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浩专利>正文

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52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55
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模块组,搬运模块组包括底盘支架(1),底盘支架(1)两侧分别设置轨道板(2),轨道板(2)上设置有轨道,底盘支架(1)上的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底部均设置有燕尾槽滑块母件(7),底盘支架(1)上设置有燕尾槽滑块公件(8),左机架板(5)底部的左旋梯形丝杆(9)和右机架板(6)底部的右旋梯形丝杆(10)之间通过驱动电机Ⅱ(11)连接,底盘支架(1)左端和右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臂组件(15),夹持臂组件(15)分别与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连接,夹持臂组件(15)均与轨道板(2)上的轨道相配合。动作轨迹简单,工作效率高。

A push clip plane mobile handling device

A push-and-clip type planar mov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conveying module group,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bracket (1), a track plate (2)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ssis bracket (1), a track plate (2) on the track plate (2), and a left frame plate (5) on the chassis bracket (1) and a right frame plate (6) on the bottom. The dovetail groove slider master (7), the chassis bracket (1) is provided with the dovetail groove slider public (8), the left-handed trapezoidal screw (9)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frame plate (5) and the right-handed trapezoidal screw (10) at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frame plate (6) are connected by the driving motor II (11),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hassis bracket (1)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 clamping arm assembly (15)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frame plate (5) and the right frame plate (6) respectively, and the clamping arm assembly (15) is matched with the track on the track plate (2). The action track is simple and the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面移动搬运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属于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停车领域中平面移动搬运设备包含有梳齿式搬运设备和夹持式搬运设备。梳齿式搬运设备采用上层梳齿架的升降与车位上的梳齿配合完成存取车动作;但是,该梳齿式搬运设备存在如下不足:1、设备比较笨重,厚度大于200mm;2、上层梳齿架升降和停车位要求做停车梳齿层,这样对配套的外框架提出更高的层高,车库总造价不经济;3、前后梳齿间距离固定,对车辆适用性差;4、设备运行梳齿交换的动作多,总体搬运效率较为低。而夹持型搬运设备多采用齿轮与夹臂啮合或油缸推动夹臂转动从而实现搬运动作;设计也较为笨重,设备高度一般为120-200mm,自身高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平面移动搬运设备存在的自身高度高、结构设计繁琐笨重等缺陷,提供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模块组,所述的搬运模块组包括底盘支架,所述的底盘支架两侧分别设置轨道板,所述的轨道板上设置有轨道,所述的底盘支架上相对设置有左机架板和右机架板,所述的左机架板和右机架板底部均设置有燕尾槽滑块母件,所述的底盘支架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滑块母件相配合的燕尾槽滑块公件,所述的左机架板底部设置有左旋梯形丝杆,所述的右机架板底部设置有右旋梯形丝杆,所述的左旋梯形丝杆和右旋梯形丝杆之间通过驱动电机Ⅱ连接,左旋梯形丝杆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Ⅰ安装在左机架板底部,右旋梯形丝杆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Ⅱ安装在右机架板底部,底盘支架左端和右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臂组件,所述左机架板两侧与底盘支架左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连接,所述右机架板与底盘支架右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连接,所述的夹持臂组件均与轨道板上的轨道相配合。所述轨道板上的轨道包括由凹槽形成的轨道Ⅰ和轨道Ⅱ,所述的轨道Ⅰ和轨道Ⅱ相平行,所述的轨道Ⅰ为直线段轨迹,所述的轨道Ⅱ包括中部的直线段轨迹和两端的圆弧段轨迹,所述的夹持臂组件包括夹持臂,所述的夹持臂前端外侧设置有长托辊轮,夹持臂后端布置有销轴Ⅰ和销轴Ⅱ,所述的销轴Ⅰ下端设置有凸缘轴承Ⅰ,所述的销轴Ⅱ下端设置有凸缘轴承Ⅱ,销轴Ⅱ上端设置有滑动轴承,所述的凸缘轴承Ⅰ与轨道Ⅰ相配合,所述的凸缘轴承Ⅱ与轨道Ⅱ相配合,左机架板两侧端头和右机架板两侧端头分别设置有与夹持臂上的滑动轴承相对应的长圆孔,所述的滑动轴承与相对应的长圆孔滚动或滑动相切配合。所述的销轴Ⅰ和凸缘轴承Ⅰ孔配合,所述的销轴Ⅱ与凸缘轴承Ⅱ和滑动轴承分别孔配合。所述的底盘支架底部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Ⅰ、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的驱动电机Ⅰ通过主轴与主动轮连接。所述的夹持臂组件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左机架板和右机架板的纵向移动,通过左机架板和右机架板上的长圆孔拨动夹持臂组件上的凸缘轴承Ⅱ在轨道Ⅱ内移动,凸缘轴承Ⅰ在轨道Ⅰ上直线移动,从而实现夹持臂组件的收、展和推夹车辆;动作轨迹简单,工作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层高小于等于90mm,造价经济,能够更好适用于底盘低的车辆,满足停车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搬运模块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左机架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左机架板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夹持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轨道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搬运模块组展开状态45度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搬运模块组展开状态90度示意图。图中1,底盘支架1,轨道板2,轨道Ⅰ3,轨道Ⅱ4,左机架板5,右机架板6,燕尾槽滑块母件7,燕尾槽滑块公件8,左旋梯形丝杆9,右旋梯形丝杆10,驱动电机Ⅱ11,梯形丝杆螺母Ⅰ12,梯形丝杆螺母Ⅱ13,轴承座14,夹持臂组件15,夹持臂16,长托辊轮17,销轴Ⅰ18,销轴Ⅱ19,凸缘轴承Ⅰ20,凸缘轴承Ⅱ21,滑动轴承22,驱动电机Ⅰ23,主动轮24,从动轮25,主轴26,长圆孔2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7,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适用于圆形物件被推夹搬运,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模块组。所述的搬运模块组包括底盘支架1,所述的底盘支架1两侧分别设置轨道板2,所述的轨道板2上设置有轨道。参见图1至图7,所述的底盘支架1上相对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所述的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底部均设置有燕尾槽滑块母件7,燕尾槽滑块母件7通过螺栓组连接固定;所述的底盘支架1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滑块母件7相配合的燕尾槽滑块公件8,燕尾槽滑块公件8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底盘支架1上。工作时,通过燕尾槽滑块母件7和燕尾槽滑块公件8的配合,实现纵向滑动导向。参见图1至图7,所述的左机架板5底部设置有左旋梯形丝杆9,所述的右机架板6底部设置有右旋梯形丝杆10;左旋梯形丝杆9和右旋梯形丝杆10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4安装后底盘支架1上,轴承座14作为回转支承;左旋梯形丝杆9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Ⅰ12安装在左机架板5底部,右旋梯形丝杆10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Ⅱ13安装在右机架板6底部。所述的左旋梯形丝杆9和右旋梯形丝杆10之间通过驱动电机Ⅱ11连接;即驱动电机Ⅱ11左端与左旋梯形丝杆9固定连接,驱动电机Ⅱ11右端与右旋梯形丝杆10固定连接,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由驱动电机Ⅱ11驱动同时向内向或外向移动。参见图1至图7,底盘支架1左端和右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臂组件15,所述左机架板5两侧与底盘支架1左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连接,所述右机架板6与底盘支架1右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连接,所述的夹持臂组件15均与轨道板2上的轨道相配合。左机架板5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底盘支架1左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动作,右机架板6在移动过程中带动底盘支架1右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动作,底盘支架1左端的夹持臂组件15与相对的底盘支架1右端的夹持臂组件15在转动和平移后形成夹持工位。参见图1至图7,具体的,所述轨道板2上的轨道包括由凹槽形成的轨道Ⅰ3和轨道Ⅱ4,所述的轨道Ⅰ3和轨道Ⅱ4相平行,所述的轨道Ⅰ3为直线段轨迹,所述的轨道Ⅱ4包括中部的直线段轨迹和两端的圆弧段轨迹。所述的夹持臂组件15包括夹持臂16,所述的夹持臂16前端外侧设置有长托辊轮17,多个长托辊轮17通过轴串接;夹持臂16后端布置有销轴Ⅰ18和销轴Ⅱ19,所述的销轴Ⅰ18下端设置有凸缘轴承Ⅰ20,所述的销轴Ⅱ19下端设置有凸缘轴承Ⅱ21,销轴Ⅱ19上端设置有滑动轴承22。所述的凸缘轴承Ⅰ20与轨道Ⅰ3相配合,所述的凸缘轴承Ⅱ21与轨道Ⅱ4相配合,左机架板5两侧端头和右机架板6两侧端头分别设置有与夹持臂16上的滑动轴承22相对应的长圆孔27,所述的滑动轴承22与相对应的长圆孔27滚动或滑动相切配合。设备工作时,凸缘轴承Ⅰ20在轨道Ⅰ3槽口内滚动,凸缘轴承Ⅱ21在轨道Ⅱ4槽口内滚动,从而实现导向和克服夹持转动力矩;滑动轴承22在长圆孔27孔内往复滚动,实现导向和传递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对轴纵向推力。参见图1至图7,具体的,所述的销轴Ⅰ18和凸缘轴承Ⅰ20孔配合,所述的销轴Ⅱ19与凸缘轴承Ⅱ21和滑动轴承22分别孔配合。参见图1至图7,进一步的,所述的底盘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模块组,所述的搬运模块组包括底盘支架(1),所述的底盘支架(1)两侧分别设置轨道板(2),所述的轨道板(2)上设置有轨道,所述的底盘支架(1)上相对设置有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所述的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底部均设置有燕尾槽滑块母件(7),所述的底盘支架(1)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滑块母件(7)相配合的燕尾槽滑块公件(8),所述的左机架板(5)底部设置有左旋梯形丝杆(9),所述的右机架板(6)底部设置有右旋梯形丝杆(10),所述的左旋梯形丝杆(9)和右旋梯形丝杆(10)之间通过驱动电机Ⅱ(11)连接,左旋梯形丝杆(9)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Ⅰ(12)安装在左机架板(5)底部,右旋梯形丝杆(10)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Ⅱ(13)安装在右机架板(6)底部,底盘支架(1)左端和右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臂组件(15),所述左机架板(5)两侧与底盘支架(1)左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连接,所述右机架板(6)与底盘支架(1)右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连接,所述的夹持臂组件(15)均与轨道板(2)上的轨道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搬运模块组,所述的搬运模块组包括底盘支架(1),所述的底盘支架(1)两侧分别设置轨道板(2),所述的轨道板(2)上设置有轨道,所述的底盘支架(1)上相对设置有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所述的左机架板(5)和右机架板(6)底部均设置有燕尾槽滑块母件(7),所述的底盘支架(1)上设置有与燕尾槽滑块母件(7)相配合的燕尾槽滑块公件(8),所述的左机架板(5)底部设置有左旋梯形丝杆(9),所述的右机架板(6)底部设置有右旋梯形丝杆(10),所述的左旋梯形丝杆(9)和右旋梯形丝杆(10)之间通过驱动电机Ⅱ(11)连接,左旋梯形丝杆(9)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Ⅰ(12)安装在左机架板(5)底部,右旋梯形丝杆(10)通过梯形丝杆螺母Ⅱ(13)安装在右机架板(6)底部,底盘支架(1)左端和右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臂组件(15),所述左机架板(5)两侧与底盘支架(1)左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连接,所述右机架板(6)与底盘支架(1)右端两侧的夹持臂组件(15)连接,所述的夹持臂组件(15)均与轨道板(2)上的轨道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夹式平面移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2)上的轨道包括由凹槽形成的轨道Ⅰ(3)和轨道Ⅱ(4),所述的轨道Ⅰ(3)和轨道Ⅱ(4)相平行,所述的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胡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