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7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子锁,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内锁、主锁、电路板和副锁,所述电路板包括智能识别模块和磁力传感器,副锁包括第一转动部、固持架和磁性元件,磁性元件固定于固持架,固持架与第一转动部传动连接并能够在第一转动部的带动下使磁性元件旋转至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或感应区外,当磁性元件位于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外时,所智能识别模块能够根据外部匹配信号使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并发送至主锁,当磁性元件位于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时,电路板不能生成开锁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子锁能够实现副锁的反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锁。
技术介绍
防盗门所采用的锁具普遍含有门外主锁和门内副锁,主锁用于从外开锁入户,副锁用于从屋内反锁,当副锁反锁时,门外的人即使通过钥匙或撬锁方式也不能打开门锁,保证了住户的安全,近年来由于电子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门锁采用电子开锁方式,如指纹解锁、密码解锁等,与传统的机械锁具不同,电子锁的开锁原理普遍是通过电控外置离合器来实现的把手和锁芯的传动连接,如需在门内安装副锁,则从门外往内依次为外置离合器、内锁锁芯、副锁,出于内锁锁芯的牢固性和标准化考虑,副锁不能够直接贯穿内锁锁芯而控制外置离合器来实现反锁功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锁,能够实现副锁的反锁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锁,能够实现副锁的反锁功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锁,用于门板锁定,其所述电子锁包括: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门板前;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门板后并包括第一通孔;内锁,安装于所述门板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主锁,包括外置离合器、把手和电控驱动装置,所述外置离合器包括离合外圈、离合内圈和离合插销,所述离合外圈包括把手安装部和插销收容部,所述离合内圈包括内锁安装部和插销插入位,所述离合插销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插销收容部,所述把手与所述把手安装部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所述内锁与内锁安装部传动连接,所述电控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能够根据开锁信号驱动离合插销插入所述插销插入位;电路板,包括智能识别模块和磁力传感器,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用于识别外部匹配信号,所述磁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副锁,包括第一转动部、固持架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主体和固定在所述主体一端的手柄部,所述主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手柄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固持架与所述主体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固持架并能够在固持架带动下运动至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或感应区外;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外时,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能够根据外部匹配信号使所述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控驱动装置,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时,所述电路板不能生成开锁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定位座,所述副锁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并限制所述固持架的轴向运动使所述固持架始终抵靠所述定位座的前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副锁包括定位珠,所述定位珠安装于所述定位座,所述固持架包括与所述定位珠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珠能够半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以将所述固持架定位于所述定位座。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包括收容槽,所述副锁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并顶抵于所述定位珠使所述定位珠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容槽,转动所述手柄部时,所述弹性元件作伸缩运动以使所述定位珠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进行切换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珠与所述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配合时,所述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珠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时,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所述定位珠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时,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的夹角为90°。进一步地,所述主锁包括机械驱动装置,所述机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包括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在外力下转动并驱动所述离合插销插入所述插销插入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一端的阻挡部,所述主体贯穿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一径向凸块,当所述定位珠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时,所述阻挡部阻止所述径向凸块转动进而阻止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当所述定位珠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始终无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子锁通过在第二壳体内设置磁力传感器,在副锁上设置磁性元件,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外时,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能够根据外部匹配信号使所述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控驱动装置,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时,所述电路板不能生成开锁信号,通过旋转副锁手柄部,使磁性元件位于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实现反锁,继续旋转副锁手柄部,实现解反锁,副锁不需要贯穿内锁即可实现对外置离合器的控制,利于内锁的标准化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子锁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子锁的主锁和第一壳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子锁的外置离合器和电控驱动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子锁的副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子锁副锁和第二壳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子锁副锁和机械驱动装置组装配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电子锁电路板主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考图1-6,本技术电子锁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把手8、内锁(未图示)、电路板(未图示)、主锁100和副锁200,其中第一壳体1固定安装在门板3前,第二壳体2固定安装在门板3后,内锁安装在门板3内并位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主锁100包括把手8、外置离合器6和电控驱动装置4,其中,外置离合器6包括离合外圈61、离合内圈62和离合插销63,离合外圈61包括插销收容部612和把手安装部611,离合内圈62包括插销插入位621和内锁安装部622,把手8与把手安装部611传动连接,内锁与内锁安装部622传动连接,离合插销63活动地收容于插销收容部612。本技术电子锁的外置离合器6的工作原理为:离合插销63插入插销插入位621时,离合外圈61和离合内圈62传动连接,旋转把手8可以打开内锁,离合插销63抽离插销插入位621时,离合外圈61和离合内圈62的传动连接断开,旋转把手8内锁无反应。请参考图5和图7,电路板包括智能识别模块10和磁力传感器9,智能识别模块10能够根据外部匹配信号(如匹配指纹、匹配密码)使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并发送给电控驱动装置4,电控驱动装置4驱动离合插销63插入插销插入位621,实现把手8和内锁的传动连接。具体地,如图3所示,电控驱动装置4包括箱体41、电机42、传动装置和推块44,电机42包括输出轴421,推块44包括推动部441和接触部442,电机42和传动装置收容于箱体41内,箱体41内设有第一收容腔411,推动部441活动地收容于第一收容腔411并包括第二收容腔4411,接触部442位于箱体41之外,其中传动装置包括转轴432、第二弹簧433和多个减速齿轮431,转轴432贯穿第二收容腔4411且轴向固定于箱体41内(即不能轴向运动,只能转动)并通过减速齿轮431与输出轴421传动连接,转轴432上设有一径向悬臂4321,推动部441侧面开有一通槽4412,第二弹簧433套于转轴432外并收容在第二收容腔4411内,径向悬臂4321夹设于第二弹簧433的两个相邻螺纹之间,第二弹簧433包括第一支脚4311和第二支脚4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锁,用于门板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包括: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门板前;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门板后并包括第一通孔;内锁,安装于所述门板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主锁,包括外置离合器、把手和电控驱动装置,所述外置离合器包括离合外圈、离合内圈和离合插销,所述离合外圈包括把手安装部和插销收容部,所述离合内圈包括内锁安装部和插销插入位,所述离合插销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插销收容部,所述把手与所述把手安装部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所述内锁与内锁安装部传动连接,所述电控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能够根据开锁信号驱动离合插销插入所述插销插入位;电路板,包括智能识别模块和磁力传感器,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用于识别外部匹配信号,所述磁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副锁,包括第一转动部、固持架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主体和固定在所述主体一端的手柄部,所述主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手柄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固持架与所述主体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固持架并能够在固持架带动下运动至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或感应区外;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外时,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能够根据外部匹配信号使所述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控驱动装置,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时,所述电路板不能生成开锁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锁,用于门板锁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包括:第一壳体,安装于所述门板前;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门板后并包括第一通孔;内锁,安装于所述门板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主锁,包括外置离合器、把手和电控驱动装置,所述外置离合器包括离合外圈、离合内圈和离合插销,所述离合外圈包括把手安装部和插销收容部,所述离合内圈包括内锁安装部和插销插入位,所述离合插销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插销收容部,所述把手与所述把手安装部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之外,所述内锁与内锁安装部传动连接,所述电控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能够根据开锁信号驱动离合插销插入所述插销插入位;电路板,包括智能识别模块和磁力传感器,所述智能识别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用于识别外部匹配信号,所述磁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副锁,包括第一转动部、固持架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主体和固定在所述主体一端的手柄部,所述主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手柄部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外,所述固持架与所述主体传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磁性元件固定于所述固持架并能够在固持架带动下运动至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或感应区外;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外时,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能够根据外部匹配信号使所述电路板生成开锁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控驱动装置,当所述磁性元件位于所述磁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内时,所述电路板不能生成开锁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定位座,所述副锁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于所述主体并限制所述固持架的轴向运动使所述固持架始终抵靠所述定位座的前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仕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慧点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