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20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它包括筒体和筒体内部的多级提取水泵,所述筒体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安装隔热隔离层,所述筒体的侧壁设置透水孔,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吊装部件。所述隔热隔离层由耐腐蚀橡胶板和塑胶板交替堆叠形成,所述耐腐蚀橡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塑胶板的直径设置,所述隔热隔离层的最外层为塑胶板,所述隔热隔离层通过最外层的塑胶板与所述筒体固定。该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具有设计科学、密封性好、可移动调节深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存的水井式地源热泵地热采集系统,采用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单井作业,将地下水抽出后,排入河流中。这种方式在大量抽取地下水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地下水枯竭,地面塌陷,对于长期持续的地热采集不利,也严重的影响了地上的安全。另一类是双井作业,一个水井负责抽水,一个水井负责回水,开井工作量大,占地多,成本极高。单井作业负责抽水和回水,抽水和回水容易对流,导致换热效率降低甚至换热失败;若简单的将取水处进行封堵,在取水处枯竭、水温不佳、用水需求需要调整时,该水井就报废,需要重新打井或毁掉重建,不仅浪费,且成本极高。另外,两种作业方式中的抽水设备位置固定不可调整,在取水处枯竭、水温不佳、用水需求需要调整时,该水井就报废,需要重新打井或毁掉重建,不仅浪费,且成本极高。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密封性好、可移动调节深度的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包括筒体和筒体内部的多级提取水泵,所述筒体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安装隔热隔离层,所述筒体的侧壁设置透水孔,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吊装部件。基上所述,所述隔热隔离层由耐腐蚀橡胶板和塑胶板交替堆叠形成,所述耐腐蚀橡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塑胶板的直径设置,所述隔热隔离层的最外层为塑胶板,所述隔热隔离层通过最外层的塑胶板与所述筒体固定。基上所述,所述吊装部件包括沿所述筒体上端外沿周向均布的吊环,各所述吊环通过一段等长的钢丝缆绳固定在一个吊钩上。基上所述,所述筒体的上端和下端沿周向安装一圈所述的万向轮。基上所述,所述筒体的上端和下端的周向边沿设置一圈凹槽,所述万向轮分别安装于各凹槽内,在凹槽的径向方向上,所述万向轮的三分之二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万向轮的三分之一位于所述凹槽外。基上所述,所述万向轮部分凸出所述筒体的端面设置。基上所述,所述万向轮包括轮子、安装架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筒体之间,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基上所述,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筒体中部周向的一圈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安装于筒体中部沿周向设置的一圈导向轮槽中。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技术采用筒体结构,在筒体的其中一端或者两端都安装隔热隔离层,具体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视井下的环境设置,其目的是隔断回流水与抽水之间的对流,同时提供增压隔层,保证抽水和回水的循环流畅且无交叉。进一步的,吊装设备,保证吊装位于中心处,同时吊装位置均匀分散,避免偏移。进一步的,采用可升降的结构进行换热高度的调节,筒体中用于放入提取水泵等取水设备,在需要调整深度时,通过提升点击的动作,控制筒体的升降。筒体上安装的万向轮,目的是避免筒体在上提或下放过程中摆动碰撞井壁时产生摩擦,产生阻力。万向轮可以帮助筒体更加顺滑的纵向移动,另外,万向轮上安装弹簧,弹簧的目的是为了避震,防止筒体碰撞井壁时损坏万向轮。万向轮的安装要嵌入凹槽中,目的是尽量减小筒体侧壁和井壁之间的距离,使得筒体自身的封闭性更好,万向轮不影响地源热泵的换热性能。其具有设计科学、密封性好、可移动调节深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中:1.筒体;2.多级提取水泵;3.隔热隔离层;4.透水孔;5.耐腐蚀橡胶板;6.塑胶板;7.吊环;8.钢丝缆绳;9.吊钩;11.地下水回水管路的出水口;12.采水区域;13.回水区域;14.隔离层;15.水井侧壁;16.万向轮;17.凹槽;18.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包括筒体1和筒体1内部的多级提取水泵2,所述筒体1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安装隔热隔离层3,所述筒体1的侧壁设置透水孔4,所述筒体1的上端设置吊装部件。所述隔热隔离层3由耐腐蚀橡胶板5和塑胶板6交替堆叠形成,所述耐腐蚀橡胶板5的直径大于所述塑胶板6的直径设置,所述隔热隔离层3的最外层为塑胶板6,所述隔热隔离层3通过最外层的塑胶板6与所述筒体1固定。所述吊装部件包括沿所述筒体1上端外沿周向均布的吊环7,各所述吊环7通过一段等长的钢丝缆绳8固定在一个吊钩9上。结合附图2,对隔热隔离层3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地下水回水管路的出水口11位于所述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的上方,所述筒体1的上端安装隔热隔离层3,这是为了保证所述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的采水区域12与所述地下水回水管路的回水区域13通过隔热隔离层3隔开。所述地下水回水管路的出水口11的上方设置用于封堵井体的隔离层14,所述隔离层14、所述隔热隔离层3和水井侧壁15共同构成增压空间,这是为了保证回水压力足以把回水压入周边环境中去。同理,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隔热隔离层设置在下端或两端都设置,视回水管路的出水口位置而定,出水口位于下方,则下端设置隔热隔离层,出水口位于上方和下方,则两端都设置隔热隔离层。具体工作原理不再展开。为了保证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的移动能力,所述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沿周向安装一圈所述的万向轮16。需要调整位置时,提升电机通过缆绳对筒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过程中,为保证筒体纵向移动的顺滑,万向轮16起到导向和减小摩擦力的作用。具体的,所述筒体1的上端和下端的周向边沿设置一圈凹槽17,所述万向轮分别安装于各凹槽17内,在凹槽17的径向方向上,所述万向轮16的三分之二位于所述凹槽17内,所述万向轮16的三分之一位于所述凹槽17外。所述万向轮16部分凸出所述筒体1的端面设置。部分凸出的目的是,避免筒体1与井壁之间的缝隙过大,导致地热能回流水与抽取水对流,隔绝能力变弱的问题。所述万向轮包括轮子、安装架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筒体之间,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弹簧的作用是避震,避免万向轮的损坏。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筒体中部周向的一圈导向轮18,所述导向轮18安装于筒体中部沿周向设置的一圈导向轮槽中。导向轮配合万向轮工作,避免因为筒体过长导致的万向轮不足的问题。导向轮还有纠偏的作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体和筒体内部的多级提取水泵,所述筒体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安装隔热隔离层,所述筒体的侧壁设置透水孔,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吊装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筒体和筒体内部的多级提取水泵,所述筒体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安装隔热隔离层,所述筒体的侧壁设置透水孔,所述筒体的上端设置吊装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隔离层由耐腐蚀橡胶板和塑胶板交替堆叠形成,所述耐腐蚀橡胶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塑胶板的直径设置,所述隔热隔离层的最外层为塑胶板,所述隔热隔离层通过最外层的塑胶板与所述筒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部件包括沿所述筒体上端外沿周向均布的吊环,各所述吊环通过一段等长的钢丝缆绳固定在一个吊钩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地热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和下端沿周向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正军蔡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驰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