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镇八专利>正文

甲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71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形成覆盖表面的甲板。该甲板包括:下框架,其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一底板,在与第一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一底板的长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一侧表面,以及在与第一侧板垂直的方向上从一对第一侧板延伸并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的一对第一顶板;上框架,其固定安装在下框架上,并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二底板,在与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的长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二侧板,在与第二侧板垂直的方向上从一对第二侧板延伸并位于第二底板上方的一对第二顶板,和在与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的短边延伸的一对止动板;以及填充在由上框架形成的内部空间内的混凝土。混凝土承受压缩力,且下框架承受拉伸力,从而改善结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甲板(deck plate),尤其涉及一种有效使用材料以提高结构性能的甲板。
技术介绍
甲板是安装在通过明挖(open-cut)挖掘形成的洞上或安装在表面结构上并用作车辆或行人可以从上面通过的地板的结构。图1是图示安装在梁1上的传统甲板2的透视图。参照图1,为了在某一空间安装甲板2,构造了用于支撑甲板2的梁1,然后再将甲板2安装在梁1上。如上所述,甲板1被安装以覆盖通过挖掘等形成的洞,使车辆或行人能从上面通过。图2是传统甲板的透视图。图3是图示图2中的传统甲板的底部的透视图。参照图2,传统甲板包括上板11,侧板12,肋板13以及底板14。通过平行布置多个(例如6个)C型槽板并把它们焊接起来制造上板11。为保证质量,焊接过程十分费力,并且具有焊接部分由于承受重复载荷而容易疲劳的缺点。由于车辆持续经过传统甲板,冲击载荷反复作用到传统甲板的顶面。如果焊接部分被重复冲击载荷损坏,传统甲板的结构性能就会降低,因而增加了相关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传统甲板的顶面是波纹状的(未示出),以便增加摩擦系数和减少滑动风险。雨雪天车辆或行人还是可能会在传统甲板上滑动。而且车辆经过波纹状顶面时产生的噪音可能使车主感到不适和不安。传统甲板一般由钢制成,由于车辆从传统甲板上面经过时会产生力矩,传统甲板的上面部分受到压缩,下面部分受到拉伸。由于钢材料要同时承受压缩力和拉伸力,传统甲板在结构上效率较低。此外,传统甲板的所有结构部件都由相对昂贵的钢制成,所以传统甲板在经济上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甲板,所述甲板能够通过改进断面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并能够通过使焊接部分最小化增强抗击重复载荷的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甲板,所述甲板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一底板,在与第一底板垂直的方同上从第一底板的长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一侧面,在与第一侧板垂直的方向上从对第一侧板延伸、并设置在第一底板上方的一对第一顶板;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固定安装在下框架上,并且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二底板,在与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的长边向上延伸的一对第二侧板,在与第二侧板垂直的方向上从一对第二侧板延伸、并位于第二底板上方的一对第二顶板,和在与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的短边延伸的一对止动板;和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填充在由上框架形成的内部空间内。上框架的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顶板可通过弯曲单个板形成,下框架的第二底板、第二侧板、和第二顶板可通过弯曲单个板形成。所述甲板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上框架上的抗剪连接件,以抵抗上框架与混凝土之间的剪切力,并易于实现复合结构。所述甲板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上框架上的加强钢筋(steel bar),以防止混凝土由于热缩而破裂。所述甲板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下框架上的肋板,这些肋板在第一底板的宽度方向上并与第一底板垂直。所述甲板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上框架上便于搬运的吊耳,具中吊耳中每一个包括正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具有与第二侧板中每一个的高度相同的长度,以及从方形槽的一面向相对面延伸的杆,其中所述方形槽以力形槽的中心轴线与上框架的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式焊接到上框架的第二底板的四个角上。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如下图1是图示安装在梁(girder)上的传统甲板的透视图;图2是传统甲板的透视图;图3是图示图2所示甲板的底部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甲板的透视图;图5是图4所示甲板的上框架的透视图;图6是图4所示甲板的下框架的透视图;图7是图4所示甲板的侧视图;和图8是解释图4所示甲板搬运方法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甲板透视图。图5是图4中的甲板的上框架的透视图。图6是图4中的甲板的下框架的透视图。图7是图4中的甲板的侧视图。甲板包括下框架20、上框架30、和混凝土40。下框架20包括第一底板21、第一侧板22、第一顶板23、以及肋板25。第一底板21为钢制矩形板。本实施例的第一底板21的尺寸为750mm宽,1990mm长,和5mm厚。然而,第一底板21的尺寸并不限于此,且可根据国家标准改变。参照图6,第一侧板22为一对钢制板,所述第一侧板22在与第一底板21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一底板21的一对长边向上延伸。第一顶板23在与第一侧表面22垂直的方向上从所述一对第一侧板22延伸,并设置在第一底板21的上方。下框架20的第一底板21、第一侧板22、和第一顶板23通过将单个板弯曲成将“C”旋转90度后获得的形状而形成。此弯曲处理导致焊接部分的最小化。同时因为弯曲处理比焊接处理容易得多,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时间和成本。肋板25在第一底板21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并与第一底板21垂直。如图6所示,肋板25可以是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中的每一个切去四个角以避免应力在角部集中。肋板25特别保护下框架20使下框架20免于由甲板上的扭转载荷所致的过度变形,因而提高了甲板的安全性。上框架30包括第二二底板31、第二侧板32、第二顶板33、止动板34,抗剪连接件35、加强钢筋36、以及吊耳37。上框架30固定安装在下框架20上。上框架30和下框架20可被焊接、螺栓连接或其它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中,上框架30和下框架20通过焊接、而没有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与第一底板21一样,第二底板31为钢制矩形板,并具有与第一底板21相同的尺寸。参照图5,第二侧板32为一对钢制板,所述第二侧板32在与第二底板31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31的一对长边向上延伸。第二顶板33在与第二侧板32垂直的方向上从一对第二侧板32延伸,并设置在第二底板31的上方。和下框架20一样,上框架30的第二底板31、第二侧板32、和第二顶板33通过将单个板弯曲成将“C”旋转90度后获得的形状而形成。此弯曲处理具有与参照下框架20所述的处理相同的优点,因而这里不对其作详细解释。止动板34由钢制成,并在与第二底板32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31的一对短边延伸。本实施例中,如图5中所示,止动板34中的每一个通过将“凸”形板的上矩形部分弯曲90度、并将被弯曲板的底部和侧边焊接到第二底板31和第二侧板32上而形成。上框架30通过将单个板弯曲以形成第二底板31、第二侧板32、和第二顶板33,并将止动板34焊接到第二底板31和第二侧板32上而形成。抗剪连接件35将混凝土40牢固连接到上框架30以实现复合结构。如果没有抗剪连接件35,混凝土40和钢制上框架30就不会连接在一起,就不能实现复合的混凝土一钢结构。在此情况下,已固化的混凝土40可能热缩到小于它的铸造尺寸的尺寸,这样混凝土40将与上框架30分离。抗剪连接件35用于防止这种分离。根据本实施例的抗剪连接件35为多个变形的钢筋。如图5所示,变形的钢筋35在第二底板31的宽度方向上沿着第二底板31长度布置,然后固定焊接到第二底板31上。如图5所示,加强钢筋36由相互交叉的钢丝网构成。加强钢筋36防止混凝土40由于热缩而破裂。吊耳37用于便利地搬运甲板。吊耳37中的每一个包括方形槽371和杆372。本实施例中,四个吊耳37放置在第二底板31的四个角。方形槽37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板,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一底板,一对第一侧表面,所述一对第一侧表面在与第一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一底板的长边向上延伸,和一对第一顶板,所述一对第一顶板在与第一侧板垂直的方向上从一对第一侧板延伸,并位于第一底板上方;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固定安装在下框架上,并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二底板,一对第二侧板,所述一对第二侧板在与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的长边向上延伸,一对第二顶板,所述一对第二顶板在与第二侧板垂直的方向上从一对第二侧板延伸,并位于第二底板上方;一对止动板,所述一对止动板在与第二底板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二底板的短边延伸;以及填充在由上框架形成的内部空间内的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镇八权大哲
申请(专利权)人:金镇八权大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