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天线阵列和双极化相控阵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03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阵列和双极化相控阵天线,包括极化馈线组件、耦合缝隙组件、多个辐射贴片和金属化过孔组件,极化馈线组件包括第一极化馈线和第二极化馈线,耦合缝隙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多个第一耦合缝隙和多个第二耦合缝隙,辐射贴片位于耦合缝隙组件的上层,并排设置的多个第一金属化过孔位于第一耦合缝隙和第二耦合缝隙之间。通过引入金属化过孔,将各个极化的馈电网络隔离开,从而能够有效抑制馈线间的互耦引起的交叉极化分量,本案双极化相控阵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在35dB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化天线阵列和双极化相控阵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阵列和双极化相控阵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雷达极化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具备同时进行多种任务的雷达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因其可以替代多个单一功能的雷达,从而能有效减少雷达的数量,这些需求对天线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的需求是天线应该具有双极化的工作能力。具有精确极化测量能力的多极化相控阵雷达是未来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气象观测和防空反导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目标极化信息获取的精度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极化信息的准确程度将从源头上对相控阵雷达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对于天线来说,为了保证极化信息的准确性,天线需要具有较高的交叉极化隔离度,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天线交叉极化隔离度一般为20dB至30dB。对于传统微带线馈电的双极化阵列来说,由于微带线中电场的分布不平衡,会引入较强的交叉极化分量,另外,不同极化馈电网络间的互耦也会产生正交极化分量,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会使阵列的交叉极化明显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交叉极化隔离度的双极化天线阵列。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交叉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极化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极化馈线组件,所述极化馈线组件包括第一极化馈线和第二极化馈线,所述第一极化馈线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线沿延伸方向延展设置,所述第一极化馈线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线沿布置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布置方向,耦合缝隙组件,所述耦合缝隙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耦合缝隙和多个第二耦合缝隙,所述第一耦合缝隙垂直于所述第二耦合缝隙,多个所述第一耦合缝隙沿所述延伸方向布置并位于所述第一极化馈线的上层,多个所述第二耦合缝隙沿所述延伸方向布置并位于所述第二极化馈线的上层;多个辐射贴片,多个所述辐射贴片沿所述延伸方向布置,所述辐射贴片位于所述耦合缝隙组件的上层,一个所述辐射贴片覆盖在一...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极化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极化馈线组件,所述极化馈线组件包括第一极化馈线和第二极化馈线,所述第一极化馈线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线沿延伸方向延展设置,所述第一极化馈线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线沿布置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布置方向,耦合缝隙组件,所述耦合缝隙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耦合缝隙和多个第二耦合缝隙,所述第一耦合缝隙垂直于所述第二耦合缝隙,多个所述第一耦合缝隙沿所述延伸方向布置并位于所述第一极化馈线的上层,多个所述第二耦合缝隙沿所述延伸方向布置并位于所述第二极化馈线的上层;多个辐射贴片,多个所述辐射贴片沿所述延伸方向布置,所述辐射贴片位于所述耦合缝隙组件的上层,一个所述辐射贴片覆盖在一个所述第一耦合缝隙和一个所述第二耦合缝隙的上方;金属化过孔组件,所述金属化过孔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金属化过孔,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连接所述耦合缝隙组件所在的金属层,沿所述延伸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位于所述第一极化馈线和所述第二极化馈线之间,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第一金属化过孔位于所述第一耦合缝隙和所述第二耦合缝隙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天线阵列设置有布置中心线,所述布置中心线平行于所述布置方向设置;多个所述辐射贴片以所述布置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耦合缝隙以所述布置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耦合缝隙以所述布置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天线阵列还包括第一射频接头焊盘和第二射频接头焊盘,所述第一射频接头焊盘、所述第二射频接头焊盘位于所述极化馈线组件的下层;所述第一射频接头焊盘设置在布置中心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晓军李琳王育才刘远曦刘宏宗辛永豪黄玉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