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56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成对使用,能够同时满足平板撑和俯卧撑的运动需求,功能有机结合性好,占地面积较小,其中在需要进行平板撑运动时,使用者双臂的前部分别放入两个前臂弧套内,手部可以握持住俯卧撑支杆的竖直支撑杆,便于臂部肌肉收紧,尤其是前臂弧套内设置有弹性垫,可以有效避免肘部和前臂产生痛感而受到损伤,在需要进行俯卧撑运动时,使用者双手可以分别握持住两个俯卧撑支杆的握持平杆,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健身大致分为器械锻炼和非器械锻炼。健身也是很多男士和女士用来塑造完美身材的一种锻炼方式,现代的男男女女都喜欢这项运动。国家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健身是一件有益调高公民身体素质。健身项目种类较多,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如果要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至少一周锻炼3次。而家用健身时,受限于家庭室内可用面积,对健身器械的一般要求是体积小、使用方便和功能多等,而最常用的家庭健身动作是平板撑和俯卧撑,一般平板撑需要在弹性垫上进行,可以有效避免肘部和前臂受到损伤,而俯卧撑一般需要两个支架,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受到损伤,而如果依次进行平板撑和俯卧撑,则需要弹性垫和支架,各具单一功能,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成对使用,能够同时满足平板撑和俯卧撑的运动需求,功能有机结合性好,占地面积较小,其中在需要进行平板撑运动时,使用者双臂的前部分别放入两个前臂弧套内,手部可以握持住俯卧撑支杆的竖直支撑杆,便于臂部肌肉收紧,尤其是前臂弧套内设置有弹性垫,可以有效避免肘部和前臂产生痛感而受到损伤,在需要进行俯卧撑运动时,使用者双手可以分别握持住两个俯卧撑支杆的握持平杆,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受到损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包括俯卧撑支杆、前臂弧套、弹性垫、底板和嵌入板,所述底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前臂弧套,所述前臂弧套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卷曲朝上且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前臂弧套的凹曲面上贴合粘连有所述弹性垫,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前端设置有呈长孔状的嵌入孔,所述嵌入孔内嵌入有与其内壁紧密接触的所述嵌入板,所述嵌入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嵌入板的上端面前端固定设置有所述俯卧撑支杆,所述俯卧撑支杆竖直向上穿过所述底板和所述前臂弧套且上部弯曲。进一步地,所述俯卧撑支杆包括握持平杆、上弧形连杆、下弧形连杆和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嵌入板的上端,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下弧形连杆,所述下弧形连杆上部向前呈弧形弯曲且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上弧形连杆,所述上弧形连杆呈半圆弧形杆状结构且上下两端均朝后,所述上弧形连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握持平杆,所述握持平杆呈直杆状且水平向后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所述前臂弧套采用塑料一体化成型。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成对使用,能够同时满足平板撑和俯卧撑的运动需求,功能有机结合性好,占地面积较小。2、本技术在需要进行平板撑运动时,使用者双臂的前部分别放入两个前臂弧套内,手部可以握持住俯卧撑支杆的竖直支撑杆,便于臂部肌肉收紧,尤其是前臂弧套内设置有弹性垫,可以有效避免肘部和前臂产生痛感而受到损伤,在需要进行俯卧撑运动时,使用者双手可以分别握持住两个俯卧撑支杆的握持平杆,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受到损伤。3、本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4、本技术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5、本技术便于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成对使用时的放置示意图。图中:1-俯卧撑支杆,11-握持平杆,12-上弧形连杆,13-下弧形连杆,14-竖直支撑杆,2-前臂弧套,3-弹性垫,4-底板,41-嵌入孔,5-嵌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包括俯卧撑支杆1、前臂弧套2、弹性垫3、底板4和嵌入板5,底板4呈矩形板状结构且上端固定设置有前臂弧套2,前臂弧套2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卷曲朝上且横截面呈半圆形,前臂弧套2的凹曲面上贴合粘连有弹性垫3,底板4的下端面前端设置有呈长孔状的嵌入孔41,嵌入孔41内嵌入有与其内壁紧密接触的嵌入板5,嵌入板5的下端面与底板4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嵌入板5的上端面前端固定设置有俯卧撑支杆1,俯卧撑支杆1竖直向上穿过底板4和前臂弧套2且上部弯曲。俯卧撑支杆1包括握持平杆11、上弧形连杆12、下弧形连杆13和竖直支撑杆14,竖直支撑杆14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嵌入板5的上端,竖直支撑杆1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下弧形连杆13,下弧形连杆13上部向前呈弧形弯曲且上端固定设置有上弧形连杆12,上弧形连杆12呈半圆弧形杆状结构且上下两端均朝后,上弧形连杆1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握持平杆11,握持平杆11呈直杆状且水平向后延伸,使得俯卧撑支杆1在承受使用者进行俯卧撑运动时可以产生良好的稳定支撑,同时竖直支撑杆14能够满足使用者在进行平板撑运动时,手部良好的握持感。便于臂部肌肉收紧施力。底板4和前臂弧套2采用塑料一体化成型,降低整体重量,便于家用收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需要成对使用,能够同时满足平板撑和俯卧撑的运动需求,功能有机结合性好,占地面积较小,其中在需要进行平板撑运动时,使用者双臂的前部分别放入两个前臂弧套2内,手部可以握持住俯卧撑支杆1的竖直支撑杆14,便于臂部肌肉收紧,尤其是前臂弧套2内设置有弹性垫3,可以有效避免肘部和前臂产生痛感而受到损伤,在需要进行俯卧撑运动时,使用者双手可以分别握持住两个俯卧撑支杆1的握持平杆11,可以有效避免手腕受到损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技术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俯卧撑支杆、前臂弧套、弹性垫、底板和嵌入板,所述底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前臂弧套,所述前臂弧套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卷曲朝上且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前臂弧套的凹曲面上贴合粘连有所述弹性垫,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前端设置有呈长孔状的嵌入孔,所述嵌入孔内嵌入有与其内壁紧密接触的所述嵌入板,所述嵌入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嵌入板的上端面前端固定设置有所述俯卧撑支杆,所述俯卧撑支杆竖直向上穿过所述底板和所述前臂弧套且上部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用多功能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俯卧撑支杆、前臂弧套、弹性垫、底板和嵌入板,所述底板呈矩形板状结构且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前臂弧套,所述前臂弧套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卷曲朝上且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前臂弧套的凹曲面上贴合粘连有所述弹性垫,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前端设置有呈长孔状的嵌入孔,所述嵌入孔内嵌入有与其内壁紧密接触的所述嵌入板,所述嵌入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嵌入板的上端面前端固定设置有所述俯卧撑支杆,所述俯卧撑支杆竖直向上穿过所述底板和所述前臂弧套且上部弯曲。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义忠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