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型盖取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090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茅型盖取盖器,包括:第一钳体,该第一钳体包括前部的第一夹持部和后部的第一手柄部,该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一钳口;和第二钳体,该第二钳体包括前部的第二夹持部和后部的第二手柄部,该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钳口,且该第二夹持部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前端部通过转轴枢接,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闭合时,所述第一钳口与所述第二钳口相对形成一个可套在茅型盖的出酒嘴上的圆孔;在所述第一钳口和/或所述第二钳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刃口,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闭合时,通过该刃口将茅型盖的固定外套割断。通过该茅型盖取盖器可以轻松地取出茅型盖,以彻底倒出酒瓶内残余的酒,避免浪费酒;而且,完全破坏了瓶盖,可以防止造假商回收酒瓶来制造假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茅型盖取盖器
本技术涉及取盖
,特别是涉及一种茅型盖取盖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茅型盖(茅台酒酒瓶盖)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茅型盖的固定部分主要由内塞1、出酒嘴2、单向阀3和固定外套4组成,内塞1通过过盈配合安装于酒瓶的瓶口内,单向阀3装于内塞1内,出酒嘴2与内塞1的上端过盈配合,固定外套4包裹在瓶口的外部,并将出酒嘴2、内塞1和瓶口压装在一起。由于内塞1、出酒嘴2、单向阀3存在,导致无法把酒瓶内的酒全部倒完,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如果酒饮用完之后瓶盖还是完好,有些造假商回收茅台酒瓶来制造假茅台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407896U)公开了一种茅台酒瓶取盖器,该取盖器只是将茅型盖的零件拆出来,内塞仍在瓶口上,要二次取下;而且,由于没有破坏固定外套,只是将零件拆散,造假者可回收零件,利用铝的材料性能轻易将固定外套恢复,没有达到破坏瓶盖起到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轻松地取出瓶盖的茅型盖取盖器,以彻底倒出酒瓶内残余的酒和破坏瓶盖,防伪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茅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茅型盖取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该第一钳体包括前部的第一夹持部和后部的第一手柄部,该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一钳口;和第二钳体,该第二钳体包括前部的第二夹持部和后部的第二手柄部,该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钳口,且该第二夹持部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前端部通过转轴枢接,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闭合时,所述第一钳口与所述第二钳口相对形成一个可套在茅型盖的出酒嘴上的圆孔;在所述第一钳口和/或所述第二钳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刃口,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闭合时,通过该刃口将茅型盖的固定外套割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茅型盖取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该第一钳体包括前部的第一夹持部和后部的第一手柄部,该第一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一钳口;和第二钳体,该第二钳体包括前部的第二夹持部和后部的第二手柄部,该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钳口,且该第二夹持部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前端部通过转轴枢接,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闭合时,所述第一钳口与所述第二钳口相对形成一个可套在茅型盖的出酒嘴上的圆孔;在所述第一钳口和/或所述第二钳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刃口,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闭合时,通过该刃口将茅型盖的固定外套割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茅型盖取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钳口和/或所述第二钳口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限位凸台,该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刃口的上方,该限位凸台与茅型盖的固定外套的顶面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茅型盖取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刃口沿所述圆孔的圆周方向错开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茅型盖取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刃口和至少一个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龙蔡世雄方晓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