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玻璃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9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及玻璃门窗,包括设置在门窗边框内并由扣件连接固定的盖框和底框;所述的盖框和底框相邻的一侧边缘分别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凸柱,凸柱的柱长方向与盖框和底框所在面垂直,所述的凸柱自其与盖框和底框的连接处向远离的方向呈圆台状,所述的扣件上设有第一、第二卡槽分别供盖框和底框上的凸柱卡接固定,所述的扣件上还设有第一扣耳扣接在玻璃上、设有第二扣耳扣接在门窗边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固定结构,通过上下卡接固定的盖框和底框实现玻璃的夹持固定,简单方便,提高了玻璃的安装固定效率;同时,安装成型的玻璃门窗具有外形美观、整齐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玻璃门窗
本技术涉及建筑门窗
,具体的说,是一种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及使用该玻璃固定结构的玻璃门窗。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良好的采光,现有的居住房、写字楼及办公楼大多采用具有玻璃窗的门。玻璃门窗是用压条将玻璃密封固定于门窗的边框内,这样的固定方式中存在压条突出门窗扇,及外漏螺钉的问题,不仅不美观,而且存在螺钉磕碰外物,及随门窗扇的反复撞击震动导致螺钉脱落,玻璃缺少固定从而掉落的风险;还有通过在玻璃门窗的边框中设置卡槽,将玻璃卡接固定然后施以玻璃胶固定,但是玻璃胶在涂覆的时候难免会有不均匀的现象,同时,玻璃胶极易粘附在玻璃及玻璃门窗的边框上,清理起来较为麻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胶老化失效,容易出现玻璃的晃动,甚至是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固定方便的玻璃固定结构,使得安装成型的玻璃门窗外形美观、整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门窗边框内并由扣件连接固定的盖框和底框;所述的盖框和底框相邻的一侧边缘分别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门窗边框(10)内并由扣件(20)连接固定的盖框(30)和底框(40);所述的盖框(30)和底框(40)相邻的一侧边缘分别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凸柱(50),凸柱(50)的柱长方向与盖框(30)和底框(40)所在面垂直,所述的凸柱(50)自其与盖框(30)和底框(40)的连接处向远离的方向呈圆台状,所述的扣件(20)上设有第一、第二卡槽(21、22)分别供盖框(30)和底框(40)上的凸柱(50)卡接固定,所述的扣件(20)上还设有第一扣耳(23)扣接在玻璃(1)上、设有第二扣耳(24)扣接在门窗边框(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门窗边框(10)内并由扣件(20)连接固定的盖框(30)和底框(40);所述的盖框(30)和底框(40)相邻的一侧边缘分别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凸柱(50),凸柱(50)的柱长方向与盖框(30)和底框(40)所在面垂直,所述的凸柱(50)自其与盖框(30)和底框(40)的连接处向远离的方向呈圆台状,所述的扣件(20)上设有第一、第二卡槽(21、22)分别供盖框(30)和底框(40)上的凸柱(50)卡接固定,所述的扣件(20)上还设有第一扣耳(23)扣接在玻璃(1)上、设有第二扣耳(24)扣接在门窗边框(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凸柱(50)的两侧还设有定位柱(51),定位柱(51)与凸柱(50)的间距与扣件(20)上第二卡槽(22)的中心线与边缘的距离相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门窗的玻璃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框(40)内侧还设有沿其周向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燕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煜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