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05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本体;柜体本体包括壳体、柜门、转动固定板、进线开关、出线开关;进线开关与出线开关固定连接于转动固定板上;壳体形状为正八边形;转动固定板包括转轴、定位固定孔,转轴设置于转动固定板的几何中心处;壳体内壁设有转动连接槽、壳体定位孔;转轴与转动连接槽转动配合;定位固定孔与壳体定位孔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结构连接配电连接电器并作为一整体,轻松实现配电进出线开关的位置变换,从而解决不改动配电柜实现进线端位置的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适应性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电柜,尤其涉及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或配电箱是室内接线的核心,配电柜的接线与配电柜之间的接线复杂程度往往因控制线路的数量的增加而呈几何级数的增长;目前配电柜的输电线缆的进出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上进上出、上进下出、下进上出、下进下出,因进线与出线电缆粗细与数量不同,对于不同侧进出线的配电柜往往是定制的,即定好进出线方式就不能更改,但对于配电工程而言,往往配电施工现场情况会因各种情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线缆长度不够必须更改进线方式,或线缆弯曲程度过大不利于进线操作等情况,这就需要对配电柜的整体电气设备做调整,但定制化的配电柜无法做到轻松变化进出线方式,故目前急需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通过转动结构连接配电连接电器并作为一整体,轻松实现配电进出线开关的位置变换,从而解决不改动配电柜实现进线端位置的更换。本技术提供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本体;所述柜体本体包括壳体、柜门、转动固定板、进线开关、出线开关;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固定板上;所述壳体形状为正八边形;所述柜门安装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出线开关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进线开关一端连接进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一铜排;所述出线开关一端连接出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二铜排;所述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二铜排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固定板包括转轴、定位固定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固定板的几何中心处;所述壳体内壁设有转动连接槽、壳体定位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连接槽转动配合;所述定位固定孔与所述壳体定位孔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进出线槽、第二进出线槽;所述第一进出线槽位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进出线槽位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转动固定板带动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绕所述转动连接槽的轴线转动;进线电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线槽或所述第二进出线槽连接所述进线开关,出线电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线槽或所述第二进出线槽连接所述出线开关。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通过角钢或C型钢或方钢焊接固定于所述转动固定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壁挂孔;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壁挂孔配合将所述壳体固定于墙上。进一步地,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低压空气开关;所述低压空气开关输入端通过互感器连接至所述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二铜排上;所述低压空气开关输出端;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连接至所述低压空气开关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所述控制开关控制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断路。进一步地,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电能参数表;所述电能参数表连接至所述低压空气开关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电能参数表包括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功率因素表。进一步地,所述柜体本体还包括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置于所述柜体本体侧面。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本体;柜体本体包括壳体、柜门、转动固定板、进线开关、出线开关;进线开关与出线开关固定连接于转动固定板上;壳体形状为正八边形;柜门安装于壳体表面;出线开关的数量至少一个;进线开关一端连接进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一铜排;出线开关一端连接出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二铜排;第一铜排与第二铜排电性连接;转动固定板包括转轴、定位固定孔,转轴设置于转动固定板的几何中心处;壳体内壁设有转动连接槽、壳体定位孔;转轴与转动连接槽转动配合;定位固定孔与壳体定位孔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壳体还包括第一进出线槽、第二进出线槽;第一进出线槽位于壳体顶部,第二进出线槽位于壳体底部;转动固定板带动进线开关与出线开关绕转动连接槽的轴线转动;进线电缆通过第一进出线槽或第二进出线槽连接进线开关,出线电缆通过第一进出线槽或第二进出线槽连接出线开关。本技术通过转动结构连接配电连接电器并作为一整体,轻松实现配电进出线开关的位置变换,从而解决不改动配电柜实现进线端位置的更换。本技术设计巧妙,适应性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动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更换进出线方式过程示意图。图中:柜体本体1、壳体2、第一进出线槽21、第二进出线槽22、转动连接槽23、壳体定位孔24、壁挂孔25、电能参数表3、控制开关4、柜门6、转动固定板7、转轴71、定位固定孔72、进线开关8、出线开关9、低压空气开关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如图1-图5所示,包括柜体本体1;柜体本体1包括壳体2、柜门6、转动固定板7、进线开关8、出线开关9;进线开关8与出线开关9固定连接于转动固定板7上;壳体2形状为正八边形;柜门6安装于壳体2表面;出线开关9的数量至少一个;进线开关8一端连接进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一铜排;出线开关9一端连接出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二铜排;第一铜排与第二铜排电性连接;转动固定板7包括转轴71、定位固定孔72,转轴71设置于转动固定板7的几何中心处;壳体2内壁设有转动连接槽23、壳体定位孔24;转轴71与转动连接槽23转动配合;定位固定孔72与壳体定位孔24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壳体2还包括第一进出线槽21、第二进出线槽22;第一进出线槽21位于壳体2顶部,第二进出线槽22位于壳体2底部;转动固定板7带动进线开关8与出线开关9绕转动连接槽23的轴线转动;进线电缆通过第一进出线槽21或第二进出线槽22连接进线开关8,出线电缆通过第一进出线槽21或第二进出线槽22连接出线开关9。应当理解,壳体2形状设计为正八边形为方便转动时防止干涉,当然也能设计成其他多边形,为避免多余结构浪费,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正八边形。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线开关8与出线开关9通过角钢或C型钢或方钢焊接固定于转动固定板7上。如图4所示,为提供,配电柜安装上墙,壳体2上还设有壁挂孔25;通过固定件与壁挂孔25配合将壳体2固定于墙上。在一实施例中,为使配电柜散热良好,柜体本体1还包括通风口;通风口设置于柜体本体1侧面。配电柜热量通过通风口与外界空气保持连通,降低内部电器发热,保证内部连接正常。一般的,如图3所示,转动固定板7为减轻重量而设计多个减轻槽,同时确保整体结构强度。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柜体本体1还包括低压空气开关10;低压空气开关10输入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本体;所述柜体本体包括壳体、柜门、转动固定板、进线开关、出线开关;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固定板上;所述壳体形状为正八边形;所述柜门安装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出线开关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进线开关一端连接进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一铜排;所述出线开关一端连接出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二铜排;所述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二铜排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固定板包括转轴、定位固定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固定板的几何中心处;所述壳体内壁设有转动连接槽、壳体定位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连接槽转动配合;所述定位固定孔与所述壳体定位孔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进出线槽、第二进出线槽;所述第一进出线槽位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进出线槽位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转动固定板带动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绕所述转动连接槽的轴线转动;进线电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线槽或所述第二进出线槽连接所述进线开关,出线电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线槽或所述第二进出线槽连接所述出线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本体;所述柜体本体包括壳体、柜门、转动固定板、进线开关、出线开关;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固定板上;所述壳体形状为正八边形;所述柜门安装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出线开关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进线开关一端连接进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一铜排;所述出线开关一端连接出线电缆,另一端连接第二铜排;所述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二铜排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固定板包括转轴、定位固定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动固定板的几何中心处;所述壳体内壁设有转动连接槽、壳体定位孔;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连接槽转动配合;所述定位固定孔与所述壳体定位孔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进出线槽、第二进出线槽;所述第一进出线槽位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进出线槽位于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转动固定板带动所述进线开关与所述出线开关绕所述转动连接槽的轴线转动;进线电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线槽或所述第二进出线槽连接所述进线开关,出线电缆通过所述第一进出线槽或所述第二进出线槽连接所述出线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允许双侧进线的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陈建东房健张学涛王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然通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