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囊式压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52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囊式压脉器,包括外层固定带,在外层固定带的内侧套装有内层约束带,内层约束带与外层固定带之间存在有间隙,内层约束带上分布有约束孔,在约束孔与外层固定带内壁之间套装有球状水囊,所述约束孔的直径小于球状水囊的直径。所述约束孔周边设置有增强支撑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缩短拔针后的压迫时间。操作非常方便,透析结束后,将无菌纱块和水囊放在针眼处的创可贴上拔针立即压迫,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囊式压脉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水囊式压脉器。
技术介绍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果使用不当会引起并发症,比如形成血栓、假性动脉瘤等等。内瘘手术成功后,要求通畅率高于3年,但是实际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内瘘的失功,而血管资源数量有限,无法再生,无法制造,无法完全被取代。护士是血管通路的使用者和维护者,有责任最大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线。按压操作不当会造成出血、血栓、血肿和假性动脉瘤等情况发生。血栓形成后内瘘闭塞引起的肢体肿胀。现有处理方式是采用固定的配合棉棒的处理方式,棉棒质地较硬,压迫时容易跑偏。压瘘力度不好掌握,过松容易使针眼出血,过紧会阻断动静脉內瘘的血流,容易形成血栓导致瘘的闭塞,或者形成假性动脉瘤,影响瘘的使用。不易观察渗血,造成病人感觉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囊式压脉器,以解决压瘘力度不好掌握,过松容易使针眼出血,过紧会阻断动静脉內瘘的血流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囊式压脉器,包括外层固定带,在外层固定带的内侧套装有内层约束带,内层约束带与外层固定带之间存在有间隙,内层约束带上分布有约束孔,在约束孔与外层固定带内壁之间套装有球状水囊,所述约束孔的直径小于球状水囊的直径。所述约束孔周边设置有增强支撑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保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缩短拔针后的压迫时间。操作非常方便,透析结束后,将无菌纱块和水囊放在针眼处的创可贴上拔针立即压迫,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外层固定带,2为内层约束带,3为间隙,4为约束孔,5为增强支撑圈,6为连接端,7为球状水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水囊式压脉器,在外层固定带1的内侧套装有内层约束带2,外层固定带1设置有连接端6,连接端6可以采用魔术贴或者连接扣的方式进行固定。内层约束带2与外层固定带1之间存在有间隙3,内层约束带2具有一定弹性,可以将内层约束带2向内推起一定高度。参见图2所示,内层约束带2上分布有约束孔4,在约束孔4与外层固定带1内壁之间套装有球状水囊7,所述约束孔4的直径小于球状水囊7的直径,从而水囊不会从约束孔4内脱落。上述方案结构简单,操作非常方便,透析结束后,将无菌纱块和水囊放在针眼处的创可贴上拔针立即压迫,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实施例2:在实施例1基础上,又在约束孔4周边设置有增强支撑圈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囊式压脉器,包括外层固定带,其特征是:在外层固定带的内侧套装有内层约束带,内层约束带与外层固定带之间存在有间隙,内层约束带上分布有约束孔,在约束孔与外层固定带内壁之间套装有球状水囊,所述约束孔的直径小于球状水囊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囊式压脉器,包括外层固定带,其特征是:在外层固定带的内侧套装有内层约束带,内层约束带与外层固定带之间存在有间隙,内层约束带上分布有约束孔,在约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华张中华周秀峰杨志华范秀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