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356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调控器和运动电机,调控器包括CPU、PWM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A/D模块、定时计数模块和通信接口,运动电机包括动力线圈和阻力线圈和转动脉冲输出端。其中,PWM模块在CPU的控制下输出PWM信号,再通过电压调节模块对输入的动力电压进行调节输出阻力电压,而阻力电压被A/D模块采样后反馈给CPU,使得CPU控制PWM模块产生动态的PWM信号,以保证阻力电压输出稳定。该阻力调节装置应用在动感单车上,使得阻力调节准确而稳定,并且阻力电压来源于运动电机产生的动力电压,节省能耗,通过通信接口还可以进行各种控制和数据输出,适于物联网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健身运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大众健身普及,使用运动健身器材进行健身锻炼逐渐普及,并进入家庭。在动感单车训练中,对动感单车的阻力调节不能做到精准高效,因此不能科学有效的得到准确的训练数据,为此需要提供相应的阻力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动感单车阻力调节方法复杂、采集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感单车上的调控器以及随所述动感单车的车轮同转的运动电机,所述调控器与所述运动电机电连接,所述调控器包括CPU、PWM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A/D模块,所述运动电机包括动力线圈和阻力线圈,所述PWM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阻力线圈的接线端电连接,由此向所述阻力线圈输入阻力电压,所述动力线圈的接线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由此所述动力线圈产生的动力电压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A/D模块的采样端电连接,所述A/D模块对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所述阻力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阻力电压值,所述CPU根据所述阻力电压值控制所述PWM模块产生PWM控制信号,并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使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阻力电压保持稳定输出。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的正极连接一可控硅的输入端,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PWM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可控硅的输出端连接一个二极管的负极并且还连接一个电感,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电容的正极,所述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的负极、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的负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电容的负极电连接在一起并接地。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线圈的接线端还与所述A/D模块的另一采样端电连接,所述A/D模块对所述动力线圈输出的所述动力电压进行采样得到动力电压值,所述CPU根据所述动力电压值计算所述运动电机的动力功率值。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CPU还根据所述阻力电压值计算所述阻力线圈的消耗功率值。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电机还包括转动脉冲输出端,所述调控器还包括定时计数模块,所述转动脉冲输出端与所述定时计数模块电连接,由此所述转动脉冲输出端产生输出的脉冲信号被所述定时计数模块测量,并得到所述动感单车的车轮的转速。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控器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动感单车的操控单元通信互联,由此接收所述操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操控单元发送工作参数。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控器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网络路由设备通信互联,所述网络路由设备与个人移动终端网络互联,由此接收所述个人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发送工作参数。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控器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通过所述通信接口与网络路由设备通信互联,所述网络路由设备汇接多辆动感单车上的所述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并接入动感单车训练平台,由所述动感单车训练平台统一对所述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进行调控,包括接收所述动感单车训练平台的控制指令,以及向所述动感单车训练平台发送工作参数。在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阻力调节指令和参数查询指令,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所述消耗功率值和动力功率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包括调控器和运动电机,调控器包括CPU、PWM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A/D模块、定时计数模块和通信接口,运动电机包括动力线圈和阻力线圈和转动脉冲输出端。其中,PWM模块在CPU的控制下输出PWM信号,再通过电压调节模块对输入的动力电压进行调节输出阻力电压,而阻力电压被A/D模块采样后反馈给CPU,使得CPU控制PWM模块产生动态的PWM信号,以保证阻力电压输出稳定。该阻力调节装置应用在动感单车上,使得阻力调节准确而稳定,并且阻力电压来源于运动电机产生的动力电压,节省能耗,通过通信接口还可以进行各种控制和数据输出,适于物联网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PWM信号控制示意图;图3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PWM信号控制示意图;图4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中电压调节模块电路组成示意图;图5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6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图7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该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动感单车上的调控器11以及随所述动感单车的车轮同转的运动电机12,运动电机12通常设置在动感单车的车轮转轴上,因此能够随车轮转动而旋转。调控器11与所述运动电机12电连接,其中,调控器11包括CPU111、PWM模块112、电压调节模块113和A/D模块114,运动电机12包括动力线圈122和阻力线圈121,所述PWM模块11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的输出端与所述阻力线圈121的接线端电连接,由此向所述阻力线圈121输入阻力电压,所述动力线圈122的接线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的输入端电连接,由此所述动力线圈122产生的动力电压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的输出端还与所述A/D模块114的采样端电连接,所述A/D模块114对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输出的所述阻力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阻力电压值,所述CPU111根据所述阻力电压值控制所述PWM模块112产生PWM控制信号,并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使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113输出的阻力电压保持稳定输出。这里,运动电机是加装在运动单车车轮上并且能够随车轮同步转动的电机,该电机设置有动力线圈,也称之为转子线圈,该动力线圈随车轮同步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动力线圈上缠绕的导线切割电机中磁铁产生的磁场而在导线上产生电流,在运动电机负载不变的情况下,电流越大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感单车上的调控器以及随所述动感单车的车轮同转的运动电机,所述调控器与所述运动电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器包括CPU、PWM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A/D模块,所述运动电机包括动力线圈和阻力线圈,所述PWM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阻力线圈的接线端电连接,由此向所述阻力线圈输入阻力电压,所述动力线圈的接线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由此所述动力线圈产生的动力电压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A/D模块的采样端电连接,所述A/D模块对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所述阻力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阻力电压值,所述CPU根据所述阻力电压值控制所述PWM模块产生PWM控制信号,并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使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阻力电压保持稳定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动感单车上的调控器以及随所述动感单车的车轮同转的运动电机,所述调控器与所述运动电机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器包括CPU、PWM模块、电压调节模块和A/D模块,所述运动电机包括动力线圈和阻力线圈,所述PWM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阻力线圈的接线端电连接,由此向所述阻力线圈输入阻力电压,所述动力线圈的接线端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由此所述动力线圈产生的动力电压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还与所述A/D模块的采样端电连接,所述A/D模块对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所述阻力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阻力电压值,所述CPU根据所述阻力电压值控制所述PWM模块产生PWM控制信号,并输入到所述电压调节模块,使得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输出的阻力电压保持稳定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的正极连接一可控硅的输入端,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PWM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可控硅的输出端连接一个二极管的负极并且还连接一个电感,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一个电容的正极,所述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的正极,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的负极、所述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出端的负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电容的负极电连接在一起并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单车阻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圈的接线端还与所述A/D模块的另一采样端电连接,所述A/D模块对所述动力线圈输出的所述动力电压进行采样得到动力电压值,所述CPU根据所述动力电压值计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踏行天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