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473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叶面肥、(2)浇水、(3)及时排水、(4)防治叶斑病和锈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施肥与防虫相结合,能够有效防治地下害虫、蚜虫,降低花生生长期早衰的发生率,减少烂果,提高果实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
技术介绍
花生生产不仅能有效保障我国食用油的安全供给,同时也是我国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农产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的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生产成本低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已大量涌入我国,进而冲击国内市场,但花生在国际上仍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一直处于有利地位,价格稳中有升且在同季节亩收益高于其他作物。花生有利于发展节水农业,改良土壤肥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花生生产有利于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花生产量、品质,增加收入,是花生研究从业者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叶面肥:为增强叶片功能,应从结荚后期开始,每亩喷施混合肥,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2)浇水:花生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减少,适宜的田间最大持水量为50%~60%;浇水以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为宜,不能大水漫灌。(3)及时排水:花生果实培育后期,如遇秋雨过多,土壤含水量超过70%时,就会引起根系腐烂,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还会发生烂果。遇涝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做好排涝工作。(4)防治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病发病高峰期在收获前20~30天,老叶发病重,导致叶片早落、植株早衰,应选用合适的药剂防治以上两种病害,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50g兑水30公斤喷雾,每隔10~12天喷1次,连喷2~3次。进一步地,步骤(1)中混合肥为1%尿素、0.2%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兑水27~32k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施肥与防虫相结合,能够有效防治地下害虫、蚜虫,降低花生生长期早衰的发生率,减少烂果,提高果实产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叶面肥:为增强叶片功能,应从结荚后期开始,每亩喷施混合肥,每隔7天喷1次,连喷3次。(2)浇水:花生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减少,适宜的田间最大持水量为50%;浇水以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为宜,不能大水漫灌。(3)及时排水:花生果实培育后期,如遇秋雨过多,土壤含水量超过70%时,就会引起根系腐烂,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还会发生烂果。遇涝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做好排涝工作。(4)防治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病发病高峰期在收获前20~30天,老叶发病重,导致叶片早落、植株早衰,应选用合适的药剂防治以上两种病害,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g兑水30公斤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实施例二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叶面肥:为增强叶片功能,应从结荚后期开始,每亩喷施混合肥,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2)浇水:花生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减少,适宜的田间最大持水量为60%;浇水以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为宜,不能大水漫灌。(3)及时排水:花生果实培育后期,如遇秋雨过多,土壤含水量超过70%时,就会引起根系腐烂,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还会发生烂果。遇涝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做好排涝工作。(4)防治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病发病高峰期在收获前20~30天,老叶发病重,导致叶片早落、植株早衰,应选用合适的药剂防治以上两种病害,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兑水30公斤喷雾,每隔12天喷1次,连喷2次。实施例三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叶面肥:为增强叶片功能,应从结荚后期开始,每亩喷施混合肥,每隔8天喷1次,连喷3次。(2)浇水:花生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减少,适宜的田间最大持水量为55%;浇水以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为宜,不能大水漫灌。(3)及时排水:花生果实培育后期,如遇秋雨过多,土壤含水量超过70%时,就会引起根系腐烂,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还会发生烂果。遇涝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做好排涝工作。(4)防治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病发病高峰期在收获前20~30天,老叶发病重,导致叶片早落、植株早衰,应选用合适的药剂防治以上两种病害,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g兑水30公斤喷雾,每隔11天喷1次,连喷2次。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喷叶面肥:为增强叶片功能,应从结荚后期开始,每亩喷施混合肥,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2)浇水:花生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减少,适宜的田间最大持水量为50%~60%;浇水以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为宜,不能大水漫灌。(3)及时排水:花生果实培育后期,如遇秋雨过多,土壤含水量超过70%时,就会引起根系腐烂,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还会发生烂果。遇涝要及时疏通排水沟,做好排涝工作。(4)防治叶斑病和锈病:叶斑病发病高峰期在收获前20~30天,老叶发病重,导致叶片早落、植株早衰,应选用合适的药剂防治以上两种病害,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50g兑水30公斤喷雾,每隔10~12天喷1次,连喷2~3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生长期防治早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喷叶面肥:为增强叶片功能,应从结荚后期开始,每亩喷施混合肥,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2)浇水:花生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减少,适宜的田间最大持水量为50%~60%;浇水以小水快速沟灌或喷灌为宜,不能大水漫灌。(3)及时排水:花生果实培育后期,如遇秋雨过多,土壤含水量超过70%时,就会引起根系腐烂,降低饱果率,严重时还会发生烂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丰润生物有机肥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