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9834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把手折叠导向部件、与导向部件配合对手提袋的把手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件以及在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时防止折叠好的把手松散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有压实件及带动压实件动作的传动组件,在把手完成折叠时,所述压实件将把手压住,待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后,所述压实件离开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把手折叠后,采用压实件将完成把手折叠的手提袋把手压住,这样导向部件及折叠部件在复位时不会对把手造成影响,提高把手折叠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手提袋折叠机的把手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申请人于2017年4月15日申请了公布号为106864886A、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包装袋折叠、捆扎一体机》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所述把手折叠机构包括有把手插板及把手定位部件,所述把手插板设置在托板的后方,且所述把手插板与带动其前后水平移动且用于调节把手插板水平位置的移动组件连接,所述把手定位部件包括有压杆、带动压杆升降的升降组件及用于调节压杆下压位置的推拉组件。所述压杆下移将手提袋把手折叠部件压住,而后把手插板向前移动,将把手折叠在袋体的上,而后压杆及把手插板复位,压杆与把手插板配合实现把手折叠,但是在压杆和把手插板复位时,压杆、把手插板会与手提袋袋发生摩擦,继而会带动手提袋移动,致使折叠好的手提袋散开,影响包装袋的折叠质量以及后续的袋体折叠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折叠质量,使折叠好的手提袋保持折叠状态的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把手折叠导向部件、与导向部件配合对手提袋的把手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件以及在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时防止折叠好的把手松散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有压实件及带动压实件动作的传动组件,在把手完成折叠时,所述压实件将把手压住,待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后,所述压实件离开把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转轴及带动转轴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压实件的一端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压实件的另一端用于固定把手的定位端。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有导向板、带动导向板升降的气缸及带动导向板前后移动的推拉气缸,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倾斜设置,呈八字形。所述导向板包括有安装板及安装在安装板两侧的左导板和右导板,所述安装板上具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左导板和右导板通过螺丝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折叠部件包括有左折叠板、右折叠板及分别带动左折叠板和右折叠板水平摆动的左动力组件和右动力组件,所述左折叠板和右折叠板上下错位设置。所述左动力组件和右动力组件均包括有小转轴、摆臂及气缸二,所述左折叠板和右折叠板安装在各自的小转轴上,所述摆臂铰接在机架上,所述小转轴与摆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气缸二连接。所述折叠部件设置有至少两组,所述摆臂与气缸二连接的该端安装在连杆,所述气缸二与连杆连接。所述压实件为压杆。本技术在把手折叠后,采用压实件将完成把手折叠的手提袋把手压住,这样导向部件及折叠部件在复位时不会对把手造成影响,即不会因为摩擦致使把手移位或松散,使把手始终保持折叠状态,如此把手以完整的折叠状态进入袋体折叠,保证袋体折叠顺利进行,提高折叠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有关细节,参照附图,该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包括有把手折叠导向部件、与导向部件配合对手提袋的把手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件以及在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时防止折叠好的把手松散的定位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有导向板、带动导向板升降的气缸及带动导向板前后移动的推拉气缸,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倾斜设置,呈八字形,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包括有安装板15及安装在安装板两侧的左导板17和右导板4,所述安装板上具有若干个安装孔16,所述左导板17和右导板4通过螺丝安装在安装板15上,根据不同规格的手提袋,在安装左导板和右导板时选择不同的安装孔即可;所述气缸带动导向板4下移,使导向板4靠近袋体,但是并未把手提袋1的袋体压住,这样导向板在退出时不会与袋体发生摩擦,也就不会使袋体散乱,所述手把8是沿着导向板两侧端5向上折叠并叠放在袋体的上方,待把手折叠后,推拉气缸带动导向板向前移动,离开袋体,而后气缸带动导向板上升,接着导向板后退复位,八字形的导向板使得导向板向前移动退出袋体时不会挤压袋体及把手,也就不会对折叠好的把手造成影响;所述折叠部件包括有左折叠板10、右折叠板6及分别带动左折叠板和右折叠板水平摆动的左动力组件和右动力组件,所述左折叠板和右折叠板上下错位设置,这样在折叠时,避免左折叠板和右折叠板发生碰撞;若折叠部件为一组时,所述左动力组件和右动力组件均包括有小转轴13、摆臂12及气缸二11,所述左折叠板10和右折叠板6安装在各自的小转轴13上,所述摆臂12铰接在机架15上,所述小转轴13与摆臂12的一端连接,所述摆臂12的另一端与气缸二11连接,即通过气缸二11推动摆臂12摆动,使小转轴13转动,从而带动左折叠板10或右折叠板6水平摆动;若折叠部件为两组时,参见图2,所述摆臂12与气缸二连接的该端安装在连杆14,所述气缸二11与连杆14连接,即由气缸二11带动连杆14移动,通过连杆14同时带动两组折叠部件的两摆臂12同步摆动,从而使两组折叠部件的左折叠板10或右折叠板6同步摆动,这样不仅实现同步,而且减少动力部件,降低生产成本,也更加节能;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有压实件及带动压实件动作的传动组件,本实施例中压实件采用压杆2,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转轴9及带动转轴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压杆2的一端安装在转轴9上,所述压杆的另一端用于固定把手的定位端,所述动力源采用气缸或者电机,参见图1,本实施例采用气缸,即气缸的活塞杆与齿条连接,所述转轴9上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气缸伸出,齿条移动带动齿轮转动,使转轴9转动,最终带动压杆摆动,在把手完成折叠时,传动组件带动压杆2的定位端向下摆动,并将把手压住,待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后,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压杆2的定位端向上摆动,离开把手,若手提袋的左、右把手交叉折叠,则压杆采用一个即可,并设置在手提袋的中心位置,压杆压在左、右把手交叉折叠的部位,即同时将左、右把手压住,若手提袋的左、右把手未交叉折叠或者说交叉折叠部分少,一个压杆难以将左、右把手同时压住,那么,需要采用两个压杆分别将左、右把手压住。本机工作时,手提袋1被送至把手折叠工位,此时左折叠板10和右折叠板6在手提袋1的下方,所述气缸带动导向板下移,导向板靠近袋体,所述导向板的侧端5与把手折叠部位对应,接着左动力组件带动左折叠板10向右摆动,将其上方的左把手沿着导向板的左侧端叠在袋体上,右动力组件带动右折叠板6向左摆动,将其上方的右把手沿着导向板的右侧端叠在袋体上,而后动力源带动转轴转动,使压杆2的定位端向下摆动,将折叠的左把手和右把手压住,接着左动力组件和右动力组件分别带动右折叠板6和左折叠板10复位,所述推拉气缸则带动导向板向前移动,离开袋体,接着再由气缸带动导向板上移,而后推拉气缸带动导向板4向后移动,使导向板4复位,所述左折叠板10、右折叠板6及导向板4离开袋体后,所述转轴9反向转动,压杆2向上摆动,压杆2的定位端离开把手,完成把手折叠的手提袋则进入下道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把手折叠导向部件、与导向部件配合对手提袋的把手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件以及在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时防止折叠好的把手松散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有压实件及带动压实件动作的传动组件,在把手完成折叠时,所述压实件将把手压住,待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后,所述压实件离开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把手折叠导向部件、与导向部件配合对手提袋的把手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件以及在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时防止折叠好的把手松散的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有压实件及带动压实件动作的传动组件,在把手完成折叠时,所述压实件将把手压住,待导向部件和折叠部件复位后,所述压实件离开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转轴(9)及带动转轴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压实件的一端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压实件的另一端用于固定把手的定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包括有导向板、带动导向板升降的气缸及带动导向板前后移动的推拉气缸,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倾斜设置,呈八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提袋把手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包括有安装板(15)及安装在安装板两侧的左导板(17)和右导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威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晨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