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043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搅拌板固定于釜体内,且搅拌板将釜体的内腔分隔成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搅拌块同轴固定于搅拌轴上,且搅拌块置于搅拌板的上方,搅拌块与搅拌板之间形成有搅拌间隙,支撑架固定于釜体内,且支撑架位于搅拌板的下方,搅拌轴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架上,且搅拌轴的底端伸于支撑架的下方,釜体设于加热罐内,且釜体的外壁与加热罐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的加热腔,在加热罐的外壁上设有与加热腔相贯通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排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搅拌效果好,大块固体反应物在反应釜内打碎,减少污染与浪费,搅拌轴便于物料的充分搅拌于反应,使用效果好。

A reaction kett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the stirring plate is fixed in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stirring plate divide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kettle body into an upper stirring chamber and a lower stirring chamber, the stirring block is coaxially fixed on the stirring shaft, and the stirring block is placed above the stirring plate, a stirring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stirring block and the stirring plate, and the support frame is fixed in the kettle body. The support frame is located below the stirring plate, the stirring shaft is support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rough the bearing,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tirring shaft is extended below the support frame. The kettl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heating tank, and a closed heating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out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heating tank, and a liquid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heating tank. Outlet and exhaust po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stirring effect, crushing large solid reactants in the reactor, reducing pollution and waste, and the stirring shaft is convenient for fully stirring the materials in the reaction, and the us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大块固体反应物和反应溶液在通过反应釜反应时,为加快反应时间,常常将大块固体反应物打散或者粉碎后倒入反应釜,现有的固体反应物的粉碎作业常在釜外完成。一方面需要专门的粉碎装置来完成该工序,另一方面在在粉碎固体反应物过程中,会造成扬尘的现象,若控制不好,则会造成环境污染与物料的浪费。另外,反应釜的搅拌桨在搅拌反应溶液过程中会出现涡流现象,没来得及反应的固体反应物会集中在反应釜底部,涡流中心的反应溶液较少,因此会延长反应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应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电机和搅拌轴,所述电机固定于釜体上,搅拌轴转动连接在釜体上,且搅拌轴的顶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在釜体上设有进、出料口,还包括搅拌块、搅拌板、支撑架和加热罐,所述搅拌板固定于釜体内,且搅拌板将釜体的内腔分隔成上搅拌腔和下搅拌腔,搅拌块同轴固定于搅拌轴上,且搅拌块置于搅拌板的上方,搅拌块与搅拌板之间形成有搅拌间隙,支撑架固定于釜体内,且支撑架位于搅拌板的下方,搅拌轴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架上,且搅拌轴的底端伸于支撑架的下方,釜体设于加热罐内,且釜体的外壁与加热罐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的加热腔,在加热罐的外壁上设有与加热腔相贯通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排气口;所述搅拌块为底面为平面,上端面为锥面的锥形快结构,在搅拌块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研磨块和第二研磨块,第一研磨块和第二研磨块均为圆形结构,且第一研磨块位于第二研磨块的外侧;所述搅拌板为倒锥形结构,第一研磨块的底面以及第二研磨块的底面对应与搅拌板的内锥面之间形成搅拌间隙;在搅拌板上设有排料槽,该排料槽位于第二研磨块的内侧;所述搅拌轴包括轴体、搅拌叶、搅拌杆、外搅拌齿和内搅拌齿,所述搅拌叶固定于轴体上,且搅拌叶水平设置,若干个搅拌杆竖直固定于搅拌叶的下端面上,且搅拌杆沿着搅拌叶的圆周方向均布,在每根搅拌杆的外侧分层固定若干外搅拌齿,每根搅拌杆的内侧分层固定若干内搅拌齿。进一步地,每根搅拌杆上相邻的外搅拌齿和内搅拌齿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外搅拌齿和内搅拌齿均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研磨块的底面和第二研磨块的底面均为斜面结构,且两研磨块底面与搅拌板的锥面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研磨块的高度小于第二研磨块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体和杆体,三根杆体均匀固定在支撑体的外壁上,搅拌轴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体上。进一步地,所述釜体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块,杆体固定于安装块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搅拌效果好,大块固体反应物在反应釜内打碎,减少污染与浪费,搅拌轴便于物料的充分搅拌于反应,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搅拌轴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1、电机12、搅拌轴13、搅拌块21、搅拌板22、支撑架31和加热罐61,电机12固定于釜体11上,搅拌轴13转动连接在釜体11上,且搅拌轴13的顶端与电机12的转轴固定连接,在釜体11顶端设有进料口,底端设有出料口。搅拌板22固定于釜体11内,且搅拌板22将釜体11的内腔分隔成上搅拌腔100和下搅拌腔200。搅拌块21同轴固定于搅拌轴13上,且搅拌块21置于搅拌板22的上方,搅拌块21与搅拌板22之间形成有搅拌间隙20。支撑架31固定于釜体11内,且支撑架31位于搅拌板22的下方,搅拌轴13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架31上,且搅拌轴13的底端伸于支撑架31的下方。釜体11设于加热罐61内,且釜体11的外壁与加热罐6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的加热腔60,在加热罐61的外壁上设有与加热腔60相贯通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排气口。本专利技术中的搅拌块21为底面为平面,上端面为锥面的锥形快结构,在搅拌块2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研磨块211和第二研磨块212,第一研磨块211和第二研磨块212均为圆形结构,第一研磨块211与第二研磨块212同轴设置,且第一研磨块211位于第二研磨块212的外侧。搅拌板22为倒锥形结构,第一研磨块211的底面以及第二研磨块212的底面对应与搅拌板22的上锥面之间形成搅拌间隙20。为便于物料进入搅拌板22的下方,在搅拌板22上设有排料槽220,该排料槽220位于第二研磨块212的内侧。第一研磨块211的底面和第二研磨块212的底面均为斜面结构,且两研磨块的底面与搅拌板22的锥面相平行。第一研磨块211的高度小于第二研磨块121的高度,即,第一研磨块211与搅拌板22之间的搅拌间隙大于第二研磨块212与搅拌板22之间的搅拌间隙。搅拌间隙由外至内逐渐变小,实现物料的逐渐研磨。将大块固体反应物和反应溶液一起倒入釜体11内,大块固体反应物位于釜体11的上搅拌腔100内,搅拌轴13转动并进行搅拌,搅动过程中,大块固体反应物和反应溶液进行反应。搅拌时,大块固体反应物进入搅拌间隙20内,通过第一研磨块211和第二研磨块212研磨粉碎成小块固体反应物,最终通过搅拌板22上的排料槽220进入下搅拌腔200,继续进行反应。搅拌块21上的锥面便于固体反应物进入搅拌板22上,搅拌板22为锥面结构,便于固体反应物进入搅拌间隙20内。本专利技术中的搅拌轴13包括轴体131、搅拌叶132、搅拌杆133、外搅拌齿134和内搅拌齿135,搅拌叶132固定于轴体131上,且搅拌叶132水平设置,若干个搅拌杆133竖直固定于搅拌叶132的下端面上,且搅拌杆133沿着搅拌叶132的圆周方向均布,在每根搅拌杆133的外侧分层固定若干外搅拌齿134,每根搅拌杆133的内侧分层固定若干内搅拌齿135。每根搅拌杆133上相邻的外搅拌齿134和内搅拌齿135交错设置。外搅拌齿134和内搅拌齿135均向下倾斜设置。外搅拌齿134和内搅拌齿135在增加搅拌效果的同时,又能够搅拌集中在反应釜底部的固体反应物,外搅拌齿134和内搅拌齿135交错且倾斜设置,搅拌过程中,还可以打碎固体反应物,搅拌效果好。支撑架31包括支撑体311和杆体312,三根杆体312均匀固定在支撑体311的外壁上,搅拌轴13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体311上。釜体11的内壁上设有安装块,杆体312固定于安装块上。增设支撑架31,搅拌轴13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架31上,可以保证搅拌轴转动的平稳性。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1)、电机(12)和搅拌轴(13),所述电机(12)固定于釜体(11)上,搅拌轴(13)转动连接在釜体(11)上,且搅拌轴(13)的顶端与电机(12)的转轴固定连接,在釜体(11)上设有进、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块(21)、搅拌板(22)、支撑架(31)和加热罐(61),所述搅拌板(22)固定于釜体(11)内,且搅拌板(22)将釜体(11)的内腔分隔成上搅拌腔(100)和下搅拌腔(200),搅拌块(21)同轴固定于搅拌轴(13)上,且搅拌块(21)置于搅拌板(22)的上方,搅拌块(21)与搅拌板(22)之间形成有搅拌间隙(20),支撑架(31)固定于釜体(11)内,且支撑架(31)位于搅拌板(22)的下方,搅拌轴(13)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架(31)上,且搅拌轴(13)的底端伸于支撑架(31)的下方,釜体(11)设于加热罐(61)内,且釜体(11)的外壁与加热罐(6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的加热腔(60),在加热罐(61)的外壁上设有与加热腔(60)相贯通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排气口;所述搅拌块(21)为底面为平面,上端面为锥面的锥形快结构,在搅拌块(2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研磨块(211)和第二研磨块(212),第一研磨块(211)和第二研磨块(212)均为圆形结构,且第一研磨块(211)位于第二研磨块(212)的外侧;所述搅拌板(22)为倒锥形结构,第一研磨块(211)的底面以及第二研磨块(212)的底面对应与搅拌板(22)的内锥面之间形成搅拌间隙(20);在搅拌板(22)上设有排料槽(220),该排料槽(220)位于第二研磨块(212)的内侧;所述搅拌轴(13)包括轴体(131)、搅拌叶(132)、搅拌杆(133)、外搅拌齿(134)和内搅拌齿(135),所述搅拌叶(132)固定于轴体(131)上,且搅拌叶(132)水平设置,若干个搅拌杆(133)竖直固定于搅拌叶(132)的下端面上,且搅拌杆(133)沿着搅拌叶(132)的圆周方向均布,在每根搅拌杆(133)的外侧分层固定若干外搅拌齿(134),每根搅拌杆(133)的内侧分层固定若干内搅拌齿(1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11)、电机(12)和搅拌轴(13),所述电机(12)固定于釜体(11)上,搅拌轴(13)转动连接在釜体(11)上,且搅拌轴(13)的顶端与电机(12)的转轴固定连接,在釜体(11)上设有进、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块(21)、搅拌板(22)、支撑架(31)和加热罐(61),所述搅拌板(22)固定于釜体(11)内,且搅拌板(22)将釜体(11)的内腔分隔成上搅拌腔(100)和下搅拌腔(200),搅拌块(21)同轴固定于搅拌轴(13)上,且搅拌块(21)置于搅拌板(22)的上方,搅拌块(21)与搅拌板(22)之间形成有搅拌间隙(20),支撑架(31)固定于釜体(11)内,且支撑架(31)位于搅拌板(22)的下方,搅拌轴(13)通过轴承支撑于支撑架(31)上,且搅拌轴(13)的底端伸于支撑架(31)的下方,釜体(11)设于加热罐(61)内,且釜体(11)的外壁与加热罐(6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的加热腔(60),在加热罐(61)的外壁上设有与加热腔(60)相贯通的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排气口;所述搅拌块(21)为底面为平面,上端面为锥面的锥形快结构,在搅拌块(2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研磨块(211)和第二研磨块(212),第一研磨块(211)和第二研磨块(212)均为圆形结构,且第一研磨块(211)位于第二研磨块(212)的外侧;所述搅拌板(22)为倒锥形结构,第一研磨块(211)的底面以及第二研磨块(212)的底面对应与搅拌板(22)的内锥面之间形成搅拌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观友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有色金属铸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