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安旭专利>正文

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02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设置的封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两端与壳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且伸缩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伸缩套杆与固定板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套杆分别位于伸缩电机的两侧,所述固定板的下侧侧壁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检测主体收入壳体中,能够对检测主体进行保护,且检测装置移动和放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产品中,轴类零件适用于一个或多个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维护操作中。轴类零件是五金配件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它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移动轴组件是轴类零件的一种,移动轴组件在生产后需要对移动轴组件的尺寸进行检测,需要用到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现有的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的检测主体大多裸露在外,易受损,且检测装置移动和放置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的检测主体大多裸露在外,易受损,且检测装置移动和放置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设置的封盖,所述壳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两端与壳体的两侧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设置的封盖(2),所述壳体(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3),且固定板(3)的两端与壳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4),且伸缩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伸缩套杆(5)与固定板(3)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套杆(5)分别位于伸缩电机(4)的两侧,所述固定板(3)的下侧侧壁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轮(6),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一通孔匹配设置的封盖(2),所述壳体(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3),且固定板(3)的两端与壳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电机(4),且伸缩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伸缩套杆(5)与固定板(3)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套杆(5)分别位于伸缩电机(4)的两侧,所述固定板(3)的下侧侧壁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轮(6),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设有与滑轮(6)匹配设置的第二通孔,且两个滑轮(6)均贯穿第二通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装置均包括第一支杆(7)与第二支杆(8),两个所述第一支杆(7)上均设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9),且第二支杆(8)通过缓冲装置与安装槽(9)的内顶部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齿轮(10),且两个齿轮(10)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支杆(8)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支杆(8)的一侧侧壁均设有与齿轮(10)啮合设置的齿槽,所述壳体(1)内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转杆(11),两个所述转杆(11)的一端与齿轮(10)固定连接,且两个转杆(11)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轴组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刻度板(13),所述刻度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旭
申请(专利权)人:徐安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