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茹专利>正文

一种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53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包括约束带本体以及多个绑带;约束带本体包括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在两者的上部边缘中部均设有缺口,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两者贴合后在外侧边缘连续固定;在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之间的空间内设有第一海绵体和第二海绵体,两者分位于缺口的左右两侧;在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两者的中部之间还设有活动内支架,活动内支架包括带有两个轴孔的基座以及均为L形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在两者的底部均设有转轴,两个转轴分位于基座的两个轴孔内,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位于缺口的两侧;在外侧帆布一端的前部设有第一粘带,在内侧帆布另一端的背部设有第二粘带;多个绑带的内端与外侧帆布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
技术介绍
滞留针是临床较常用到的医疗用品之一,滞留针是指长期打吊瓶时一次刺入血管、可多次重复使用的针头组件,可以减轻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特别对于出现浮肿的患者来说,滞留针的采用能够极大地降低病患的痛苦,同时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与此同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特定情形的患者,为了在治疗时防止其由于烦躁、意识不清等情况而发生进一步伤害,或者因诊疗、护理等需要而限制患者四肢的活动,通常需要采用保护性约束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保护性约束。现有的约束带通常包括可以闭合成环形的带体,在带体的外部设置多条绑带,其中带体用于环抱固定在病患的四肢上,绑带用于向病床床架上固定。上述结构的约束带在与滞留针同时使用时存在如下缺陷:滞留针通常埋置在上臂上,上臂通常也是绑置约束带的位置之一,这样对于某些病患来说,同时在上臂上埋置滞留针和绑置约束带就产生了麻烦,约束带会将滞留针包覆在内部,时间长了会给病患造成机械性的静脉炎。因此,必须对约束带进行结构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防止对滞留针造成干扰的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包括用于环抱固定病患肢体的约束带本体以及多个用于向病床绑紧固定的绑带;约束带本体包括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在两者的上部边缘中部均设有缺口,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两者贴合后在外侧边缘连续固定;在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之间的空间内设有第一海绵体和第二海绵体,两者分位于缺口的左右两侧;在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两者的中部之间还设有活动内支架,活动内支架包括带有两个轴孔的基座以及均为L形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在两者的底部均设有转轴,两个转轴分位于基座的两个轴孔内,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分位于缺口的两侧;在外侧帆布一端的前部设有第一粘带,在内侧帆布另一端的背部设有环抱后与第一粘带粘接固定的第二粘带;多个绑带的内端与外侧帆布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与现有的约束带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约束带本体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缺口,实现了向病患肢体尤其是上臂上进行固定时将滞留针位置空缺出来的技术效果,有效避免了对滞留针的压迫,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由于约束带的压迫带来的静脉炎问题。通过在约束带本体的内部设置第一海绵体和第二海绵体,提升了整体的舒适度;通过在约束带本体的中部、缺口的外侧设置活动内支架,实现了对中部尤其是缺口周围部位的有力支撑,防止在固定过程中发生形变,进一步保证了不对滞留针产生压迫的技术效果。优选地:多个绑带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两者的内端与外侧帆布上、缺口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三绑带和第四绑带两者的内端与外侧帆布上、缺口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辅助绑带,其内端与约束带本体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粘带采用缝合线缝合固定在外侧帆布上;第二粘带为分立的两条,每条均包括固定部和外延部,固定部采用缝合线缝合固定在内侧帆布上。优选地:外侧帆布和内侧帆布两者的外侧边缘采用缝合线缝合连接,在活动内支架两侧的位置分别采用缝合线缝合固定。优选地:在活动内支架的基座上还开设有多个铆钉孔,且基座采用多个铆钉与外侧帆布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活动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绑带;2、辅助绑带;3、第二绑带;4、第一粘带;5、第一海绵体;6、外侧帆布;7、缺口;8、第二海绵体;9、第三绑带;10、第二粘带;11、第四绑带;12、内侧帆布;13、活动内支架;13-1、第一支杆;13-2、第二支杆;13-3、铆钉孔;13-4、基座;14、约束带本体;15、缝合线;16、病患手臂;17、胶带;18、滞留针。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包括用于环抱固定病患肢体的约束带本体14以及多个用于向病床绑紧固定的绑带。约束带本体14包括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在两者的上部边缘中部均设有缺口7,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两者贴合后在外侧边缘连续固定。本实施例中,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两者的外侧边缘采用缝合线15缝合连接,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以采用粘接固定或者热压融合固定等方式。在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之间的空间内设有第一海绵体5和第二海绵体8,两者分位于缺口7的左右两侧,两个海绵体提升本约束带施加于病患肢体后的舒适性。在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两者的中部之间还设有活动内支架13,活动内支架13包括带有两个轴孔的基座13-4以及均为L形的第一支杆13-1和第二支杆13-2,在两者的底部均设有转轴,两个转轴分位于基座13-4的两个轴孔内,第一支杆13-1和第二支杆13-2分位于缺口7的两侧。活动内支架13用于提升缺口7部位的结构强度,防止局部变形,保证缺口7保持在合适的开口状态。为了进一步保证活动内支架13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在活动内支架13两侧的位置分别采用缝合线15缝合固定,这样活动内支架13位于左右两条缝合线15之间,位置相对固定。更进一步地,在活动内支架13的基座13-4上还开设有多个铆钉孔13-3,且基座13-4采用多个铆钉与外侧帆布6固定连接。在外侧帆布6一端的前部设有第一粘带4,在内侧帆布12另一端的背部设有环抱后与第一粘带4粘接固定的第二粘带10。本实施例中,第一粘带4采用缝合线15缝合固定在外侧帆布6上;第二粘带10为分立的两条,每条均包括固定部和外延部,固定部采用缝合线15缝合固定在内侧帆布12上。多个绑带的内端与外侧帆布6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多个绑带包括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3、第三绑带9和第四绑带11,第一绑带1和第二绑带3两者的内端与外侧帆布6上、缺口7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第三绑带9和第四绑带11两者的内端与外侧帆布6上、缺口7右侧的位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绑带2,其内端与约束带本体14一端的中部固定连接。图2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滞留针18的针尖位于病患手臂16的血管内,滞留针18的软管部分采用多个胶带17粘接在病患手臂16的皮肤上;将约束带本体14环抱在病患手臂16上,将缺口7的位置对正滞留针18的针尖部分,避免产生压迫;之后采用第一粘带4和第二粘带10将约束带本体14环抱固定;之后将各绑带的外端拴接固定在病患的病床床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其特征是:包括用于环抱固定病患肢体的约束带本体(14)以及多个用于向病床绑紧固定的绑带;约束带本体(14)包括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在两者的上部边缘中部均设有缺口(7),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两者贴合后在外侧边缘连续固定;在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之间的空间内设有第一海绵体(5)和第二海绵体(8),两者分位于缺口(7)的左右两侧;在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两者的中部之间还设有活动内支架(13),活动内支架(13)包括带有两个轴孔的基座(13‑4)以及均为L形的第一支杆(13‑1)和第二支杆(13‑2),在两者的底部均设有转轴,两个转轴分位于基座(13‑4)的两个轴孔内,第一支杆(13‑1)和第二支杆(13‑2)分位于缺口(7)的两侧;在外侧帆布(6)一端的前部设有第一粘带(4),在内侧帆布(12)另一端的背部设有环抱后与第一粘带(4)粘接固定的第二粘带(10);多个绑带的内端与外侧帆布(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其特征是:包括用于环抱固定病患肢体的约束带本体(14)以及多个用于向病床绑紧固定的绑带;约束带本体(14)包括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在两者的上部边缘中部均设有缺口(7),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两者贴合后在外侧边缘连续固定;在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之间的空间内设有第一海绵体(5)和第二海绵体(8),两者分位于缺口(7)的左右两侧;在外侧帆布(6)和内侧帆布(12)两者的中部之间还设有活动内支架(13),活动内支架(13)包括带有两个轴孔的基座(13-4)以及均为L形的第一支杆(13-1)和第二支杆(13-2),在两者的底部均设有转轴,两个转轴分位于基座(13-4)的两个轴孔内,第一支杆(13-1)和第二支杆(13-2)分位于缺口(7)的两侧;在外侧帆布(6)一端的前部设有第一粘带(4),在内侧帆布(12)另一端的背部设有环抱后与第一粘带(4)粘接固定的第二粘带(10);多个绑带的内端与外侧帆布(6)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影响埋针的新型医用约束带,其特征是:多个绑带包括第一绑带(1)、第二绑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茹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