔下侧的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端面上前后对称且固定设置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腔相连通的第二驱动腔,所述第二驱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想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腔的靠近所述第一齿轮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四转轴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驱动块的端面外且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端面的右端前后对称设置有从动块,所述从动块的下侧端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从动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百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通风腔下侧内壁内且连通所述通风腔与外界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前后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对齐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相对端面之间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阵列排布的导风叶,所述导风叶的上端转动配合连接有拉动杆,所述通风口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与所述通风口之间连通设置有拉动口,所述拉动杆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拉动口且与所述拉动口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拉动杆的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恢复弹簧,所述恢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弹簧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卷线腔,所述卷线腔与所述弹簧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导线腔,所述卷线腔的后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前端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所述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拉线,所述拉线的另一端延伸通过所述导线腔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拉动杆的左端面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座椅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腔的上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端面上的软面座椅,所述软面座椅右端固定连接有靠板,所述软面座椅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端面上的挡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清洁时,工作人员将洗涤液倒入药剂腔中,然后将水倒入水箱中,分别通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将洗涤液和水通入到混合腔中,此时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使第一转轴带动搅动杆转动进行混合搅拌,同时第二转轴另一端带动第一清洁块转动,从而对地面进行清洗,一段时间后第二电机启动带动第一螺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动块向右移动,从而使连块带动第二滑动块向右移动,此时混合腔与第三通道连通,混合液通过第三通道流入加压器,混合液通过加压器加压从而通过喷头喷向地面,此时第四电机启动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通过第三转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同时第三齿轮通过第四转轴带动驱动轮转动使装置前进,此时海绵跟随装置前进对地面污水进行吸收,此时第三电机启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杆带动风扇旋转,从而向下进行吹风,此时第五电机启动,从而带动卷线轮转动一定角度,从而通过拉紧拉线拉动拉动杆向左移动,同时拉动杆带动导风叶转动一定角度,从而控制风的流向,当第五电机反转,从而通过卷线轮释放拉线,拉动杆在恢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混合装置、前后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侧的左端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右侧的除尘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上侧的座椅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端面内并且开口向上的药剂腔,所述药剂腔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药剂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药剂腔及所述水箱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混合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下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混合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电机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的第二转轴,所述上侧内壁与所述混合腔下侧内壁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腔且下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外且固定配合连接有第一清洁块,所述第一清洁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混合腔下侧内壁的左端连通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上端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侧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 的移动槽,所述滑动腔的下端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槽,所述滑动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转动配合于所述滑动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且与导滑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导滑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移动槽且与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加压器,所述加压器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的下端出口,所述加压器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侧端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清洁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块,所述第二清洁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海绵,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的右端设置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上侧内壁内左右对称且连通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滤网,所述通风腔的上侧内壁内且位于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通风管道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下端面转动配合连接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通风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百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动化清洁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混合装置、前后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侧的左端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右侧的除尘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上侧的座椅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上侧端面内并且开口向上的药剂腔,所述药剂腔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药剂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下端连通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药剂腔及所述水箱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所述混合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搅动杆,所述搅动杆下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混合腔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电机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一端延伸通入所述的第二转轴,所述上侧内壁与所述混合腔下侧内壁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腔且下端面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外且固定配合连接有第一清洁块,所述第一清洁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混合腔下侧内壁的左端连通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上端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侧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的移动槽,所述滑动腔的下端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槽,所述滑动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转动配合于所述滑动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滑动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且与导滑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导滑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上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移动槽且与所述移动槽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加压器,所述加压器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的下端出口,所述加压器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下侧端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清洁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清洁块,所述第二清洁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海绵,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端面的右端设置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的上侧内壁内左右对称且连通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上端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滤网,所述通风腔的上侧内壁内且位于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通风管道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兰
申请(专利权)人:李冬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