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152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体验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悬浮脚蹬、对悬浮脚蹬产生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的电磁底座、与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遥控杆,以及与遥控杆活动连接的支撑轴;其中,遥控杆包括与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固定杆以及嵌设在固定杆内的伸缩杆,支撑轴与伸缩杆活动连接;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电磁底座与悬浮脚蹬之间的磁力作用位置及磁力大小;同时,还用于控制支撑轴进行任意位置变动。利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多样性及全沉浸式的VR或AR体验。

Intelligent experienc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telligent experienc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 suspended pedal, an electromagnetic base which generates attraction or repulsion force to the suspended pedal, a remote control rod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base, and a supporting shaft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remote control rod, wherein the remote control rod comprises a fixed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base. The rod and the telescopic rod embedded in the fixed rod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shaft; the CPU is used to control the position and magnitude of the magnetic force between the electromagnetic base and the levitated pedal;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used to control the supporting shaft for any position change. Using the above utility model, we can achieve the diversity and immersive VR or A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体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子装置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AR、VR体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或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体验装置,用户沉浸感体验一般,支撑人体的装置主要采用跑步机形式,需要用户站立在跑步机的中间位置,运动体验单一、真实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体验装置,以解决目前VR或AR体验装置,用户体验差、运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智能体验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悬浮脚蹬、对悬浮脚蹬产生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的电磁底座、与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遥控杆,以及与遥控杆活动连接的支撑轴;其中,遥控杆包括与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固定杆以及嵌设在固定杆内的伸缩杆,支撑轴与伸缩杆活动连接;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电磁底座与悬浮脚蹬之间的磁力作用位置及磁力大小;同时,还用于控制支撑轴进行任意位置变动。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座及车把;其中,车座及车把的位置变动与支撑轴的位置变动相对应。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电磁底座的外侧设置有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全屏仓;其中,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全屏仓的开启或关闭。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全屏仓上设置有吹风机以及气味发散装置;其中,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智能模拟场景的不同,控制吹风机及气味散发装置提供与智能模拟场景相应味道的风。此外,优选的结构是,遥控杆包括第一遥控杆和第二遥控杆;支撑轴包括与第一遥控杆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轴以及与第二遥控杆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轴。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第一遥控杆包括与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杆以及嵌设在第一固定杆内的第一伸缩杆;在电磁底座内设置有圆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槽,在第一固定杆的端部嵌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万向球,第一万向球限位在第一限位槽内旋转。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第二遥控杆包括与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杆以及嵌设在第二固定杆内的第二伸缩杆;在电磁底座内设置有圆形结构的第二限位槽,在第二固定杆的端部嵌设有与第二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二万向球,第二万向球限位在第二限位槽内旋转。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第一支撑轴内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旋转球,在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第一旋转球相适配的第一旋转球/第一凹槽,第一旋转球限位在第一凹槽内旋转;在第二支撑轴内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旋转球,在第二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第二旋转球相适配的第二旋转球/第二凹槽,第二旋转球限位在第二凹槽内旋转。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悬浮脚蹬的底部设置有条状分布的第一电磁感应模块,在电磁底座内设置有与第一电磁感应模块相匹配的第二电磁感应模块;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一电磁感应模块和第二电磁感应模块配合产生相应的吸引力或排斥力。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悬浮脚蹬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智能体验装置,利用磁力实现多功能、多样性的智能体验,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模拟自行车、冲浪摩托艇等多种场景体验。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体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电磁底座1、全屏仓2、车座3、车把4、悬浮脚蹬5、第一固定杆61、第二固定杆62、第一伸缩杆71、第二伸缩杆72、第一支撑轴81、第二支撑轴82、吹风机及气味散发装置9。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智能体验装置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体验装置的示意结构。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体验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图中未示出)、一对悬浮脚蹬5、对悬浮脚蹬5产生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的电磁底座1、与电磁底座1活动连接的遥控杆,以及与遥控杆活动连接的支撑轴;其中,遥控杆包括与电磁底座1活动连接的固定杆以及嵌设在固定杆内并可在固定杆内伸缩的伸缩杆,支撑轴与伸缩杆活动连接;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电磁底座1与悬浮脚蹬5之间的磁力作用位置及磁力大小;同时,还用于控制支撑轴进行任意位置变动。具体地,在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座3及车把4;其中,车座3及车把4的位置变动与支撑轴的位置变动相对应,通过支撑轴的左右及上下(左右上下位置以附图所示具体结构为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结构上的限制)位置变化,实现车座3及车把4的移动,进而根据需要的场景对车把4和车座3进行位置调控。此外,为增加用户体验的舒适度,还可以在车把4和车座3的表面设置防滑硅胶类材料的外套或者软垫,当模拟震动强烈的一些场景时,车座3及车把4出的外套或软件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电磁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全屏仓2;其中,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全屏仓2的开启或关闭。例如,在用户佩戴VR眼镜等类似VR装置进行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智能体验时,由于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此时全屏仓2可不启动,体验场景主要由VR装置提供,本技术的智能体验装置根据VR装置提供的内容,适配相应的运动模式,达到用户全沉浸式的体验效果。在用户不佩戴VR装置而进行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体验时,由于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其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此时可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全屏仓2开启,本技术的智能体验装置根据全屏仓2显示的内容适配相应的运动模式,让用户有种身临其境的智能体验。为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受,还可以在全屏仓2上设置吹风机及气味散发装置9,其中,中央处理器可根据智能模拟场景的不同,控制吹风机及气味散发装置9提供与智能模拟场景相应味道的风,风力的大小及风向均可通过吹风机进行设置。例如,在模拟海边冲浪场景时,可以吹出海风的味道,而在模拟森林场景时,可以吹出花香草香的味道等。此外,还可以仅通过吹风机提供无味道的风。在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遥控杆包括第一遥控杆和第二遥控杆;支撑轴包括与第一遥控杆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轴81以及与第二遥控杆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轴82。其中,第一遥控杆进一步包括与电磁底座1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杆61以及嵌设在第一固定杆61内的第一伸缩杆71;在电磁底座1内设置有圆形结构的第一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在第一固定杆61的端部嵌设有与第一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一万向球,第一万向球限位在第一限位槽内旋转。同理,第二遥控杆进一步包括与电磁底座1活动连接的第二固定杆62以及嵌设在第二固定杆62内的第二伸缩杆72;在电磁底座1内设置有圆形结构的第二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在第二固定杆62的端部嵌设有与第二限位槽相适配的第二万向球,第二万向球限位在第二限位槽内旋转。在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撑轴81内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旋转球,在第一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悬浮脚蹬、对所述悬浮脚蹬产生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的电磁底座、与所述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遥控杆,以及与所述遥控杆活动连接的支撑轴;其中,所述遥控杆包括与所述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固定杆以及嵌设在所述固定杆内的伸缩杆,所述支撑轴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磁底座与所述悬浮脚蹬之间的磁力作用位置及磁力大小;同时,还用于控制所述支撑轴进行任意位置变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悬浮脚蹬、对所述悬浮脚蹬产生吸引力或者排斥力的电磁底座、与所述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遥控杆,以及与所述遥控杆活动连接的支撑轴;其中,所述遥控杆包括与所述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固定杆以及嵌设在所述固定杆内的伸缩杆,所述支撑轴与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磁底座与所述悬浮脚蹬之间的磁力作用位置及磁力大小;同时,还用于控制所述支撑轴进行任意位置变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座及车把;其中,所述车座及车把的位置变动与所述支撑轴的位置变动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底座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全屏仓;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全屏仓的开启或关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全屏仓上设置有吹风机以及气味发散装置;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智能模拟场景的不同,控制所述吹风机及所述气味散发装置提供与所述智能模拟场景相应味道的风。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杆包括第一遥控杆和第二遥控杆;所述支撑轴包括与所述第一遥控杆活动连接的第一支撑轴以及与所述第二遥控杆活动连接的第二支撑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遥控杆包括与所述电磁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一固定杆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玉孟祥一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