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67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包括:加热套,其左端设有进料口,右端设有出料口;加热轴,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套内的中心位置,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节和第二连通节与所述加热套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节与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连通节与出气口相连;高温燃气可从所述进气口通入,经过加热套和加热轴流通至所述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通过高温燃气对热解装置整体进行同时加热,实现了油砂的高效热解,大大缩小了热解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其可以安置在卡车上移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上油砂资源十分丰富,远大于石油的探明储量。油砂作为非常规能源,是后石油时代最具现实意义的替代能源,在世界能源供给中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油砂资源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对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油砂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热水洗分离法、溶液萃取法和热干馏法。其中,热干馏法所需的温度高、能耗较大,但是裂解后的轻质油砂品质较好。现有技术中的应用热干馏法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个热解炉101,该热解炉101上部设有进料口104,下部设有出料口105,内部设有绞龙102。所述绞龙102用来将待处理的由进料口104进入的油砂输送至出料口105,并排出热解炉101。热解炉101的下方设有加热装置103,其通过燃烧燃料对热解炉101进行加热。上述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设备体积庞大,建设成本高,无法在所有油砂资源地分别建设;加热装置对于热解炉的加热效率低下,极大的降低了热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包括:加热套,其左端设有进料口,右端设有出料口;加热轴,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套内的中心位置,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节和第二连通节与所述加热套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节与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二连通节与出气口相连;高温燃气可从所述进气口通入,经过加热套和加热轴流通至所述出气口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套内壁上设有多个外推料片,其可以随所述加热套1的转动,推动油砂由左至右运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轴外壁上设有多个内推料片,其可以随所述加热轴的转动,推动油砂由左至右运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套和所述加热轴内部设有多个迷宫挡片,该迷宫挡片可以延缓高温燃气的通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推料片和内推料片的顶端设有“L”形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通过高温燃气对热解装置整体进行同时加热,实现了油砂的高效热解,大大缩小了热解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其可以安置在卡车上移动工作。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在加热套和加热轴内分别设有迷宫挡片,起到延缓高温燃气通过速度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加热效率。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通过在加热套和加热轴上分别设置外推料片和内推料片,使得油砂可以从加热套和加热轴上分别获得热量,快速热解。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油砂分离热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的A-A向截面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101-热解炉;102-绞龙;103-加热装置;104-进料口;105-出料口;1-加热套;2-外推料片;3-内推料片;4-加热轴;5-迷宫挡片;6-进气口;7-出气口;8-第一连通节;9-第二连通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为: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提高油砂与热解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实现了油砂的高效热解,大大缩小了热解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以详细说明。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包括:加热套1和加热轴4。加热套1的左端设有进料口,右端设有出料口,分别用来添加待处理油砂原料和排出处理后的油砂。进料口和出料口均没有在图2中示出。加热轴4设置在所述加热套1内的中心位置,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节8和第二连通节9与所述加热套1的两端连通。如图2所示,加热套1内壁上设有多个外推料片2,加热轴4外壁上设有多个内推料片3,外推料片2和内推料片3均可以随加热套1的转动,推动油砂由左至右运动。第一连通节8与进气口6相连,第二连通节9与出气口7相连;高温燃气可从所述进气口6通入,经过加热套1和加热轴4流通至所述出气口7排出。加热套1和加热轴4内部设有多个迷宫挡片5,该迷宫挡片5可以延缓高温燃气的通过,进而起到提高热交换效率的作用。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高温燃气由右侧的进气口6通入第一连通节8中,之后分别经过加热套1和加热轴4的导通,传送至左侧的第二连通节9处,之后再由出气口7排出。高温燃气在上述传导过程中,实现了对加热套1和加热轴4的加热,进而实现了对分别连接在加热套1和加热轴4上的外推料片2和内推料片3的加热。在外推料片2和内推料片3推动油砂由左至右运动时,就对油砂进行了充分的加热。如图3所示,外推料片2和内推料片3在顶端均设有L形结构,在推动油砂前进的过程中,均起到了翻动油砂的作用,更加充分的实现了与油砂之间的热交换。加热套1和加热轴4的内部还分别设有迷宫挡片5,该迷宫挡片5在延缓高温燃气的通过的同时,与高温燃气进行了充分的热交换,进而使得加热套1和加热轴4得到了高温燃气的充分加热。从而,加热套1的内壁和加热轴4的外壁也可以对推进过程中的油砂进行充分的加热。本技术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通过高温燃气对热解装置整体进行同时加热,实现了油砂的高效热解,大大缩小了热解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使其可以安置在卡车上移动工作。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套(1),其左端设有进料口,右端设有出料口;加热轴(4),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套(1)内的中心位置,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节(8)和第二连通节(9)与所述加热套(1)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节(8)与进气口(6)相连,所述第二连通节(9)与出气口(7)相连;高温燃气可从所述进气口(6)通入,经过加热套(1)和加热轴(4)流通至所述出气口(7)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套(1),其左端设有进料口,右端设有出料口;加热轴(4),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套(1)内的中心位置,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节(8)和第二连通节(9)与所述加热套(1)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连通节(8)与进气口(6)相连,所述第二连通节(9)与出气口(7)相连;高温燃气可从所述进气口(6)通入,经过加热套(1)和加热轴(4)流通至所述出气口(7)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分离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1)内壁上设有多个外推料片(2),其可以随所述加热套(1)的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忠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三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