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功峰专利>正文

环窗框式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49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空气调节领域,具体涉及环窗框式新风机,包括壳体状的窗框,该窗框内置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第二分隔板把窗框内腔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构成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的新风风道的新风进风口设置在窗框位于室外的侧壁上,新风风道的新风出风口设置在窗框位于室内的侧壁上,所述的排风风道的排风进风口设置在窗框位于室内的侧壁上,排风风道的排风出风口设置在窗框位于室外的侧壁上,所述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上均至少内置有一个风机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建筑原有的窗洞,将窗框做成空腔结构,稍作改动使窗框作为风道,不增加各种赘物,结构简单,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窗框式新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空气调节领域,具体涉及环窗框式新风机。
技术介绍
现在环境质量很差,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空气中灰尘较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为了提升空气质量,人们通常会选用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的空气。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多是放置在室内,并没有换气功能。如果长时间不打开窗户通风,室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再加上室内装修材料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用户在室内会有头晕、精神不振等不适感。如果经常开窗换气又会导致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大打折扣,室内空气得不到充分净化。而且当风力较大时,开窗通风方式就很不适合了,另外当噪音较大需要隔音时也不宜打开窗扇进行通风。现有的新风机要么固定在墙体上,要么固定在窗户上。安装不方便,需要在墙体上或是窗户上打孔固定,破坏墙体和原有窗户的外观,占用空间、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建筑窗框作为风道,不需要在外墙另外开设洞口、不增加各种赘物就能提供新风供应,亦能实现室内空气净的环窗框式新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窗框式新风机,包括壳体状的窗框,该窗框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窗框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状的窗框(10),该窗框(10)内置有第一分隔板(11)和第二分隔板(12),第一、第二分隔板(11、12)把窗框(10)内腔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构成新风风道(14)和排风风道(13),所述的新风风道(14)的新风进风口(141)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外的侧壁上,新风风道(14)的新风出风口(142)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内的侧壁上,所述的排风风道(13)的排风进风口(131)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内的侧壁上,排风风道(13)的排风出风口(132)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外的侧壁上,所述的新风风道(14)和排风风道(13)上均...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28 CN 20172066578721.一种环窗框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状的窗框(10),该窗框(10)内置有第一分隔板(11)和第二分隔板(12),第一、第二分隔板(11、12)把窗框(10)内腔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这两个腔室分别构成新风风道(14)和排风风道(13),所述的新风风道(14)的新风进风口(141)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外的侧壁上,新风风道(14)的新风出风口(142)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内的侧壁上,所述的排风风道(13)的排风进风口(131)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内的侧壁上,排风风道(13)的排风出风口(132)设置在窗框(10)位于室外的侧壁上,所述的新风风道(14)和排风风道(13)上均至少内置有一个风机模块(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窗框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风道(14)内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窗框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隔板(11)位于新风进风口(141)的旁侧,第二分隔板(12)位于排风出风口(132)的旁侧,所述的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连接有驱动单元(40),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横置在窗框(10)内腔中或是贴靠在新风进风口(141)/排风出风口(132)上,当第一分隔板(11)/第二分隔板(12)贴靠在新风进风口(141)/排风出风口(132)上时可以完全封堵新风进风口(141)/排风出风口(13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窗框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框(1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功峰刘雪华付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袁功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