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12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14
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包括用于坐/靠的乘坐部,所述乘坐部包括中空的框架,还包括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于所述乘坐部的框架内侧,所述功能部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框架内的复数个两端封闭的通风柱,所述通风柱为其柱面具有开槽的中空圆柱,所述开槽覆盖有软质覆膜;所述通风柱内嵌有可动的按摩块,所述按摩块表面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所述开槽的两边嵌套连接;所述通风柱位于所述乘坐部正面一侧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对侧设有进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舒适性高、通风按摩效果好、操作便利、适应性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按摩坐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按摩坐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座椅中,一般不具有通风、按摩的功能,一般使用者只能通过另外购置凉椅、按摩椅等取得通风按摩的效果。即增加了使用者的支出和储藏空间的浪费,也无法使得使用者一次获得以上使用效果。而一些厂家提供的兼具通风按摩功能的坐具其通风装置和按摩装置需要风机、电机及配套的机械装置,具有生产成本高、重量大、使用搬运不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按摩坐具,通过该通风按摩坐具可以让使用者同时得到乘坐舒适、热时可通风调节、按摩身体等效果,同时该通风按摩坐具质量轻,便于使用运输,结构简单。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包括用于坐/靠的乘坐部,所述乘坐部包括中空的框架,还包括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于所述乘坐部的框架内侧,所述功能部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框架内的复数个两端封闭的通风柱,所述通风柱为其柱面具有开槽的中空圆柱,所述开槽覆盖有软质覆膜;所述通风柱内嵌有可动的按摩块,所述按摩块表面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与所述开槽的两边嵌套连接;所述通风柱位于所述乘坐部正面一侧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对侧设有进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按摩块两侧设有永磁,所述通风柱的两端设有电磁驱动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出风口内设有通路方向指向所述通风柱外侧的第一单向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进风口内设有通路方向指向所述通风柱内侧的第二单向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框架与所述通风柱间空间填充有发泡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框架外侧设有包裹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乘坐部包括水平设置的座部和设于所述座部侧面的背靠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乘坐部还包括设于所述座部两侧的扶手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坐具还包括设于所述乘坐部下方的支承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承部为固定椅脚、万向轮、可拆椅脚、折叠椅脚中的任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通风柱与磁力驱动的按摩块的配合,同时实现对使用者的支撑、对使用者的送风和对使用者的按摩,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实用。同时乘坐部的结构可应用于坐垫、靠背、扶手等各种乘坐结构为使用者提供不同位置的以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舒适性高、通风按摩效果好、操作便利、适应性广的优点。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通风柱处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风路示意图;图中各项分别为:1乘坐部,11框架,12座部,13背靠部,14扶手部,2通风柱,21开槽,22覆膜,23按摩块,231移动槽,232永磁,24出风口,241第一单向阀,25进风口,251第二单向阀,26电磁驱动器,3发泡材料,4包裹层,5支承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包括用于坐/靠的乘坐部1,乘坐部1包括中空的框架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部,功能部设于乘坐部1的框架11内侧,功能部包括平行设于框架11内的复数个两端封闭的通风柱2。通风柱2为多个平行的柱体,可以为框架11提供其内空间的支撑,从而提高乘坐部1倚靠的舒适性。通风柱2为其柱面具有开槽21的中空圆柱,开槽21覆盖有软质覆膜22中空圆柱配合软质覆膜22的组合既保证了支撑的强度也为之后的按摩块23工作提供轨道和施力空间。通风柱2内嵌有可动的按摩块23,按摩块23表面设有移动槽231,移动槽231与开槽21的两边嵌套连接,按摩块23通过移动槽231和开槽21之间的嵌套移动实现在通风柱2内的移动,覆膜22因其软质弹性的特点可以随按摩块23的移动而变型,从而反应到使用者的倚靠部分如臀部、背部即实现按摩块23对这些部分的按摩作用。通风柱2位于乘坐部1正面一侧设有出风口24,在出风口24对侧设有进风口25,出风口24和进风口25的对侧设置使得风路一直为指向使用者吹送,通过按摩块23在通风柱2中的移动实现对两端封闭的通风柱2在按摩块23两侧的空间的动态压缩/扩大,压缩时将其中从进风口25进入的空气从出风口24送出,扩大时从进风口25吸入空气并储藏在该部分空腔内等待下一次压缩送风。本实施例中,按摩块23两侧设有永磁232,通风柱2的两端设有电磁驱动器26。通过电磁驱动器26控制的磁极切换可以改变与按摩块23的永磁232之间的吸引/排斥关系,从而推动按摩块23往返移动进行按摩,也同时对通风柱2中的空气进行压缩送风。本实施例中,出风口24内设有通路方向指向通风柱2外侧的第一单向阀241。通路方向指向通风柱2外侧的第一单向阀241使得其下方的通风柱2腔体在收到按摩块23的压缩作用缩小腔内压力增大时向外开启送风为使用者提供风凉舒适感。在该腔体因按摩块23的远离而扩张降压时第一单向阀241关闭防止向内吸风造成吸动使用者皮肤造成不适。本实施例中,进风口25内设有通路方向指向通风柱2内侧的第二单向阀251。通路方向指向通风柱2内侧的第二单向阀251,在通风柱2腔体在收到按摩块23的压缩作用缩小腔内压力增大时关闭,使得空气只从出风口24向外送出。在该腔体因按摩块23的远离而扩张降压时打开向内吸气为下一次压缩提供空气。本实施例中,框架11与通风柱2间空间填充有发泡材料3。发泡材料3为乳胶或聚氨酯发泡而成,通过对框架11和通风柱2支架你的空间填充提供使用者倚靠的舒适感。本实施例中,框架11外侧设有包裹层4。包裹层可以为布料、打孔皮等,在提供美观的同时使得从通风柱2内送出的空气可以通过。本实施例中,乘坐部1包括水平设置的座部12和设于座部12侧面的背靠部13。本实施例中的坐具可以为座部12形成的水平坐垫或加上背靠部13组成的可倚靠的坐具。座部12、背靠部13都可为使用者提供通风按摩作用。本实施例中,乘坐部1还包括设于座部12两侧的扶手部14。在添加扶手部14后本实施例所述的坐具可为使用者提供两侧的支撑的同时也为手臂提供通风按摩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坐具还包括设于乘坐部1下方的支承部5。本实施例中,支承部5为固定椅脚、万向轮、可拆椅脚、折叠椅脚中的任一。不同的支承部5为坐具提供不同的立于地面的支撑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包括用于坐/靠的乘坐部(1),所述乘坐部(1)包括中空的框架(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于所述乘坐部(1)的框架(11)内侧,所述功能部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框架(11)内的复数个两端封闭的通风柱(2),所述通风柱(2)为其柱面具有开槽(21)的中空圆柱,所述开槽(21)覆盖有软质覆膜(22);所述通风柱(2)内嵌有可动的按摩块(23),所述按摩块(23)表面设有移动槽(231),所述移动槽(231)与所述开槽(21)的两边嵌套连接;所述通风柱(2)位于所述乘坐部(1)正面一侧设有出风口(24),在所述出风口(24)对侧设有进风口(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包括用于坐/靠的乘坐部(1),所述乘坐部(1)包括中空的框架(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部,所述功能部设于所述乘坐部(1)的框架(11)内侧,所述功能部包括平行设于所述框架(11)内的复数个两端封闭的通风柱(2),所述通风柱(2)为其柱面具有开槽(21)的中空圆柱,所述开槽(21)覆盖有软质覆膜(22);所述通风柱(2)内嵌有可动的按摩块(23),所述按摩块(23)表面设有移动槽(231),所述移动槽(231)与所述开槽(21)的两边嵌套连接;所述通风柱(2)位于所述乘坐部(1)正面一侧设有出风口(24),在所述出风口(24)对侧设有进风口(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块(23)两侧设有永磁(232),所述通风柱(2)的两端设有电磁驱动器(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按摩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4)内设有通路方向指向所述通风柱(2)外侧的第一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联胜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