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
技术介绍
半野生大豆牧草富含蛋白和可消化纤维,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优质蛋白类饲料。目前半野生大豆牧草绿肥品种:汾豆牧绿2号是全国唯一通过审定的专用大豆牧草品种。因半野生大豆牧草中可溶性糖分含量太低,在青贮过程中不能够产生足够发酵酸,容易发生梭菌等有害菌发酵,降低青贮饲料的品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发生霉烂变质无法应用。不易青贮成功。近些年来,青贮技术发展很快,如半干青贮、低水分青贮和添加甲酸、丙酸、糖蜜、谷物等特种青贮技术获得了很快地推广和应用。但无论其它青贮技术怎么成熟,目前还没有一项青贮技术与效果可用于半野生大豆牧草,采用目前方法制造出的青贮饲料都有一定的变坏、变质、且技术繁琐、劳动量大等,具有成本高、浪费大、难以保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大豆牧草青贮方法,能制备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将半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降低其含水量为60-70%,将其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半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降低其含水量为60‑70%,将其切碎至1‑3cm左右的段,混入4‑10%的玉米粉,喷施乳酸菌液10‑30ml/kg,混匀,制作青贮备料,将青贮备料置于容器中,密封,35‑50天后即可食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半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降低其含水量为60-70%,将其切碎至1-3cm左右的段,混入4-10%的玉米粉,喷施乳酸菌液10-30ml/kg,混匀,制作青贮备料,将青贮备料置于容器中,密封,35-50天后即可食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半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降低其含水量为55-70%,将其切碎至1-2.5cm的段,混入5-9%的玉米粉,喷施乳酸菌液15-25ml/kg,混匀,制作青贮备料,将青贮备料置于容器中,密封,40-48天后即可食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半野生大豆牧草刈割后,降低其含水量为63%,将其切碎至1-2cm的段,混入6%的玉米粉,喷施乳酸菌液20ml/kg,混匀,制作青贮备料,将青贮备料置于容器中,密封,45天后即可食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晶云,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刘小荣,吕新云,刘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