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旭专利>正文

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821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包括振动底板前挡板,料斗,漏料孔,防尘橡胶板和缓冲套;所述震动夯主体的前端面的振动底板前挡板上通过螺栓的方式贯穿安装有一处料斗;所述震动夯主体的底面通过振动结构连接的振动底板的左侧顶面上还按垂直方式安装有一处长方形板状结构的隔板,且隔板位于振动底板前挡板和料斗的右侧位置;随着震动夯一起震动过程中,使漏斗内的砂石随着振动效果一起下落到压过的凹坑内进行回填处理,使落石效果更均匀,再利用震动夯对此处重新施,将凹坑压平,代替了传统的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通过人工向凹坑直接回填砂石料的方式,利用此结构在振动过程中落料,使落料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
技术介绍
安装在起重设备上的震动夯在振动过程中,土石方内的地表所处的位置,每一段距离地表强度并不一样,因此其底部的振动底板与土石方内的土层发生施压夯打时,会使质地较松的土段发生凹陷,导致夯打过的整个地表起伏不平,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人工跟在后面向这些凹陷回填砂石,再使此装置重新夯打,人工回填方式,使回填到凹坑内的砂石散落并不均匀,导致一些回填砂石再次回压时,压力不足,影响后继重新夯打效果。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具有回填均布砂石漏斗结构的震动夯,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包括震动夯主体,振动底板,隔板,防尘板,振动底板前挡板,料斗,漏料孔,防尘橡胶板和缓冲套;所述震动夯主体的前端面的振动底板前挡板上通过螺栓的方式贯穿安装有一处料斗;所述震动夯主体的底面通过振动结构连接的振动底板的左侧顶面上还按垂直方式安装有一处长方形板状结构的隔板,且隔板位于振动底板前挡板和料斗的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其特征在于:该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包括震动夯主体(1),振动底板(2),隔板(3),防尘板(301),振动底板前挡板(4),料斗(5),漏料孔(501),防尘橡胶板(6)和缓冲套(7);所述震动夯主体(1)的前端面的振动底板前挡板(4)上通过螺栓的方式贯穿安装有一处料斗(5);所述震动夯主体(1)的底面通过振动结构连接的振动底板(2)的左侧顶面上还按垂直方式安装有一处长方形板状结构的隔板(3),且隔板(3)位于振动底板前挡板(4)和料斗(5)的右侧位置;所述振动底板(2)的底面还安装有一处缓冲套(7),且缓冲套(7)的底侧连接有一处防尘橡胶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其特征在于:该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包括震动夯主体(1),振动底板(2),隔板(3),防尘板(301),振动底板前挡板(4),料斗(5),漏料孔(501),防尘橡胶板(6)和缓冲套(7);所述震动夯主体(1)的前端面的振动底板前挡板(4)上通过螺栓的方式贯穿安装有一处料斗(5);所述震动夯主体(1)的底面通过振动结构连接的振动底板(2)的左侧顶面上还按垂直方式安装有一处长方形板状结构的隔板(3),且隔板(3)位于振动底板前挡板(4)和料斗(5)的右侧位置;所述振动底板(2)的底面还安装有一处缓冲套(7),且缓冲套(7)的底侧连接有一处防尘橡胶板(6)。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土石方填筑用的震动夯,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5)的内腔底面及本体底面均为圆弧形结构,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刘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