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477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由可以抽出的、具有胶塞的内管和放大瓶两部分组成,内管底部平坦并且外壁有防撞垫。放大瓶瓶口有防磨胶圈,瓶身具有加水刻度线,瓶底外壁有放大瓶防撞垫。使用时,向放大瓶中注入清水至加水刻度线,将待计数的溶液倒入内管中,并迅速将内管放入放大瓶中。此时,内管溶液中的大型溞将逐渐向内管底部沉降,操作人员拿起放大瓶迎光观察,从内管的底部往上目视计数大型溞的数量。由于盛有清水的放大瓶可以使内管中的大型溞放大3~5倍,刚入内管中时,大型溞分散而且从上往下游动,通过该简易工具可以方便而且准确的计数大型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游动物计数装置,尤指是大型溞的快速计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大型溞(Daphniamagna)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类,是常见的小型浮游甲壳动物,其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大型溞具有生活周期短、生长快、生殖量高、易培养、对水环境胁迫敏感等特点使其成为国内外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水生态测试的模式生物。大型溞急性活动抑制和繁殖试验结果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和我国进行危险化学品分类、新化学物质危害性评估的重要指标。同时,由于溞类孤雌生殖及其生殖行为对环境胁迫的敏感性,大型溞繁殖试验也成为验证化学物质、农药、纳米材料等对生殖系统内分泌干扰性的有效工具。在大型溞繁殖试验中,需要单独统计每只亲溞在21d试验周期内繁殖的幼溞数量。根据试验导则要求,每只亲溞的培养基为50~100mL。开展试验时,通常每只亲溞的培养基为50~70mL。在21d试验周期内,未受抑制的亲溞会繁殖4~5次,每次生产的幼溞数量少时少于10只,多时超过30只,一般为10~20只。<24h的幼溞体长<1mm,体色近透明,不易观察。生产的幼溞数量少于10只时,可以通过延长观察时间在小烧杯中目视计数。当幼溞超过10只时,由于幼溞活泼好动,活动轨迹无规律,在小烧杯中肉眼极难计数。传统用于大型溞幼溞准确计数的方法为采用浮游动物计数框计数。该方法常用的浮游动物计数框容积最大为5mL,因此每只亲溞50~100mL的培养基需观察10~20次。而通常一个大型溞繁殖试验需要统计20~60只亲溞的繁殖量。因此,传统的浮游动物计数框计数难以满足快速准确计数大型溞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计数准确的大型溞计数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由可以抽出的、具有胶塞2的内管1和放大瓶4两部分组成,所述内管置于放大瓶内,内管底部平坦并且外壁有内管防撞垫3。放大瓶瓶口内壁有防磨胶圈6,瓶身具有加水刻度线5,瓶底外壁有放大瓶防撞垫7。所述的放大瓶瓶体为圆柱形,高18cm,底部内径11cm,壁厚2mm,瓶体由高硼硅玻璃制成;所述的瓶口直径为3.2cm;防磨胶圈厚3mm。向放大瓶中加水至加水刻度线5时,放入内管时,放大瓶中的水不会溢出,并且放大瓶中的液面高于内管中的液面。所述的内管的规格为高20cm,内径2.2cm,壁厚1mm,管体由高硼硅玻璃制成,容量约76mL。内管底部平坦,底部外壁贴有防撞垫。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先将内管1和放大瓶4清洗干净,向放大瓶4中注入清水至加水刻度线5,将待计数的溶液倒入内管1中,并迅速将内管1放入放大瓶4中;此时,内管1溶液中的大型溞将逐渐向内管底部沉降,操作人员拿起放大瓶迎光观察,从内管的底部往上目视计数大型溞的数量;当待计数的大型溞群体迅速聚集于管底影响计数时,抽出内管1,盖上胶塞2,倒立内管5~10s后,迅速将内管放回放大瓶迎光观察,从内管的底部往上目视计数大型溞的数量;计数结束后,抽出内管1并用水冲洗;所有样品计数完成后,倒出放大瓶4中的清水,并将内管1和放大瓶4清洗干净。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适用于大型溞的计数装置,可以抽出的内管方便计数时倒入待分析大型溞数量的溶液,目视计数完成后抽出内管清洗。待计数的大型溞群体迅速聚集于管底影响计数时,盖上胶塞,倒立5~10s后正立,即可使待分析的大型溞群体重新聚集于内管液面。内管底部平坦,可以使内管与放大瓶底部垂直,利于内管中的大型溞垂直沉降,便于观察。盛有清水的放大瓶可以使内管中的大型溞放大3~5倍,通过该装置可以方便而且准确的计数大型溞。放大瓶瓶口的防磨胶圈可以减少内管与放大瓶瓶口的磨损,内管底部外壁的防撞垫,可以防止迅速操作时,内管直接撞击放大瓶而破裂。放大瓶防撞垫可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反复拿起放下误撞实验台面而破裂。本装置操作简便,计数快速,有效提高了实验效率,弥补了传统浮游生物计数装置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管,2-胶塞,3-内管防撞垫,4-放大瓶,5-加水刻度线,6-防磨胶圈,7-放大瓶防撞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该计数装置由内管1和放大瓶4两部分组成,内管置于放大瓶内,内管底部平坦并且外壁有内管防撞垫3。放大瓶瓶口内壁有防磨胶圈6,瓶身具有加水刻度线5,瓶底外壁有放大瓶防撞垫7。试验该装置时,先将内管1和放大瓶4清洗干净。向放大瓶4中注入清水至加水刻度线5。将待计数的溶液倒入内管1中,并迅速将内管1放入放大瓶4中。此时,内管1溶液中的大型溞将逐渐向内管底部沉降,操作人员拿起放大瓶迎光观察,从内管的底部往上目视计数大型溞的数量。当待计数的大型溞群体迅速聚集于管底影响计数时,抽出内管1,盖上胶塞2,倒立内管5~10s后,迅速将内管放回放大瓶迎光观察,从内管的底部往上目视计数大型溞的数量。极少数情况下,该步骤需要重复。计数结束后,抽出内管1并用自来水冲洗。所有样品计数完成后,倒出放大瓶4中的清水,并将内管1和放大瓶4清洗干净,避免溶液中的杂质挂壁,影响后续观察使用。经实际使用表明:倒入内管中时,大型溞分散而且从上往下游动,由于盛有清水的放大瓶可以使内管中的大型溞放大3~5倍,通过该简易工具可以方便而且准确的计数大型溞。采用的高硼硅玻璃制成的内胆和放大瓶,有利于本工具的重复使用并且不会因磨损影响观察效果。以上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根据技术方案给出的一种基本实施形式,任何依据本创意提出的类似形式的改进,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内管(2)和放大瓶(4)两部分组成;所述内管置于放大瓶内,该内管具有胶塞(1),内管底部平坦并且底部外壁有防撞垫(3);所述放大瓶瓶口内壁有防磨胶圈(6),瓶身具有加水刻度线(5),瓶底外壁有放大瓶防撞垫(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内管(2)和放大瓶(4)两部分组成;所述内管置于放大瓶内,该内管具有胶塞(1),内管底部平坦并且底部外壁有防撞垫(3);所述放大瓶瓶口内壁有防磨胶圈(6),瓶身具有加水刻度线(5),瓶底外壁有放大瓶防撞垫(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瓶瓶身为圆柱形,高18cm,底部内径11cm,壁厚2mm,瓶体由高硼硅玻璃制成;所述的瓶口直径为3.2cm;防磨胶圈厚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溞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为圆柱形,高20cm,内径2.2cm,壁厚1mm,管体由高硼硅玻璃制成。4.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贞王蕾范德玲古文刘济宁石利利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