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散分光型滤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99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色散分光型滤光装置,涉及光学技术领域,该装置在沿光的传播方向依次包括:入射光学接口、第一色散元件、第一聚焦镜、波长选通元件、第二准直镜、第二色散元件和出射光学接口;从入射光学接口射入的平行光经第一色散元件分光后变成异向单色平行光;不同波长的单色平行光经由第一聚焦镜聚焦后射入到波长选通元件的不同位置,经由波长选通元件空间滤光后对出射发散光进行准直和反向色散合束,最终变成复合平行光从出射光学接口射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色散分光型滤光装置实现了空间型滤光处理,对要保留的光波段不存在材料穿透吸收过程,因此通带波段可以延伸到短波紫外及以下波段,同时提高了相关光学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色散分光型滤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是涉及一种色散分光型滤光装置。
技术介绍
滤光片是用来选取所需辐射波段(所需波长范围)的主要光学器件,即选取(保留)所需的波段、滤除(去掉)干扰或无益波段。从原理上来看,当前滤光片主要分为材料吸收型和薄膜干涉型两大类。材料吸收型滤光片主要是在各种玻璃(固态透光基质)中掺杂一定比例的金属氧化物,利用掺杂材料的吸光特性对相应波段的光进行物理吸收截留下来,其余波段的光则透过滤光片。目前国际上紫外透射波长下限值最小的吸收型滤光片的下限截止波长能做到约230nm,即低于230nm的短波紫外光全都无法透过。由于可利用的掺杂材料几乎都对短波紫外(UVC,波长约为280-190nm)及以下波段的光有着一定程度的吸收,故而材料吸收型滤光片的透射波段难以做到230nm以下。薄膜干涉型滤光片是在固态透光基材上交替镀上多层干涉薄膜,利用薄膜干涉效应使得一些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可以透过滤光片,另一些波段的光被反射掉,从而实现选择性滤光处理。薄膜干涉型滤光片对光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反射还是透射光线均需多次穿过不同的膜层以此产生光程差(相位差),由于可利用的薄膜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散分光型滤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光的传播方向依次包括:入射光学接口、第一色散元件、第一聚焦镜、波长选通元件、第二准直镜、第二色散元件和出射光学接口;从所述入射光学接口射入的入射平行光,经由所述第一色散元件色散分光变成异向单色平行光,所述异向单色平行光包括传播方向与波长对应的多种单色平行光;不同波长的所述单色平行光经由所述第一聚焦镜聚焦后射入到所述波长选通元件的不同位置,经由所述波长选通元件空间型滤光后到达所述第二准直镜,再先后经由所述第二准直镜准直和所述第二色散元件反向色散合束,变成复合平行光从所述出射光学接口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散分光型滤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光的传播方向依次包括:入射光学接口、第一色散元件、第一聚焦镜、波长选通元件、第二准直镜、第二色散元件和出射光学接口;从所述入射光学接口射入的入射平行光,经由所述第一色散元件色散分光变成异向单色平行光,所述异向单色平行光包括传播方向与波长对应的多种单色平行光;不同波长的所述单色平行光经由所述第一聚焦镜聚焦后射入到所述波长选通元件的不同位置,经由所述波长选通元件空间型滤光后到达所述第二准直镜,再先后经由所述第二准直镜准直和所述第二色散元件反向色散合束,变成复合平行光从所述出射光学接口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射光学接口和所述第一色散元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准直镜,在所述出射光学接口和所述第二色散元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聚焦镜;入射光从所述入射光学接口射入,经由所述第一准直镜准直后变成所述入射平行光;所述复合平行光经由所述第二聚焦镜聚焦后汇聚到所述出射光学接口中,并从所述出射光学接口射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散元件和所述第二色散元件为两个分立元件或同一元件;所述第一聚焦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镜为两个分立元件或同一元件;所述第一准直镜和所述第二聚焦镜为两个分立元件或同一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散元件和所述第二色散元件为同一元件;所述第一聚焦镜和所述第二准直镜为同一元件;所述第一准直镜和所述第二聚焦镜为上下堆叠设置的两个分立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散分光型滤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旭东赵振英
申请(专利权)人:谱诉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