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敬亮专利>正文

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70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橡胶垫、辅助支架、接合座、活动架、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灯具、安装架、顶动杆,辅助支架位于接合座的外侧表面同时与接合座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橡胶垫包裹着辅助支架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辅助支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顶动杆垂直于接合座上表面的中央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活动架设于顶动杆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垂直安装在顶动杆的上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散热装置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利用更加快速的方式进行冷却散热,同时可以将进入的冷却原料进行混合限量输出,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智能化。

Ligh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night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for a lighting lamp used for night construction on a construction site, which comprises a rubber pad, an auxiliary bracket, a joint seat, a movable bracket, an intelligent movable transmission cooling device, a luminaire, a mounting bracket and a jacking rod. The auxiliary bracket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joint seat and is integrated with the joint seat by welding.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the auxiliary bracket is wrapped in rubber pa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auxiliary bracket by clearance fitting. The ejector rod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center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joint seat. The two sides of the ejector rod are welded together to form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The two clearances of the ejector rod are connected together to form an intelligent movement. The transmission cooling device is mounted vertically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jacking rod, and the two parts are welded to form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The cooling device can use a faster way to cool and dissipate heat while work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ooling material can be mixed and output in a limited amount, so as to make the device more intelli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地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地,粤语称建筑地盘、施工地盘,简称地盘,是一处正在发展建筑项目,进行土木工程的地点,其范围常有围板、铁丝网或者围墙所封闭,限制人员及物料、机械和车辆的进出。照明是利用各种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利用太阳和天空光的称"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称"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可见度和舒适愉快的环境。散热的方式有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的热量,随着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各部。当血液流经皮肤血管时,全部热量的90%由皮肤散出,因此皮肤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还有一小部分热量,通过肺、肾和消化道等途径,随着呼吸、尿和粪便散出体外。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但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无法利用更加快速的方式进行冷却散热,同时无法将进入的冷却原料进行混合限量输出,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智能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橡胶垫、辅助支架、接合座、活动架、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灯具、安装架、顶动杆,所述辅助支架位于接合座的外侧表面同时与接合座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橡胶垫包裹着辅助支架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辅助支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杆垂直于接合座上表面的中央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架设于顶动杆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垂直安装在顶动杆的上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灯具内嵌入安装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设有混合输出装置、活动调节装置、卡动传输装置、顶动输出装置、活动进料装置、动力风能装置、吸水过滤装置;所述混合输出装置设于设备内部的右侧两者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调节装置位于混合输出装置的下方同时与设备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卡动传输装置与活动调节装置在同一轴线的两端两者活动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输出装置垂直于卡动传输装置的上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进料装置嵌入混合输出装置的左侧横截面同时两者安装在一起,所述动力风能装置设于活动进料装置的上端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吸水过滤装置设有动力风能装置的上端两者焊接组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混合输出装置设有进料架、压动垫、进水管、密封杆、混合舱、支架杆、配合架、安装座、曲柄、旋转轮、凸轮架、调节顶杆,所述凸轮架垂直安装在安装座的前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曲柄与旋转轮为同心圆结构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垂直与曲柄的下表面两者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杆设于配合架的前表面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压动垫位于支架杆的下表面并且两者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动垫嵌入混合舱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凸轮架设于旋转轮的前表面两者切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顶杆活动安装在凸轮架的外侧表面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杆垂直嵌入混合舱的内部同时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管与进料架上下平行同时嵌入混合舱的内侧表面同时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调节装置设有进药管、活动架、集物舱、顶动框架、限位架、轮框、限位框、游星轮、传输带,所述游星轮设于轮框的内部同时两者啮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框包裹着游星轮的前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传输带包裹着游星轮的外侧表面两者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顶动框架的内侧表面设有限位框两者活动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框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架两者垂直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垂直嵌入集物舱的内部,所述集物舱的右侧表面贯穿连接有进药管两者契合连接,所述活动架设于集物舱的前表面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与卡动传输装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卡动传输装置设有转动轮、位移架、输送带、转动轮架、顶动架、限位框、卡钩架、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嵌入位移架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与转动轮架相互平行并且两者通过传输带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架铰链安装在转动轮架的前表面,所述卡钩架设于顶动架的前端面两者契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框的内侧表面设有顶动架,所述转动轮相互平行同时两者通过输送带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与下方的卡钩架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动输出装置设有转动座、顶动板、升降架、顶杆、滑移架、安装板,所述顶杆安装在安装板内侧面的中央,所述滑移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板的上表面并且与升降架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座设于升降架的左侧面两者铰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板垂直于转动座的上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杆与升降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板与活动进料装置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进料装置设有齿条、配合带、配合轮、拨动架、安装支架、主动轮、齿盘,所述拨动架的前表面设有齿盘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拨动架活动安装在配合轮的前表面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动轮活动安装在安装支架的前表面两者契合连接,所述配合带包裹着配合轮的外侧表面并且两者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与配合轮通过配合带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齿盘的下表面啮合有齿条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齿条设于顶动板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风能装置设有动力电机、主动轴、齿轮架、叶片轴、叶片架、加压舱、齿轮轴,所述主动轴嵌入动力电机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架垂直于主动轴的上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轴设于齿轮架的下表面两者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叶片轴垂直于齿轮架的上表面并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叶片架设于叶片轴的上端面两者焊接在一起,所述加压舱包裹着叶片架的外侧表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水过滤装置设有安装座、拨动架、主轮架、顶杆、框架、压动轴、滤网、出水管、滑动架,所述框架设于主轮架的前表面并且两者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主轮架活动安装在安装座的前表面两者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拨动架设于框架的前表面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杆通过铰链连接方式安装在拨动架的前表面,所述滑架的内侧表面设有压动轴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滤网架的位于压动轴的内侧面并且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水管垂直于滑架的下侧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在使用设备的时候,先使得设备与外界电源相接通后,然后动力电机通电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橡胶垫(1)、辅助支架(2)、接合座(3)、活动架(4)、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灯具(6)、安装架(7)、顶动杆(8),所述辅助支架(2)位于接合座(3)的外侧表面同时与接合座(3)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橡胶垫(1)包裹着辅助支架(2)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辅助支架(2)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杆(8)垂直于接合座(3)上表面的中央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架(4)设于顶动杆(8)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垂直安装在顶动杆(8)的上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的上表面,所述灯具(6)内嵌入安装架(7)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设有混合输出装置(51)、活动调节装置(52)、卡动传输装置(53)、顶动输出装置(54)、活动进料装置(55)、动力风能装置(56)、吸水过滤装置(57);所述混合输出装置(51)设于设备内部的右侧两者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调节装置(52)位于混合输出装置(51)的下方同时与设备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卡动传输装置(53)与活动调节装置(52)在同一轴线的两端两者活动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输出装置(54)垂直于卡动传输装置(53)的上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进料装置(55)嵌入混合输出装置(51)的左侧横截面同时两者安装在一起,所述动力风能装置(56)设于活动进料装置(55)的上端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吸水过滤装置(57)设有动力风能装置(56)的上端两者焊接组成一体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橡胶垫(1)、辅助支架(2)、接合座(3)、活动架(4)、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灯具(6)、安装架(7)、顶动杆(8),所述辅助支架(2)位于接合座(3)的外侧表面同时与接合座(3)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橡胶垫(1)包裹着辅助支架(2)的外侧表面同时与辅助支架(2)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顶动杆(8)垂直于接合座(3)上表面的中央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架(4)设于顶动杆(8)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垂直安装在顶动杆(8)的上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的上表面,所述灯具(6)内嵌入安装架(7)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传输冷却装置(5)设有混合输出装置(51)、活动调节装置(52)、卡动传输装置(53)、顶动输出装置(54)、活动进料装置(55)、动力风能装置(56)、吸水过滤装置(57);所述混合输出装置(51)设于设备内部的右侧两者通过螺栓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调节装置(52)位于混合输出装置(51)的下方同时与设备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卡动传输装置(53)与活动调节装置(52)在同一轴线的两端两者活动接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输出装置(54)垂直于卡动传输装置(53)的上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进料装置(55)嵌入混合输出装置(51)的左侧横截面同时两者安装在一起,所述动力风能装置(56)设于活动进料装置(55)的上端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吸水过滤装置(57)设有动力风能装置(56)的上端两者焊接组成一体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输出装置(51)设有进料架(511)、压动垫(512)、进水管(513)、密封杆(514)、混合舱(515)、支架杆(516)、配合架(517)、安装座(518)、曲柄(519)、旋转轮(5110)、凸轮架(5111)、调节顶杆(5112),所述凸轮架(5111)垂直安装在安装座(518)的前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曲柄(519)与旋转轮(5110)为同心圆结构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架(517)垂直与曲柄(519)的下表面两者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杆(516)设于配合架(517)的前表面两者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压动垫(512)位于支架杆(516)的下表面并且两者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动垫(512)嵌入混合舱(515)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凸轮架(5111)设于旋转轮(5110)的前表面两者切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顶杆(5112)活动安装在凸轮架(5111)的外侧表面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杆(514)垂直嵌入混合舱(515)的内部同时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进水管(513)与进料架(511)上下平行同时嵌入混合舱(515)的内侧表面同时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地夜间施工的照明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调节装置(52)设有进药管(521)、活动架(522)、集物舱(523)、顶动框架(524)、限位架(525)、轮框(526)、限位框(527)、游星轮(528)、传输带(529),所述游星轮(528)设于轮框(526)的内部同时两者啮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框(527)包裹着游星轮(528)的前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传输带(529)包裹着游星轮(528)的外侧表面两者活动配合在一起,所述顶动框架(524)的内侧表面设有限位框(527)两者活动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框(527)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架(525)两者垂直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525)垂直嵌入集物舱(523)的内部,所述集物舱(523)的右侧表面贯穿连接有进药管(521)两者契合连接,所述活动架(522)设于集物舱(523)的前表面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敬亮李继平马蓝
申请(专利权)人:何敬亮李继平马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