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073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纸浆模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向成型模的空腔内注入纸浆液以形成纸浆层叠体,成型模由一组抄纸用分型模组成,通过使该分型模对接而形成规定形状的空腔,向该空腔内供给流体,以将纸浆层叠体推压到空腔内面,由此脱水,将脱水后的纸浆层叠体从成型模取出并装入已加热的加热模内,加热模由已形成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孔的另外一组分型模组成,在加热模的空腔内插入型芯,并向该型芯内供给流体以使型芯膨胀,用膨胀的型芯将该纸浆层叠体推压到该加热模的空腔内面后进行加热干燥,其特征在于,纸浆液含有如下纸浆纤维:平均纤维长为0.8~2.0mm,加拿大标准为100~600cc,在纤维长的度数分布中,纤维长0.4mm以上1.4mm以下范围的纤维占全体的20~90%、且1.4mm以上3.0mm以下范围的纤维占全体的5~50%。(*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譬如容器或缓冲材料等包装用构件使用的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譬如有盖的容器或瓶体一类的包装容器一般用塑料制造,因为塑料具有易于成形和产量大的优点。但塑料容器在废弃处理方面有许多问题,因此,作为塑料的代用品,用纸浆模制方法成形的纸浆模制容器正在为人们所重视。纸浆模制容器便于废弃处理,而且可利用再生纸制造,故成本低廉。作为制造上述纸浆模制容器的方法,有以下的方法。譬如设置从金属模的外侧面与空腔连通的多个孔并铺设金属网,在一对分型模中注入纸浆液,从该分型模的外侧进行吸引,使纸浆纤维堆积在该金属网上,由此形成纸浆层叠体。而且在使纸浆层叠体形成分型模的空腔形状后,将成形后的该纸浆层叠体构成的纸浆模制容器脱模并干燥。然而,采用上述方法时,必须在含水率相当高的状态下取出纸浆层叠体,或必须长时间地进行纸浆层叠体的脱水、干燥,故纸浆模制容器容易发生变形,且干燥效率低,产量低,导致纸浆模制容器成本很高。在特开昭54-133972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方法,从特殊喷嘴对网状模具中喷射纸浆液,再吹入高压空气,以除去相当多的水分后再脱模,并用热风、红外线等使之干燥,由此制造出纸浆模制容器。然而,采用上述方法时,由于未将纸浆层叠体与模具表面密合,故不能使之形成复杂的形状,产品形状及尺寸精度的误差较大。而且干燥效率低,不能控制成形品的壁厚(定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形成复杂形状、同时能将嘴部、胴体部及底部无接缝地连成一体的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向成形模的空腔内注入纸浆液以形成纸浆层叠体,所述成形模由一组抄纸用分型模组成,通过使该分型模对接而形成规定形状的空腔,然后向该空腔内供给流体,以将该纸浆层叠体推压到该空腔内面,由此进行脱水,再将脱水后的该纸浆层叠体从上述成形模取出,并将该纸浆层叠体装入已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加热模内,所述加热模由已形成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孔的另外一组分型模组成,在该加热模的空腔内插入型芯,并向该型芯内供给流体以使该型芯膨胀,用膨胀后的该型芯将该纸浆层叠体推压到该加热模的空腔内面,在此状态下将该纸浆层叠体加热干燥,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浆液含有如下纸浆纤维平均纤维长为0.8~2.0mm,加拿大标准为100~600cc,在纤维长的度数分布中,纤维长0.4mm以上1.4mm以下范围的纤维占全体的20~90%、且1.4mm以上3.0mm以下范围的纤维占全体的5~50%。附图说明图1(a)~(e)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模式图,其中图1(a)表示纸浆模制成形品的抄纸工序,图1(b)表示型芯插入工序,图1(c)表示加压、脱水、干燥工序,图1(d)表示打开成形模的工序,图1(e)表示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取出工序。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较佳分型模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又一较佳分型模的剖视图。图4是用本专利技术制造的纸浆模制成形品一例的纵剖视图。图5是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再一较佳分型模的剖视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纸浆纤维的纤维长度度数分布一例。图7(a)~(e)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形态的模式图,其中图7(a)表示向成形模插入供气管及该成形模的浸涂工序,图7(b)表示纸浆的吸引、抄纸工序,图7(c)表示向空腔内供气及纸浆层叠体的脱水工序,图7(d)表示成形模向上提及供气管拔出的工序,图7(e)表示打开成形模取出纸浆层叠体的工序。图8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形态中向成形模插入供气管及该成形模的浸涂工序的模式图(相当于图7(a))。图9(a)~(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6实施形态的模式图,其中图9(a)表示插入端面加工构件的工序,图9(b)表示将纸浆层叠体的开口部加厚的工序,图9(c)表示用型芯推压纸浆层叠体的工序。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7实施形态使用的成形装置的模式图。图11(a)~(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8实施形态的模式图,其中图11(a)表示插入构件的插入工序,图11(b)表示覆盖构件的预膨胀工序,图11(c)表示纸浆层叠体的加压脱水工序,图11(d)表示打开成形模取出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工序。图12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第9实施形态中插入构件的插入工序的模式图(相当于图11(a))。图13(a)~(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0实施形态的模式图,其中图13(a)表示第一纸浆液的加压注入工序,图13(b)表示第二纸浆液的加压注入工序,图13(c)表示加压脱水工序。图14是表示用第10实施形态得到的纸浆模制成形品多层结构的模式图。图15是表示用第10实施形态得到的纸浆模制成形品又一多层结构的模式图(相当于图14)。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运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形态。首先结合图1说明第1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是将由一组抄纸用分型模3、4构成的成形模10的该分型模3、4对合以形成规定形状的空腔1,向该空腔1内注入纸浆液,并将该分型模3、4减压,以使纸浆纤维堆积在该分型模3、4内面上形成纸浆层叠体5,然后,在该分型模3、4内插入有弹性且伸缩自如的型芯6,并向该型芯6内供给流体以使该型芯6膨胀,通过膨胀的该型芯6将该纸浆层叠体5推压到该分型模3、4内面,并对该纸浆层叠体5进行加压、脱水、干燥,在将该型芯6内的该流体抽出后,从该分型模3、4中取出纸浆模制成形品7。上述分型模3、4上设有从其外侧面与空腔1连通的多个连通孔2。以下结合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1(a)所示,向上述一对抄纸用分型模3、4内注入纸浆液,该一对分型模3、4具有从外侧面与空腔1连通的多个连通孔。该纸浆液是将纸浆纤维分散于水中而成。纸浆纤维最好采用针叶树或阔叶树等木材纸浆或竹、秸杆等非木材纸浆。纸浆纤维的长度和粗细最好分别在0.1mm以上10mm以下、0.01mm以上0.05mm以下。关于更好的纸浆构成将在后面说明。本实施形态为了制造开口部直径小于胴体部直径的圆筒形瓶体,使用具有与该瓶体形状对应的空腔形状的分型模3、4。然后,如图1(a)所示,对上述分型模3、4进行减压(从该分型模3、4外侧抽真空),以使纸浆纤维堆积于该分型模内面。结果,在分型模内面上形成由纸浆纤维堆积而成的纸浆层叠体5。然后,如图1(b)所示,在对空腔1进行减压的同时,在空腔1内插入具有弹性且伸缩自如的型芯6。上述型芯6要在空腔内如同气球一般膨胀,并将纸浆层叠体5推压到分型模内面进行脱水,由此使纸浆层叠体具有该分型模内面的形状,故最好用拉伸强度、回弹性及伸缩性佳的聚氨酯、氟、硅系橡胶、合成橡胶等做成。上述型芯6也可以是没有弹性的空心袋状物。在这种场合,可以将这种型芯插入上述分型模3、4内,并将上述纸浆层叠体5推压到分型模内面,由此压成该分型模内面的形状。袋状的该型芯6可以用譬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等合成树脂薄膜、在该薄膜上镀铝或硅石后形成的薄膜、在该薄膜上层叠铝箔后形成的薄膜、纸类、布类等做成,只要其大小大于该纸浆层叠体的内部形状即可。另外,在用这种型芯推压该纸浆层叠体5后,也可不将该型芯取出,而作为层叠体的内层。然后,如图1(c)所示,向上述型芯6内供给流体,以使该型芯6膨胀,通过膨胀后的该型芯6将上述纸浆层叠体5推压到分型模内面上进行加压脱水。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纸浆模制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向成形模的空腔内注入纸浆液以形成纸浆层叠体,所述成形模由一组抄纸用分型模组成,通过使该分型模对接而形成规定形状的空腔,然后向该空腔内供给流体,以将该纸浆层叠体推压到该空腔内面,由此进行脱水,再将脱水后的该纸浆层叠体从上述成形模取出,并将该纸浆层叠体装入已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加热模内,所述加热模由已形成使外部与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孔的另外一组分型模组成,在该加热模的空腔内插入型芯,并向该型芯内供给流体以使该型芯膨胀,用膨胀后的该型芯将该纸浆层叠体推压到该加热模的空腔内面,在此状态下将该纸浆层叠体加热干燥,    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浆液含有如下纸浆纤维:平均纤维长为0.8~2.0mm,加拿大标准为100~600cc,在纤维长的度数分布中,纤维长0.4mm以上1.4mm以下范围的纤维占全体的20~90%、且1.4mm以上3.0mm以下范围的纤维占全体的5~5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本吉晃大谷宪一小田仓伸次津浦德雄石川雅隆菅敏行野野村著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