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261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包括承载梁,承载梁通过设置的起吊绳与起吊装置的起吊臂相连,其特征在于,承载梁沿彩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承载梁的长度不小于彩钢板的长度设置;承载梁两侧左右成对地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去的悬臂,且悬臂沿承载梁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一一对应每一对悬臂设置的拉绳,拉绳的两端均向上绕回且一一对应的与同一对悬臂的两外端相连,并且拉绳的长度大于彩钢板的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能够提高彩钢板转运效率,减少彩钢板变形概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构。
技术介绍
彩钢板,是指彩涂钢板,彩涂钢板是一种带有有机涂层的钢板。彩钢板分为单板、彩钢复合板、楼承板等。广泛使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公共厂房、活动板房、及集成房屋的墙面和屋面。彩钢板具有两个优良的特点:它具有非常好的防寒性能。适合于强紫外线,严冬高寒地区,耐得住各种恶劣情况的考验;它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由于彩钢板因为中间有夹芯层。因此在保暖的性能上十分的优良,使得人们住在活动房内也不会感觉太过寒冷。因其所具备的优点,现目前越来越多的屋面采用彩钢板进行铺装。但是在采用彩钢板对屋面进行铺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地面上的彩钢板转运到屋顶,在转运的过程中,是一张一张的将彩钢板运送到屋顶的,这种方式进行转运,彩钢板容易变形,变形的彩钢板铺装时费时费力,尤其是长宽比值较大的长条形彩钢板,在转运过程中的变形甚至是直接造成彩钢板的报废;同时,这种转运方式还存在转运效率低,影响整个彩钢板铺装的效率。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能够提高彩钢板转运效率,减少彩钢板变形概率的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能够提高彩钢板转运效率,减少彩钢板变形概率的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包括承载梁,承载梁通过设置的起吊绳与起吊装置的起吊臂相连,其特征在于,承载梁沿彩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承载梁的长度不小于彩钢板的长度设置;承载梁两侧左右成对地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去的悬臂,且悬臂沿承载梁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一一对应每一对悬臂设置的拉绳,拉绳的两端均向上绕回且一一对应的与同一对悬臂的两外端相连,并且拉绳的长度大于彩钢板的宽度。本技术方案中,在对彩钢板进行转运时,彩钢板的受力部为多个且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分布,使得彩钢板转运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由于受力部为多个,使得多个受力部位分摊彩钢板的重量,使得彩钢板转运过程中不易变形;并且采用这种结构的吊具结构能够一次对多块彩钢板进行转运,提高转运效率。整个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作为优化,所述起吊绳包括从起吊臂外端引出并向下设置的三根,且三根起吊绳的下端各自对应的连接于承载梁的两端以及中部位置以用于提供竖直向上的拉力。这样,采用三根起吊绳能够使得在起吊过程中彩钢板不易在水平面上发生转动和晃动,使得整个起吊过程更加的平稳,方便使用的同时提高了对彩钢板吊装的质量。作为优化,与承载梁中部相连的起吊绳为调节用起吊绳,调节用起吊绳包括下端与承载梁相连的起吊绳下段以及上端与起吊臂外端相连的起吊绳上段,在起吊绳上段和起吊绳下段之间设有手动葫芦,所述手动葫芦的连接端与起吊绳上段的下端相连,所述手动葫芦的工作端与起吊绳下段的上端相连;或者所述手动葫芦的工作端与起吊绳上段的下端相连,所述手动葫芦的连接端与起吊绳下段的上端相连。这样,能够通过调整手动葫芦使得位于承载梁的中部位置先承受承载梁自身的重力,并且使得整个承载梁的中部位置向上拱起,在对彩钢板进行转运吊装的过程中,使得彩钢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也能够向上拱起或是呈水平,彩钢板在转运中承受的是拉延力,整个彩钢板便不易变形。作为优化,在承载梁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中部位置均向上设置有吊耳,在吊耳上连接有卸扣,所述起吊绳的下端各自对应的与卸扣相连。这样,方便将起吊绳从承载梁上拆卸下来,方便使用。作为优化,所述起吊绳和拉绳均为带状结构;拉绳的上表面用于与彩钢板的下表面相贴支承。这样,转运彩钢板时能够更加的平稳,与起吊绳相连的承载梁在水平面上不易发生转动;能够增加彩钢板上的受力的面积,使得彩钢板单位面积内受到的重力减小,能够有效的降低彩钢板变形的概率,提高转运质量。作为优化,所述悬臂和所述承载梁均为铁质材料制得;悬臂的内端焊接连接于承载梁。这样,承载梁与悬壁之间通过焊接能够提高其连接强度,强度更高,使用时更加的牢靠,安全。作为优化,所述承载梁为圆管状结构,所述悬臂为其自身宽度方向呈竖向设置的板状结构,且悬臂的内端设有内侧呈开放结构的且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半孔,所述半孔的内表面抵接于承载梁外圆周面上。这样,能够增加彩钢板上的受力的面积,使得彩钢板单位面积内受到的重力减小,能够有效的降低彩钢板变形的概率,提高转运质量。作为优化,所述悬臂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承载梁的直径。这样,整个吊具结构在平放于水平面时接地面积更大,相当于一个面接触,不易产生摇晃和摆动。作为优化,在一侧的悬臂的外端连接有挂钩,在另一侧的悬臂的外端连接有吊钩;所述拉绳的两端各自对应的连接于挂钩和吊钩。这样,能够方便将拉绳的两端各自从吊钩和挂钩上拆下来,方便吊装时将彩钢板至于拉绳上方,以及转运彩钢板后的卸料。作为优化,所述挂钩由钢筋弯折呈V形得到,且挂钩的一端焊接连接于悬臂的外端。这样,挂钩采用钢筋进行弯折,容易制造,并且解除挂钩与拉绳的挂接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从侧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卸扣,拉绳,吊钩,挂钩等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视,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包括承载梁1,承载梁通过设置的起吊绳5与起吊装置的起吊臂2相连,承载梁1沿彩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承载梁1的长度不小于彩钢板的长度设置;承载梁两侧左右成对地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去的悬臂3,且悬臂沿承载梁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一一对应每一对悬臂设置的拉绳4,拉绳的两端均向上绕回且一一对应的与同一对悬臂的两外端相连,并且拉绳的长度大于彩钢板的宽度。本技术方案中,在对彩钢板进行转运时,彩钢板的受力部为多个且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呈间隔分布,使得彩钢板转运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由于受力部为多个,使得多个受力部位分摊彩钢板的重量,使得彩钢板转运过程中不易变形;并且采用这种结构的吊具结构能够一次对多块彩钢板进行转运,提高转运效率。整个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起吊绳5包括从起吊臂外端引出并向下设置的三根,且三根起吊绳的下端各自对应的连接于承载梁的两端以及中部位置以用于提供竖直向上的拉力。这样,采用三根起吊绳能够使得在起吊过程中彩钢板不易在水平面上发生转动和晃动,使得整个起吊过程更加的平稳,方便使用的同时提高了对彩钢板吊装的质量。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与承载梁中部相连的起吊绳为调节用起吊绳,调节用起吊绳包括下端与承载梁相连的起吊绳下段6以及上端与起吊臂外端相连的起吊绳上段7,在起吊绳上段和起吊绳下段之间设有手动葫芦8,所述手动葫芦的连接端与起吊绳上段的下端相连,所述手动葫芦的工作端与起吊绳下段的上端相连;或者所述手动葫芦的工作端与起吊绳上段的下端相连,所述手动葫芦的连接端与起吊绳下段的上端相连。这样,能够通过调整手动葫芦使得位于承载梁的中部位置先承受承载梁自身的重力,并且使得整个承载梁的中部位置向上拱起,在对彩钢板进行转运吊装的过程中,使得彩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包括承载梁(1),承载梁通过设置的起吊绳(5)与起吊装置的起吊臂(2)相连,其特征在于,承载梁(1)沿彩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承载梁(1)的长度不小于彩钢板的长度设置;承载梁两侧左右成对地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去的悬臂(3),且悬臂沿承载梁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一一对应每一对悬臂设置的拉绳(4),拉绳的两端均向上绕回且一一对应的与同一对悬臂的两外端相连,并且拉绳的长度大于彩钢板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包括承载梁(1),承载梁通过设置的起吊绳(5)与起吊装置的起吊臂(2)相连,其特征在于,承载梁(1)沿彩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承载梁(1)的长度不小于彩钢板的长度设置;承载梁两侧左右成对地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向外延伸出去的悬臂(3),且悬臂沿承载梁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所述吊具结构还包括一一对应每一对悬臂设置的拉绳(4),拉绳的两端均向上绕回且一一对应的与同一对悬臂的两外端相连,并且拉绳的长度大于彩钢板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绳(5)包括从起吊臂外端引出并向下设置的三根,且三根起吊绳的下端各自对应的连接于承载梁的两端以及中部位置以用于提供竖直向上的拉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彩钢板吊装用的吊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承载梁中部相连的起吊绳为调节用起吊绳,调节用起吊绳包括下端与承载梁相连的起吊绳下段(6)以及上端与起吊臂外端相连的起吊绳上段(7),在起吊绳上段和起吊绳下段之间设有手动葫芦(8),所述手动葫芦的连接端与起吊绳上段的下端相连,所述手动葫芦的工作端与起吊绳下段的上端相连;或者所述手动葫芦的工作端与起吊绳上段的下端相连,所述手动葫芦的连接端与起吊绳下段的上端相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彩钢板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林肖阳毛雪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