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自动调焦机的调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5026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头自动调焦机的调焦机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连接块,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块上共同设有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竖直设有两根限位杆,四根所述限位杆上共同套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单向齿条,所述机体的内壁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和蜗轮,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贯穿机体并焊接有蜗杆,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贯穿机体并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便捷,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头自动调焦机的调焦机构
本技术涉及摄像头调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自动调焦机的调焦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的摄像头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图像技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相机的像素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摄像头拍摄图像的清晰度也要求更为严格,相应地对摄像头的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摄像头的光学镜头都有确定的焦距,也就是存在一个最佳的成像面。由于摄像头加工工艺和搬运等各种原因,摄像头的感光器可能会偏离这个最佳成像面,造成摄像头成像不佳,因此需要对摄像头进行焦距调节、镜头点胶等过程。而目前一般通过人工对摄像头对进行调焦,但是人工操作的随意性较大,很难把握力度,会给调焦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人工误差,而且生产测试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高,还有可能会造成产品外观损伤;因此自动调焦机应运而生,而现有的自动调焦机中的调焦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调焦机中的调焦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摄像头自动调焦机的调焦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自动调焦机的调焦机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连接块(10),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块(10)上共同设有安装座(9),每个所述安装座(9)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竖直设有两根限位杆(18),四根所述限位杆(18)上共同套设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单向齿条(2),所述机体(1)的内壁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8)和蜗轮(7),且第一齿轮(8)与单向齿条(2)啮合,所述机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驱动端贯穿机体(1)并焊接有蜗杆(5),且蜗杆(5)与蜗轮(7)啮合,所述滑动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自动调焦机的调焦机构,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侧壁上对称设有多个连接块(10),位于同一侧的所述连接块(10)上共同设有安装座(9),每个所述安装座(9)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竖直设有两根限位杆(18),四根所述限位杆(18)上共同套设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单向齿条(2),所述机体(1)的内壁上同轴设有第一齿轮(8)和蜗轮(7),且第一齿轮(8)与单向齿条(2)啮合,所述机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驱动端贯穿机体(1)并焊接有蜗杆(5),且蜗杆(5)与蜗轮(7)啮合,所述滑动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上端贯穿机体(1)并固定连接有基座(16),所述基座(16)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电机(17),所述第二电机(17)的驱动轴贯穿基座(16)并套设有第二齿轮(12),所述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杨石陈虎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天盾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