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泉专利>正文

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980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包括两个通过支撑杆铰接的平板、电源、检测单元、警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固定在平板上的检测单元、警示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是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和/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体、动物以及机动车辆的热量并传送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信号控制警示单元做出警示,将该装置放置在路口或者车辆前端,可以有效地警示过往穿插的行人和车辆,以减少鬼探头现象带来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警示系统,具体而言,是一种设置在路口对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安全警示系统。
技术介绍
交通领域中的“鬼探头”现象是指在A车超越B车时(亦指A车在行驶途中,两边的车辆或一边的车辆B处于静止状态),由于A车视线被车辆或障碍物阻挡,从B车车头前、逆向车辆的车尾处或道路两侧建筑等视觉盲区突然跑出行人或车辆的场景。这一现象让行驶中的司机很难提前判断,经常因此造成交通事故。此外,施工路段的围挡、绿化隔离带,直行车辆容易因路面通行条件好而放松警惕,但从围挡、绿化带中突然出来的非机动车、行人会让直行车辆措手不及;道路出入口和建筑物遮挡是一样的,因为一般主路与辅路之间都有隔离带,有些隔离带,如果行人出入主路时,车辆很难发现,双发车速过快的话,很容易发生危险;十字路口、丁字路口也是鬼探头事故的高发区;这种事故发生的危险指数很大,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行人、非机动车,不仅私家车容易因“鬼探头”造成事故,一些营运车辆、公交车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的一种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支撑杆(2)、电源(3)、铰接座(4)、检测单元(5)、警示单元(6)和控制单元(7);所述的基板(1)包括第一平板(1A)和第二平板(1B),第一平板(1A)和第二平板(1B)的内侧边均设置有铰接座(4)、并通过所述铰接座(4)与支撑杆(2)连接;所述基板(1)上固定所述的控制单元(7)、电源(3)、检测单元(5)和警示单元(6);所述警示单元(6)包括第一警示单元(6A)和第二警示单元(6B),所述的检测单元(5)是人体热释电传感器(51)和/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52);所述的控制单元为集成控制IC;设置在第一平板(1A)的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支撑杆(2)、电源(3)、铰接座(4)、检测单元(5)、警示单元(6)和控制单元(7);所述的基板(1)包括第一平板(1A)和第二平板(1B),第一平板(1A)和第二平板(1B)的内侧边均设置有铰接座(4)、并通过所述铰接座(4)与支撑杆(2)连接;所述基板(1)上固定所述的控制单元(7)、电源(3)、检测单元(5)和警示单元(6);所述警示单元(6)包括第一警示单元(6A)和第二警示单元(6B),所述的检测单元(5)是人体热释电传感器(51)和/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52);所述的控制单元为集成控制IC;设置在第一平板(1A)的检测单元(5)通过控制单元(7)与设置在第二平板(1B)的第二警示单元(6B)连接,设置在第二平板(1B)的检测单元(5)通过控制单元(7)与设置在第一平板(1A)的第一警示单元(6A)连接;上述检测单元(5)、警示单元(6)和控制单元(7)由电源(3)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面镜(8),在所述的第一平板(1A)或第二平板(1B)的两侧竖向边缘均设置边框(9),边框(9)内侧开设凹槽(10),两侧凹槽(10)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凸面镜(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泉
申请(专利权)人:袁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