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晓辉专利>正文

软体晴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4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任意折叠的软体晴雨伞,属于雨具类。 软体晴雨伞有主、支软管接头、三通接头、伞顶、进排气阀、充气球、防雨布组成。利用充足气体后的薄壁软管具有抗弯、抗压能力这一特性,用充气的方法将伞打开,并支撑伞的自重和雨的压力。收伞后不受设计限制可任意折叠,占取空间小,携带相当方便,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具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任意折垫的软体晴雨伞,属于雨具类。雨伞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以前大多采用钢、铁之类的硬材料做伞架,只能按设计的形状收伞,收伞后占有较大的空间和纵向长度,不便于随身携带,近来流行的三级折垫伞虽然能相对地宿短收伞后的长度,但是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制伞方法,存在二个不足一是收伞后形状固定,不能任意折垫,二是支承环节多,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且所占空间也较大,制作工艺要求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伞后占空间小可任意折垫,制作工艺简单,打开伞后与普通伞同样使用效果的软体晴雨伞。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软体晴雨伞的示意图,图中1---伞顶2---主软管A3---三通接头4---支软管A5---支软管B6---主、支软管接头7---主软管B8---进排气阀9---充气球附图2是三通接头视图。附图3是主支软管接头视图。附图4是进排气阀视图。附图5是充气球视图。如附图1所示,三根支软管由三通接头(3)联接起来,主软管A(2)、主软管B(5)通过主、支软管接头联结起来,进排气阀(8)将充气球(9)与主软管B(7)联接起来。一把软体晴雨伞的伞架结构,需要支软管B(5)16根,支软管A(4)8根,三通接头(3)8只,主支软管接头(6)2只,充气球(9)、进排气阀(8)、主软管A(2)、主软管B(7)、伞顶(1)各一件。通过以上联接,构成一把以主软管为轴心的等八边形伞架结构。以上各元件的联接均采用粘合的方法实现。在伞架上附上一块防雨布,伞架与防雨布的联接,可用粘、缝等方式实现,伞架与防雨布联接后,在上方的主支软管接头插入沉头锣帽形状的伞顶(1),一把完整的软体晴雨伞即制成。三通接头(3)、主支软管接头(6)、进排气阀(8)、伞顶(1)的材料用工程塑料,主软管、支软管材料用温度特性好、耐折垫的塑料布,充气球(9)材料用橡胶。软体晴雨伞使用时,手心对准充气球(9)的进气口,迅速挤压充气球(9),球内空气经进排气阀(8)的进气孔充入各主支软管内,松手后,充气球(9)恢复原状,外界空气又进入充气球内,以上过程重复若干次,将各主支管内的气体充足,伞便打开。充气球(9)的另一作用是作伞把用。在进排气阀(9)的进气口处套一小橡皮,充足的主、支管内气体将小橡皮压合,达到不漏气的目的,由于充足气体的主、支软管具有抗弯、抗压能力,伞架便能支撑伞的自重和雨的压力。收伞时打开进排气阀(9)的出气孔,气体便逸出,出气孔处可按装一排气开关,排气时只须轻按一下开关即可,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本技术利用充足气体的薄壁软管具有抗弯、抗压能力这一特性,采用充气方式将伞打开。收伞后可任意折,具有垫占取空间小,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可放入衣服口袋内,携带相当方便。本技术按以下确定的尺寸设计。主软管A(2)内径φ16,长度103,壁厚0.5,主软管B(7)内径φ16、长度400,壁厚0.5,支软管A(4)内径φ4,长度320,壁厚0.5,支软管B(5)内径φ4,长度200,壁厚0.5,三通接头(3)内径φ3,外径D4,长度20,主支软管内径φ13,外径φ16,长度25,进排气阀(8)内径φ13,外径φ16,长度25,充气球(9)椭球体外长轴60,外短轴40,壁厚2。按照上述尺寸估算,只须捏动充气球5次就能使各主支管内气体充足将伞打开。收伞后体积比普通三级伞缩小二分之一以下。软体晴雨伞组成元件清单1、伞顶1只2、主软管A1根3、三通接头8只4、支软管A8根5、支软管B16根6、主、支软管接头2只7、主软管B1根8、进排气阀1只9、充气球1只10、小象皮1段11、防雨布1块12、排气开关1只权利要求1.一种软体睛雨伞,包括支撑骨架及防雨布,其特征在于支撑骨架由主软管(2)、(7)、支软管(4)、(5)组成,主软管(2)、(7)、支软管(5)通过主支软管接头(6)连接,支软管(4)、(5)通过三通接头(3)连接,主软管(7)末端具有进排气阀(8)及充气球(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其特征是各主支软管由温度特性好,耐折垫的塑料布制成。专利摘要一种可任意折叠的软体晴雨伞,属于雨具类。软体晴雨伞有主、支软管接头、三通接头、伞顶、进排气阀、充气球、防雨布组成。利用充足气体后的薄壁软管具有抗弯、抗压能力这一特性,用充气的方法将伞打开,并支撑伞的自重和雨的压力。收伞后不受设计限制可任意折叠,占取空间小,携带相当方便,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具较强的推广使用价值。文档编号A45B19/00GK2173523SQ92220790公开日1994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俞晓辉 申请人:俞晓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体睛雨伞,包括支撑骨架及防雨布,其特征在于支撑骨架由主软管(2)、(7)、支软管(4)、(5)组成,主软管(2)、(7)、支软管(5)通过主支软管接头(6)连接,支软管(4)、(5)通过三通接头(3)连接,主软管(7)末端具有进排气阀(8)及充气球(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俞晓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