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07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包括电梯组件、锁紧组件和门厅组件,所述电梯组件包括轿厢、垫脚、转轴、电梯门、导轮和伸缩杆,所述轿厢的内部开设有夹层;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可以感应到所述轿厢是否准确的到达设置的地点,保证所述电梯门能够正常的自动开启,所述单转轴、所述双转轴和所述锁片可以将所述电梯门以及层门锁在内部,防止内部乘坐者误开门造成事故,解决了旧有住宅的电梯加装,现有的常规电梯结构,无法满足狭窄的井道,导致电梯门打不开,使用者无法正常出入的问题,方便电梯加装使用,体积小,节省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
本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亦称垂直电梯,垂直电梯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亦称电动扶梯、行人电梯、扶手电梯等;电梯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具有轿厢的电梯,其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目前市场上针对旧有住宅的电梯加装需求也越来越紧迫,但由于过去建筑在设计时并未考虑电梯加装的需求,所以井道布局是个难题,现有的常规电梯结构,结构方正,部件布局合理,满足建筑规范所规定的井道内布置,无法满足狭窄的井道,导致电梯门打不开,使用者无法正常出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旨在解决针对旧有住宅的电梯加装需求也越来越紧迫,但由于过去建筑在设计时并未考虑电梯加装的需求,所以井道布局是个难题,现有的常规电梯结构,结构方正,部件布局合理,满足建筑规范所规定的井道内布置,无法满足狭窄的井道,导致电梯门打不开,使用者无法正常出入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包括电梯组件、锁紧组件和门厅组件,所述电梯组件包括轿厢、垫脚、转轴、电梯门、导轮和伸缩杆,所述轿厢的内部开设有夹层,所述垫脚固定连接于所述轿厢,所述垫脚位于所述轿厢的内部,所述电梯门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垫脚,所述电梯门位于所述垫脚的上表面,所述导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门,所述导轮位于所述电梯门的下表面,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门,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电梯门的内表面,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上感应块、下感应块、单转轴、锁片和双转轴,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轿厢,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均位于所述轿厢的内部,所述上感应块位于所述下感应块的上侧,所述单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轿厢,所述单转轴位于所述轿厢的外表面,所述锁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单转轴,所述锁片位于所述单转轴的外表面,所述双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片,所述双转轴位于所述锁片的内表面,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均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门厅组件包括门框、层门、门把手和导轨,所述层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锁片,所述层门位于所述锁片的外表面,所述门框转动连接于所述层门,所述门框位于所述层门的外表面,所述门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层门,所述门把手位于所述层门的外表面,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门框,所述导轨位于所述门框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分别位于所述电梯门的左右两侧,且所述上感应块位于所述电梯门的上侧,所述下感应块位于所述电梯门的下侧。优选的,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单转轴,且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均也电性连接于所述双转轴。优选的,所述双转轴的前、后两个表面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片,所述单转轴和所述双转轴均设置有电机。优选的,所述导轮数量为两个,所述导轮对应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所述导轨设置为圆弧形。优选的,所述伸缩杆数量为两个,所述伸缩杆设置为气动式伸缩杆,内部设置有气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通过设置所述上感应块和所述下感应块可以感应到所述轿厢是否准确的到达设置的地点,保证所述电梯门能够正常的自动开启,所述单转轴和所述锁片可以将所述电梯门锁在内部,防止内部乘坐者误开门造成事故,所述双转轴和所述锁片可以将层门卡在所述门框内,防止所述门自动打开造成安全隐患,所述伸缩杆保证所述电梯门能够自动打开,使得使用者使用更方便,解决了旧有住宅的电梯加装,现有的常规电梯结构,无法满足狭窄的井道,导致电梯门打不开,使用者无法正常出入的问题,在保证电梯轿厢内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了电梯占有的井道面积,方便电梯加装使用,体积小,节省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门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门厅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组件、11-轿厢、12-夹层、13-垫脚、14-转轴、15-电梯门、16-导轮、17-伸缩杆、2-锁紧组件、21-上感应块、22-下感应块、23-单转轴、24-锁片、25-双转轴、3-门厅组件、31-门框、32-层门、33-门把手、34-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包括电梯组件1、锁紧组件2和门厅组件3,电梯组件1包括轿厢11、垫脚13、转轴14、电梯门15、导轮16和伸缩杆17,轿厢11的内部开设有夹层12,垫脚13固定连接于轿厢11,垫脚13位于轿厢11的内部,电梯门15通过转轴14转动连接于垫脚13,电梯门15位于垫脚13的上表面,导轮16固定连接于电梯门15,导轮16位于电梯门15的下表面,伸缩杆17固定连接于电梯门15,伸缩杆17位于电梯门15的内表面,锁紧组件2包括上感应块21、下感应块22、单转轴23、锁片24和双转轴25,上感应块21和下感应块22均固定连接于轿厢11,上感应块21和下感应块22均位于轿厢11的内部,上感应块21位于下感应块22的上侧,单转轴23转动连接于轿厢11,单转轴23位于轿厢11的外表面,锁片24固定连接于单转轴23,锁片24位于单转轴23的外表面,双转轴25固定连接于锁片24,双转轴25位于锁片24的内表面,上感应块21和下感应块22均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门厅组件3包括门框31、层门32、门把手33和导轨34,层门32可拆卸连接于锁片24,层门32位于锁片24的外表面,门框31转动连接于层门32,门框31位于层门32的外表面,门把手33固定连接于层门32,门把手33位于层门32的外表面,导轨34固定连接于门框31,导轨34位于门框31的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上感应块21和下感应块22可以感应到轿厢11是否准确的到达设置的地点,保证电梯门15能够正常的自动开启,为电梯的正常使用奠定了基础,通过设置单转轴23的通电自动转动带动锁片24转动可以将电梯门15锁在内部,防止内部乘坐者误开门造成事故,通过设置双转轴25的通电自动转动带动锁片24转动可以将层门32卡在门框31内,防止层门32自动打开造成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伸缩杆17保证电梯门15能够自动打开,使得使用者使用更方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上感应块21和下感应块22可以感应到轿厢11是否准确的到达设置的地点,保证电梯门15能够正常的自动开启,通过设置单转轴23和锁片24可以将电梯门15锁在内部,防止内部乘坐者误开门造成事故,通过设置双转轴25和锁片24可以将层门32卡在门框31内,防止层门32自动打开造成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伸缩杆17保证电梯门15能够自动打开,使得使用者使用方便,轿厢11下降时在使用时,首先轿厢11上升时,上感应块21到达其中一个设置位置的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组件(1)、锁紧组件(2)和门厅组件(3),所述电梯组件(1)包括轿厢(11)、垫脚(13)、转轴(14)、电梯门(15)、导轮(16)和伸缩杆(17),所述轿厢(11)的内部开设有夹层(12),所述垫脚(13)固定连接于所述轿厢(11),所述垫脚(13)位于所述轿厢(11)的内部,所述电梯门(15)通过所述转轴(14)转动连接于所述垫脚(13),所述电梯门(15)位于所述垫脚(13)的上表面,所述导轮(16)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门(15),所述导轮(16)位于所述电梯门(15)的下表面,所述伸缩杆(17)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门(15),所述伸缩杆(17)位于所述电梯门(15)的内表面,所述锁紧组件(2)包括上感应块(21)、下感应块(22)、单转轴(23)、锁片(24)和双转轴(25),所述上感应块(21)和所述下感应块(2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轿厢(11),所述上感应块(21)和所述下感应块(22)均位于所述轿厢(11)的内部,所述上感应块(21)位于所述下感应块(22)的上侧,所述单转轴(23)转动连接于所述轿厢(11),所述单转轴(23)位于所述轿厢(11)的外表面,所述锁片(24)固定连接于所述单转轴(23),所述锁片(24)位于所述单转轴(23)的外表面,所述双转轴(25)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片(24),所述双转轴(25)位于所述锁片(24)的内表面,所述上感应块(21)和所述下感应块(22)均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门厅组件(3)包括门框(31)、层门(32)、门把手(33)和导轨(34),所述层门(3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锁片(24),所述层门(32)位于所述锁片(24)的外表面,所述门框(31)转动连接于所述层门(32),所述门框(31)位于所述层门(32)的外表面,所述门把手(33)固定连接于所述层门(32),所述门把手(33)位于所述层门(32)的外表面,所述导轨(34)固定连接于所述门框(31),所述导轨(34)位于所述门框(31)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狭窄空间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组件(1)、锁紧组件(2)和门厅组件(3),所述电梯组件(1)包括轿厢(11)、垫脚(13)、转轴(14)、电梯门(15)、导轮(16)和伸缩杆(17),所述轿厢(11)的内部开设有夹层(12),所述垫脚(13)固定连接于所述轿厢(11),所述垫脚(13)位于所述轿厢(11)的内部,所述电梯门(15)通过所述转轴(14)转动连接于所述垫脚(13),所述电梯门(15)位于所述垫脚(13)的上表面,所述导轮(16)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门(15),所述导轮(16)位于所述电梯门(15)的下表面,所述伸缩杆(17)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梯门(15),所述伸缩杆(17)位于所述电梯门(15)的内表面,所述锁紧组件(2)包括上感应块(21)、下感应块(22)、单转轴(23)、锁片(24)和双转轴(25),所述上感应块(21)和所述下感应块(2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轿厢(11),所述上感应块(21)和所述下感应块(22)均位于所述轿厢(11)的内部,所述上感应块(21)位于所述下感应块(22)的上侧,所述单转轴(23)转动连接于所述轿厢(11),所述单转轴(23)位于所述轿厢(11)的外表面,所述锁片(24)固定连接于所述单转轴(23),所述锁片(24)位于所述单转轴(23)的外表面,所述双转轴(25)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片(24),所述双转轴(25)位于所述锁片(24)的内表面,所述上感应块(21)和所述下感应块(22)均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门厅组件(3)包括门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其群肖显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士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