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91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06
一种联轴器,包含有一外接单元,具有多个抵槽径向间隔设置;各抵槽分别形成有一内顶面,两内侧面;多个连动件,分别装设于该外接单元的各抵槽;各连动件具有一外顶面对应该外接单元的内顶面,两外侧面对应该外接单元的内侧面,两内侧面其间形成有一开口,以及一内顶面位于该外顶面的对面;一内接单元,具有多个抵肋径向间隔设置;各抵肋具有两肋边分别靠抵于该各连动件的两内侧面,以及一肋顶可与该连动件的内顶面靠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轴器
本技术是与联结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联轴器供联结两轴。
技术介绍
已知联轴器,例如多个连动件是一体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其无法单独更换,更换成本较高,而且无法适用于不同尺寸;或者,有的连动件没有开口,其抵肋没有径向连接在轴管上,因此传动结构强度较差;此外,装设该连动件的抵槽形状配置普通,其在转矩传动效率仍有待提升;综上问题,均有待加以改善,以使更符合产业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联轴器,其可使方便更换连动件,减少连动件因离心力产生的变形,增加结构强度,及使转矩更有效传达动作。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联轴器,包含有一外接单元,具有多个抵槽径向间隔设置;各抵槽分别形成有一内顶面,两内侧面;多个连动件,分别装设于该外接单元的各抵槽;各连动件具有一外顶面对应该外接单元的内顶面,两外侧面对应该外接单元的内侧面,两内侧面其间形成有一开口,以及一内顶面位于该外顶面的对面;一内接单元,具有多个抵肋径向间隔设置;各抵肋具有两肋边分别靠抵于该各连动件的两内侧面,以及一肋顶可与该连动件的内顶面靠抵。较佳地,该外接单元具有一槽底面,该连动件两端的至少一端具有一凸片形成在该外顶面与内顶面之间而可抵于该槽底面。较佳地,该各连动件的内顶面与两内侧面之间各形成有一内缩槽。较佳地,该各抵槽的内顶面与两内侧面间各形成有一间隔面,该各连动件的外顶面与两外侧面之间各形成有一间隔面其与该各抵槽的间隔面间形成有一空隙。较佳地,该抵肋的两肋边是呈平行状,该连动件的两内侧面向该外顶面的方向呈渐开状。较佳地,该连动件两端的至少一端于其各外侧面与其对应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一凸柱。由此,利用该抵槽、连动件及抵肋的结构及形状配置,其可使方便更换连动件,减少连动件因离心力产生的变形,增加结构强度,并使转矩更有效传达动作。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另一分解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外接件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连动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连动件的端视图。图7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内接件的截面图。图8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侧视组合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原尺寸比较图。图10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通过凸片的侧视组合剖面图。图1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通过凸柱的侧视组合剖面图。图12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连动件的立体图。图13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组合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联轴器,包含有:一外接单元1,于本实施例是由一外接件10与一端接件20以多个螺栓30螺接组成。该外接件10具有一本体11,一轴孔12,多个抵槽13径向间隔设置;各抵槽13分别形成有一内顶面131呈弧形,两内侧面132呈弧形接于该内顶面131,两间隔面133呈弧形接于该内顶面131与内侧面132,以及一槽底面134。换言之,该各抵槽13的内顶面131与两内侧面132间各形成有一间隔面133。多个连动件40,分别装设于该外接单元1的各抵槽13;本实施例中,各连动件40是为胶块稍可弹性变形。各连动件40具有一外顶面41呈弧形对应该外接单元1的内顶面131,一内顶面45呈弧形位于该外顶面41的对面,两外侧面42呈弧形对应该外接单元1的内侧面132,两内侧面44其间形成有一开口M。其中,该各连动件40的外顶面41与两外侧面42之间各形成有一间隔面43其与该各抵槽13的间隔面43间形成有一空隙G。此外,该各连动件40的内顶面45与两内侧面44之间各形成有一内缩槽46。再者,该连动件40的两端各具有一凸片47形成在该外顶面41与内顶面45之间,其中该连动件40的两端各于其各外侧面42与其对应的内侧面44之间形成有一凸柱48。一内接单元5,于本实施例是由一内接件50与一端接件60以多个螺栓70螺接组成。该内接件50具有一本体51,一轴孔52,多个抵肋53径向间隔设置。其中,该各抵肋53具有两肋边531分别靠抵于该各连动件40的两内侧面44,以及一肋顶532可与该连动件40的内顶面45靠抵。再者,该抵肋53的两肋边531是呈平行状,该连动件40的两内侧面44向该外顶面41的方向呈渐开状。该各连动件40的开口M是可供该各抵肋53径向连接到其本体51。如图9所示,是该各连动件40装设前形状未变形的说明附图,其中该连动件40的两外侧面42尺寸及位置是略大于该外接件10的两内侧面132的尺寸及位置。其中,该内缩槽46可以使该连动件40较为容易弹性变形,该空隙G则可供该连动件40弹性变形之用。装设后即形成预压力及预变形,使该各连动件40更减少离心变形而有动作间隙的问题。通过以上实施方式说明之后,本技术可使方便更换连动件40,减少连动件40因离心力产生的变形,增加结构强度,并使转矩更有效传达动作,因此确实达成本技术所述目的。而各部位呈弧形的配置,亦增加达成本技术所述目的功用。如图12及图13所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联轴器,是与前述实施例大致相同,其不同点在于该各连动件40不具有所述凸柱48,惟其仍可同样达到本技术目的。除了以上的实施方式之外,本技术亦可改为实施如下:例如,该连动件40不一定要如前述两端都具有该凸片47,其也可仅至少一端具有该凸片47。或者,该连动件40不一定要如前述两端都具有该凸柱48,其也可仅至少一端形成该凸柱4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接单元(1),具有多个抵槽(13)径向间隔设置;各抵槽(13)分别形成有一内顶面(131),两内侧面(132);多个连动件(40),分别装设于该外接单元(1)的各抵槽(13);各连动件(40)具有一外顶面(41)对应该外接单元(1)的内顶面(131),两外侧面(42)对应该外接单元(1)的内侧面(132),两内侧面(44)其间形成有一开口(M),以及一内顶面(45)位于该外顶面(41)的对面;一内接单元(5),具有多个抵肋(53)径向间隔设置;各抵肋(53)具有两肋边(531)分别靠抵于该各连动件(40)的两内侧面(44),以及一肋顶(532)可与该连动件(40)的内顶面(45)靠抵。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8 TW 106211685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接单元(1),具有多个抵槽(13)径向间隔设置;各抵槽(13)分别形成有一内顶面(131),两内侧面(132);多个连动件(40),分别装设于该外接单元(1)的各抵槽(13);各连动件(40)具有一外顶面(41)对应该外接单元(1)的内顶面(131),两外侧面(42)对应该外接单元(1)的内侧面(132),两内侧面(44)其间形成有一开口(M),以及一内顶面(45)位于该外顶面(41)的对面;一内接单元(5),具有多个抵肋(53)径向间隔设置;各抵肋(53)具有两肋边(531)分别靠抵于该各连动件(40)的两内侧面(44),以及一肋顶(532)可与该连动件(40)的内顶面(45)靠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接单元(1)具有一槽底面(134),该连动件(40)两端的至少一端具有一凸片(47)形成在该外顶面(41)与内顶面(45)之间而可抵于该槽底面(13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连动件(40)的内顶面(45)与两内侧面(44)之间各形成有一内缩槽(4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连动件(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昌张哲淦莱茵哈德·威柏林玛丽克里斯汀·诺林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开天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